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terials Studio在固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体物理是物理学科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和相关学科的专业主干课.固体物理是在量子力学基础上研究固体的结构及其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等)之间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要有良好的物理思想,还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抽象的量子力学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推导,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 SHIM物理及其近 1 0年来国际研究的最新进展 ,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该学科研究中所获得的部分最新研究结果 ,展望了 SHIM物理的发展趋势.Swift Heavy Ion in Matter(SHIM) physics and its new progresses of research in the world in recent ten year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results obtained on SHIM physics including strong electronic excitation effect in solid materials and its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highly charged state atomic physics, obtained by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ere mainly introduced. The tendency of the discipline in future wa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
高职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教材以普通高中物理教材为参考,虽然版本不少,体系上也有一定的突破,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及原子核物理等;不能体现现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精讲、够用”思想影响下,物理课程压缩的结果弱化了为专业课程服务的作用.本文试从反思高职物理课程目标出发,强调物理课程目标的基础性,以期对高职物理课程设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大会主席希望我谈谈钱三强先生,我想,关于钱先生的事迹,介绍的材料已不少;我还是按国际物理学界的老传统,在此场合,讲点先辈们的掌故轶事,用来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我于1951年参加工作。如果把时针倒拨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如今的高能物理所、原子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所、上海原子核所,乃至物理所、半导体所以及长春、安徽光机所等诸多庞大的科研机构,都将追溯到一个共同的起点:北京东皇城根甲51号,原“北平研究院”旧址。  相似文献   

5.
记得1957年我高考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物理系,不知是因为成绩不够还是家庭成份有问题,我无缘进入北大,被录取在中山大学物理系,庆幸自己仍能就读于所喜爱的专业,但始终遗憾未能进入所向往的学府.  相似文献   

6.
钱时惕 《物理通报》2012,(2):109-111,120
论述了突破原子基石论、建立经典量子理论之后,人类认识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曲折过程及思想观念的艰难转变,包括微观粒子二象性的发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发现、有关量子力学问题的世纪争论、量子关联性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8.
 《现代物理知识》杂志,我每期都看。这本杂志,虽然涉及不少物理学科的知识,但在我看来,其知识面还应该拓宽。例如,生物物理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人说,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如果没有专门介绍生物物理知识的杂志,我们就要约写这方面的稿子,可以与生物物理所的人谈谈,慢慢来,行不行?在现代物理学中,高能物理无疑是重要的,但它花钱多,生物物理则不然,所以我建议,题材要广泛些,要增加一些生物物理方面的内容,而适当减少一些高能物理方面的,高能物理要有,但不要太多,杂志是让大家看的,看的人越多越好。美国的《今日物理》和《科学美国人》的发行量都很大。希望《现代物理知识》在现行的基础上,办得更兴旺一些,怎样才能更兴旺?就是要通俗化,要群众化。 要想科学兴国,就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科学包括的内容很多,不要人为地给以过多的限制。我不大赞成把一份杂志局限在一两个领域。  相似文献   

9.
郑忠华 《物理通报》2005,(10):11-13
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二期课改的精髓.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而观察与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物理现象,掌握通过物理实验来认识物理世界的能力,正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的盛夏,我撰写的《实验物理中的概率和统计》书稿接近完成,想约请一位既有声望、对我又了解的前辈推介,很自然地想到我当研究生时的导师、德高望重的著名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先生.  相似文献   

11.
 夜,静极了.南大校园里,灯火通明.象往常一样,做完了功课、预习之后,又翻阅我生活中的伴侣--《现代物理知识》,仿佛只身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大厅里,聆听王淦昌、张文裕、赵忠尧、朱洪元教授给我讲解物理新发现…….我是一个物理系四年级学生,平时学了不少系统的物理知识,但对许多高深物理知识究竟有什么用,心中总感到迷惑,甚至怀疑现代物理是否陷入繁杂的数学推理之中,变成脱离实际的抽象理论学科.读了《现代物理知识》,对现代物理学的进展与应用有所了解,使我眼界顿开;它介绍的各种新奇的物理思想、实验和重大发现,使我惊叹不已,激起了我对学物理、用物理的强烈兴趣,心中所有的疑虑也烟消云散了.学校不是真空.随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在我周围有不少人感到读书无用,学物理更无出路.  相似文献   

