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术记遗》在宋代曾一度遗失;南宋鲍浣之复得之于七宝山三茅宁寿观道藏书中,这七宝山在何处,有异说。  相似文献   

2.
关于脱字:古书《数术记遗》跟其他古书一样,原文都未加句读:“珠算”的注文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3.
元和、光和:《后汉书律历志下》注引“宋世治历何承天日……元和中谷城门候刘洪,始悟四分于天疏阔,更以五百八十九为纪法,百四十五为斗分,而造乾象法.又制迟疾历以步月行,方于太初、四分转精密矣。”  相似文献   

4.
周全中 《黑龙江珠算》1994,(6):F002-F003
珠算历史工作已近尾声。最早记载珠算的是东汉末年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近二百年来围绕这本书的主要问题有三争;真伪之争、评价之争,还有中国算盘外来诸说,称为学创之争。现在这三争基本上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5.
中国珠算史专家、中国珠算协会顾问李培业,通过考证证明,人们自从会计算那天起,就有心算的本能。此论可以成立!公元二世纪的《数术记遗》,其中记有“珠算”,也记有“既舍数术,宜从心计”的“计数”(心算)。  相似文献   

6.
珠算始于何年?无凭可考。我认为,它不是某年某人的发明,而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约公元一九。年)徐岳着《数术记遗》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这么古老的东西,为什么不抛弃,特别,是在电子计算机时代,  相似文献   

7.
这年,孙坚子孙策离袁术至历阳(今安徽和县)度江南下,袭破扬州剌史刘繇(繇驻曲阿,今江苏丹阳),孙氏自此始有江东。建安元年(196)孙策渡浙江取会稽。会稽太守王朗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策自领会稽太守!洪被征还,未到洛阳而到徐州,与避地的郑玄相遇,把乾象历初稿亲授郑玄。洪领山阳太守,续撰乾象历完稿,到建安十一年(206)完成。自后无消息,想必是“卒官”了。  相似文献   

8.
小说珠算不得不谈论《算经十书》、《数术记遗》。在谈论《数术记遗》前我们也来看一下有关算盘的传说。  相似文献   

9.
珠算、心算,古代是两种算法。有据可考的是东汉后期编撰的《数术记遗》。该书记有算法十四种,而最后的两种就是珠算、心算(心算原文:既舍数术,宜从心计)。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数术记遗》中的算具,有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进行过研究。尤其对四种用珠计算的算具.如日本的户谷清一、上三义夫,中国的余介石、许莼舫、李培业等教授都据原文,设计了各自的推想图。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也对此有了新的看法和理解。现就珠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四种珠算算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文素是明代珠算家,字尚彬,原籍山西汾州人,成化年(1465-1487)随从父亲王林于河北饶阳经商,遂定居于饶阳。由成化到嘉靖三年(1524),前后30余年,整理宋杨辉以后各家算书,共搜集了1267问,分为42卷,共订12本,称为《通证古今算学宝鉴》。  相似文献   

12.
汀州、杭州: 《数术记遗》在宋代曾一度遗失,南宋鲍浣之复得之于七宝山三茅宁寿观道藏书中,这七宝山在何处,有异说: 鲍浣之《数术记遗叙》:“唐以明算取士,其立于学官者曰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邱  相似文献   

13.
关于脱字: 古书《数术记遗》跟其他古书一样,原文都未加句读:“珠算”的注文也不例外。 《数术记遗》珠算原注中“其上别色之珠当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这段原注文载于南宋刻本上。《数术记遗》在北宋已遗失,南宋鲍浣之复得之于杭州七宝山三茅宁寿观道藏书中,即就录之。以成南宋刻  相似文献   

14.
元和、光和: 《后汉书律历志下》注引“宋世治历何承天日……元和中谷城门候刘洪,始悟四分于天疏阔,更以五百八十九为纪法,百四十五为斗分,而造乾象法,又制迟疾历以步月行,方于太初、四分转精密矣。” 清黄奭辑汉刘洪撰《乾象术一卷}有:“元  相似文献   

15.
刘善堂 《珠算》2002,(6):22-25
珠算是我国发明的,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科学化遗产。世界华人同称“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珠算”。中华民族的国粹——珠算,在当今世界上成为华人的骄傲。珠算一词,据字记载,早在东汉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一书中就已提到,至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我国这一传统珠算,加减用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52句口诀,而乘除法则用九九口诀。目前在国际上普及的珠算(合台湾、香港、澳门)均系我国传统的珠算。自从1979年中国珠算协会成立以来,在短短的10年中,我国的珠算专家,学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反复实验,终于在八十年代初创造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珠心算。珠心算的核心就是用一口清代替九九口诀,乘算用一口清乘积累加,除算用一口清乘积递减。珠心算一改近两千年的珠算传统技术,以其独特的技巧、惊人的速度、算理的科学、算法的捷便,将我国传统计算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李培业 《珠算》2002,(4):2-5
《数术记遗》旧题汉徐岳撰,北周甄鸾注。唐代选举之制,学习《算经十书》外,兼习此书。《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当时好事因托为之,嫁名於岳。钱宝琮先生认为是甄鸾依托伪造的书。近有人提出反对,认为确为汉末作。关于作年代,另外详考。此处只对书中所载的十三种算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珠算是我国一项流传相当久远的算学技艺,早在东汉时代《数术记遗》一书即已记载珠算的计算方法。宋元之后,由于商业经济逐渐发达,计算的应用需求大幅提升,又因算盘计算具备方便实用的优势,珠算蓬勃发展,成为近千年来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华人文化圈最主要的计算工具。同时,也由于在历史长河中的长期应用,珠算早已不知不觉融人传统文化,成为一种“计算”、“用脑”、“商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珠算作为中国古老而年青的科学,既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