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Ferron比色法被广泛应用于铝形态分析检测中,但迄今为止可能影响其测量准确性的某些重要因素尚未进行过系统研究。以Al-Ferron显色体系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关键,系列考察了不同Ferron体系、Ferron溶解度、实验温度、离子强度和参比体系这五个因素对Ferron比色法测定单核铝浓度准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Ferron体系、Ferron的溶解度、实验温度是Ferron比色法中的重要因素,测定时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溶液的离子强度以及参比体系等则对测定基本无影响。通过实验结果以及相关文献的总结分析,优化了Ferron比色法的测定条件,从而为获得准确的单核铝浓度测量结果所需要采取的操作程序提供了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2.
Ferron比色法被广泛应用于铝形态分析检测中,但迄今为止可能影响其测量准确性的某些重要因素尚未进行过系统研究。以Al-Ferron显色体系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关键,系列考察了不同Ferron体系、Ferron溶解度、实验温度、离子强度和参比体系这五个因素对Ferron比色法测定单核铝浓度准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Ferron体系、Ferron的溶解度、实验温度是Ferron比色法中的重要因素,测定时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溶液的离子强度以及参比体系等则对测定基本无影响。通过实验结果以及相关文献的总结分析,优化了Ferron比色法的测定条件,从而为获得准确的单核铝浓度测量结果所需要采取的操作程序提供了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3.
Al-Ferron配合物的形成是Ferron逐时比色法准确测定聚合氯化铝溶液中铝形态的重要过程,但Al-Ferron配合物的微观结构特性却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Al-Ferron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八种构型,充分证明了Al-Ferron配合物形态的复杂性。通过比较所有1∶1,1∶2和1∶3配合物的能量,推论出Al-Ferron配合物稳定构型的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铝盐沉淀剂在书画宣纸表面施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利用Ferron逐时络合分光光谱、高场27Al 核磁共振波谱(27Al-NMR)以及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研究了明矾(Alum)、聚合氯化铝(PAC)及聚合硫酸铝(PAS)三种常用铝盐施胶沉淀剂的水解聚合铝形态、与胶料混合后在宣纸表面施胶时的铝形态分布变化。(1) Ferron逐时络合分光光谱和27Al-NMR分析表明,明矾及聚合硫酸铝的水解产物主要为单核铝Al(H2O)3+6(Al1),AlSO+4和多核铝[Al30O8(OH)56(H2O)24]18+(Al30);聚合氯化铝除Al1,Al30外,还存在笼式结构的多核铝[AlO4Al12(OH)24(H2O)12]7+(Al13);(2)27Al-NMR分析表明,铝盐与明胶混合后单核铝、多核铝形态的共振峰强度均有所降低,结合ATR-FTIR分析结果可知,降低的各正价态水解聚合产物很可能与明胶微粒中羟基(-OH)或羧基(-COOH)产生了键合,形成了网状络合物,将原本带负电的明胶粒子转化为带正电的明胶粒子,促使明胶微粒沉淀在带负电的纤维表面,起到施胶沉淀剂的作用。施胶后,明胶胶原蛋白的羟基、一部分氨基和羧基与植物纤维表面的非离子区域的羧基能形成众多的分子间的氢键,提高宣纸抗水性。因此,Ferron逐时络合分光光度法、高场27Al-NMR及ATR-FTIR技术相结合可迅速判断各类铝盐沉淀剂在宣纸表面施胶过程中的化学形态变化, 是研究施胶机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天然水中铝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基于衍生试剂与天然水中原生有机质之间对铝的竞争配位,建立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区分天然水中铝形态的方法。以铬蓝黑R和桑色素为分析试剂可以测定无机单核铝,而以8-羟基喹啉为分析试剂则可以测定总单核铝,实验结果与用Driscoll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为有目的地选择分析试剂,在天然水自身pH条件下进行铝形态的直接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选择。相对来说,荧光分光光度法操作更加简单,条件温和,对原始样品几乎没有扰动,天然水中铝形态分析的结果更符合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6.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活化剂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pH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介质中,利用铝(Ⅲ)活化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邻苯二酚显色的指示反应,通过测量邻苯二酚氧化产物在360nm下吸光度的增加,建立了测定活化剂铝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新方法。