12.
动能定理是中学物理课程中的重要规律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它将状态量的变化与过程量联系起来.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只需考虑始末运动状态,无需关注运动过程中的细节变化,显得简捷与方便,因此深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理知识》2009,(4):36-36
由陈佳洱和陈和生院士提议,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发起题为“我心目中的现代物理”科普征文活动,并请《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编辑部承办。征文活动受到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大学以及中学的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等科普爱好者的热情支持,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物理教学从来不是单一的抽象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不应仅仅是作为知识概念的交流,还应该是心灵和感情的交流,即“真善美”的绕一,因此,物理教学必须站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上,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因素,运用美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所以物理教学中讲究美是为学生创造接受知识的条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物理之美和美的物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使学生在更高的审美情趣中认识美的世界,创造美的未来。 一、科学家对现代物理学之美的追求 物理学史告诉我们,近代物理学是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也使得希腊的科学美学思想在欧洲复活,唤醒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我在阅读物理学家的传记时,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很多物理学大师都是音乐爱好者,他们所从事的科学活动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知道,物理学研究,主要运用的是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其创造性劳动的特点重在“现实主义”;而从事音乐活动则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所体现的风格重在“浪漫主义”。这两种思维方式看上来是完全相反的,可是它们竟如此神奇地统一在那些物理学家的身上。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想对此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们谈到物理学家的责任,人们立刻会想到的是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利用物理规律为人类造福,在漫长的征途上不断地创新、创新、再创新。毋庸置疑,争取达到当代的顶峰,这是任何一个科学家的天职。但是我们在这个短文中要谈的是物理学家的另一个职责,即对社会的责任。许多社会现象表明,广大的群众对科学了解还是非常肤浅的。其实不仅在中国是这样,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美国,情况也并不好太多。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英国剑桥大学有一批经过战争洗礼与磨练的科学家,为了将剑桥的数学传统从日趋完善与成熟的牛顿体系中拯救出来,他们又重新活跃在物理学发展的前沿阵地。一方面为当时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能够顺利地传入英国,而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广这些崭新的物理学思想;另一方面又围绕着现代物理学的这两大硕果,脚踏实地地进行了潜身研究和刻苦攻关,并且各自均取得了一系列显赫的成果——或理论创新、或重大发现、或重要的技术发明。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2月12日,我国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在兰州建成,并引出碳离子束.这是继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重离子物理是最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用高速重离子轰击原子核、原子、分子、各种固态物质乃至生物细胞,从而研究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变革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郝柏林院士是在新中国的阳光下和疾风暴雨中成长起来的理论物理和计算物理学家,我国非平衡统计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倡导者,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促进者。几十年来,他本着"顺乎历史潮流,坚持个人奋斗"和"先投入真正的  相似文献   

20.
 问:您认为自己最满意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答:“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 --沙愚:《学部委员卢鹤绂教授 答本刊记者问》 大概是1990年吧,国庆刚过,一个秋高气爽的早上。我去上海江宁路一所公寓,拜访了我久想认识的卢鹤绂先生。那时,卢老大病刚愈,步履有些艰难,但清瘦的面颊却洋溢着慈祥的容光,使我刚来时的紧张心情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初次见面,却谈得很久、很深。过了几天我二次拜访卢老,我对卢老的印象更深了,使我萌发起要写先生事迹的念头。后来,我回到北京,写了一篇《驰骋在物理世界》的文章,在《自然杂志》1991年12期上发表。但先生的品德、为人,对晚辈的爱护、支持与帮助,却是无法在一篇篇幅有限的文章中描述尽的。尽管先生离我很远,又是几年未曾见面,但我们在彼此的通讯中不知不觉成了忘年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