并对测量波长、试剂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共存离子的干扰等条件进行了探讨和选择。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040~0.20mg·L~(-1),方法的检出限为8.2×10~(-7)g·L~(-1)。结合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萃取分离,该法用于水样中和茶叶中铝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行设计的高压气水合物实验装置,通过碳化铝与水反应成功合成了甲烷水合物。实验结果表明,碳化铝与水反应合成甲烷水合物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甲烷水合物模拟实验中甲烷气体引入问题;同时,碳化铝与水反应产生的甲烷及沉淀物能较好地模拟海洋环境中水合物形成的自然条件,为实验模拟甲烷水合物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利用此方法,对甲烷水合物合成与分解温度、压力条件及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明矾炮制前后半夏中铝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莎  杨晓梅  赵荣华 《光谱实验室》2011,28(6):2983-2986
通过中药传统煎煮和超声提取两种方法获取生半夏和清半夏水提液,采用下列三步分析水提液中各种铝形态: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部分滤液通过732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另一部分滤液与8-羟基喹啉反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总铝及各形态铝含量.结果显示,生半夏中铝总量11.20μg/g,清半夏则高达3.253mg/g.生半...  相似文献   

9.
二次铝灰是电解铝、铝加工、铝回收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不同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次铝灰具有矿相复杂、化学组成波动大的特点,造成现有处置技术对各类二次铝灰的处理效果差异较大,资源化利用率低。通过明确典型铝合金生产过程排放二次铝灰中含氮、含氟物相等毒害组分的赋存形态及分布规律,判断氟氮物相形成途径,有利于开发高适性的二次铝灰无害化技术,实现二次铝灰中毒害组分和有价组分的高效分离,有效解决其资源化利用难题。结合化学与仪器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 X射线荧光光谱定量研究了生产过程中不同系列三种铝合金产生的二次铝灰中含氟物相、含氮物相等物相含量,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系统分析氟、氮元素的结合形态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使用光谱分析方法与化学分析方法对二次铝灰中氮化物、氟化物的定量检测结果基本相符。铝-硅、铝-镁、铝-镁-硅三种系列铝合金生产过程得到的二次铝灰中含氮物相含量为4.30%~5.48%,含氮物相均主要以AlN形式存在,由生产过程中铝熔体与氮气反应生成物进入二次铝灰。AlN主要分布在体相中,颗粒形貌呈球端条状或棱块状,以游离单独颗粒或与含铝物相连生的形式存在;二次铝灰中含氟物相含...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用于光动力癌症疗法(PPT)的新光敏剂铝酞菁(AlSPC)与人癌细胞的作用进行了实验探讨。细胞荧光光谱的测定及荧光强度的定量表明,铝酞菁能被人癌细胞所吸收,且经40μg/mlAlSPC培育24小时后,细胞对AlSPC吸收的量级为3.47μg/107细胞。对人癌细胞的光敏杀伤显示,杀伤效果正比于光敏剂培育浓度与光辐照剂量。由脂质过氧化的荧光研究表明,经光敏反应后人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明显增高,揭示在AlSPC光敏反应中有活性氧作用。色氨酸降解的荧光实验证实,在光敏反应中有单线态氧(1O2)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结合热重和差热分析对不同铝浓度下的大豆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60和90 mg·L-1的铝液处理下,大豆根系的铝含量较高,达到显著铝毒害水平。在相同的波数范围内,不同铝浓度下其红外谱图的性状、波数及吸收峰的数目有所不同,3 300, 2 930, 1 542和721 cm-1下的吸收峰可作为鉴定大豆铝毒害的特征峰。3 300和2 930 cm-1特征峰在高浓度(60和90 mg·L-1)的铝毒害下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特征峰,1 542 cm-1的酰胺Ⅱ带特征峰在90 mg·L-1下没有显现, 721 cm-1吸收峰带却在Al 60和90 mg·L-1浓度下有表现。不同铝浓度下的热重(TG)和差热(DT)曲线在400~500 ℃温度范围内差别最大,TG曲线在大于30 mg·L-1的铝处理下与空白相比的质量损失减少,表明铝处理可能使根系木质化加重,产生难以燃烧的物质;DT曲线在60和90 mg·L-1的铝处理下出现双峰,可作为大豆铝毒害的鉴定标志之一。由此,FTIR结合热重(差热)技术可以用来鉴定红壤地区大豆的铝毒害。  相似文献   

12.
The dynamic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based on aluminum with the periodic inclusions of Ti or Zr cluster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method of molecular dynamics. The elastic moduli, spectral vibrational densities of states,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s of heat capacity for different Ti–Al and Zr–Al system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effect of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phonon spectrum on the heat capacity of the nanocomposite lattice has been examined. It is shown that the ordering type and size of Ti/Zr clusters in the aluminum matrix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elastic properties and heat capacity. The results obtained can be used for fabricating new aluminum-, titanium-, and zirconium-based composites with the desired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液态氧化铝从2663 K到过冷温度2223 K的结构变化,通过总双体分布函数得到的液态氧化铝的原子第一、第二近邻距离与Ansell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通过配位数和偏角分布函数的分析,液态氧化铝的局域结构主要是由氧的三重铝原子配位和铝原子四重(AlO4)和五重(AlO5)氧原子配位组成.没有观察到可能因铝原子高、低配位数氧原子的团簇分离而出现的液-液相变.  相似文献   

14.
The reaction of dialkyl alkylphosphonates with trivalent metal chlorides has recently been reported (1,2). The typical products of these reactions is a solid which is insoluble in most organic solvents and water. A monomeric structure was postulated for the iron phosphonates(1), while polynuclear structure was proposed for titanium, vanadium, and chromium phosphonates(2). Infrared(1) and Mossbauer-effect(3) studies were unable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monomeric or polynuclear structure for the iron phosphonates, In an attempt to further characterize the iron phosphonates, an x-ray diffration study was undertaken.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are reported herein.  相似文献   

15.
我们利用团簇动力学模型(IRadMat)研究了keV-He离子辐照金属铝的缺陷动力学和氦的聚集行为.通过对不同俘获类型(团簇、晶界和位错)俘获He浓度的定量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He原子被晶界吸收,这成为铝在低辐照通量下发生脆化的主要原因.随着辐照能量的增加,He滞留峰的位置会变得更深.然而,随着辐照通量的增加,He在体内的滞留量会变得更多,但滞留深度的峰值位置不变.我们的结果表明,晶界的影响在He的滞留分布以及铝的脆化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He在金属中的动力学行为和损伤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Al2O3-P2O5-H2O反应体系产物以及高温产物的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磷酸和氢氧化铝为原料,选取不同工艺合成了系列磷酸铝。用FTIR,XRD,Raman和SEM研究了相关产物阴离子基团的红外图谱变化和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热变化过程的光谱性质以及颗粒形貌的变化。当改变P2O5/Al2O3摩尔比或者缩合温度时,可以看到磷酸根形式H2PO4-,PO34-,H2P3O130-和PO3-的红外光谱特征的变化,P—O键的振动峰随着聚合程度的增加向短波长方向移动,而且峰宽增加。当三聚磷酸二氢铝经高温处理后,拉曼和红外光谱显示了聚合磷酸根中微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引起P—O键伸缩振动频率增大以及结晶水的变化趋势,随着组成变化的同时,其颗粒的层状结构层厚度增加,层边界趋于模糊,直至呈现熔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