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燮昌同志是北京大学数学系和数学研究所教授,苏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兼职教授,本刊和《数学研究与评论》副主编。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91年9月19日下午6时10分不幸逝世,终年57岁。 沈燮昌同志193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市。1952—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7—1961年为苏联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莫斯科)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从1961年起一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198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1983年任数学系副系主任,1984—1988年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1年起任本刊副主编,1985-1989年任《逼近论及其应用》(英文版)副主编。  相似文献   

2.
正胡和生先生1928年出生于上海,著名数学家,主要研究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1950年1月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数理系,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51年至1956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56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工作,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现为  相似文献   

3.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24年他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毕业,进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后离开学校,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当学徒,在业余时间自学数学.1929年在金坛中学任庶务会计,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重视,经熊教授推荐于1931年到清华大学工作.他用了八年时间,就从管理员、助教、讲师进而被选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38年受聘任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写下了名著《堆垒素数论》.1946年他被迫出  相似文献   

4.
黄友初 《数学通报》2012,51(8):35-37,40
1前言沈康身(1923-2009)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史家,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1923年9月2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桐乡濮院镇,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浙江嘉兴等地担任中学数学教师,1952年起在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数学系任教.历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数学史编委,国家八五重点规划项目十卷本《中国数学史大系》副主编、浙江省数学会理事、中国数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1993年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报》2005,48(3):i002-i003
<正>1917年复旦公学扩充为大学后,设有数学系、物理系, 1942年,正式设立数理系,开始培养数学、物理方面的专门人才。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由原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校苏步青、陈建功、杨武之、陈传璋等教授组成新的数学系。1955年苏步青、陈建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数学研究所,1958年,该研究所划归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6.
1前言 沈康身(1923—2009)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史家,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1923年9月2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桐乡濮院镇,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浙江嘉兴等地担任中学数学教师,1952年起在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数学系任教.历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数学史编委,  相似文献   

7.
陈恕行先生是浙江省镇海县人,1941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幼年随家庭经常往返于上海与宁波之间.由于未定居等原因,他从1950年才开始正式入学,以同等学历上了小学五年级,1951年9月考入上海市育才中学,1957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本科,1962年师从谷超豪教授攻读研究生.1966年10月起他在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他于...  相似文献   

8.
杰出的国际知名的数理统计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本刊主编陈希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8月8日21点5分在北京肿瘤医院逝世,享年71岁.陈希孺先生1934年2月11日出生于湘江之滨望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46年秋考入长沙城内长郡中学,1952年秋考入湖南大学数学系,一年后,因院系调整转到武汉大学数学系学习,1956年毕业分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开展教研工作的背景分析(一 )教育改革的新形势2 0 0 2年 9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 ,并进入“二期课改”整体试验阶段 .“二期课改”的核心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往由学生适应课程的被动局面 ,从而建立起让课程适应并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 .“这将带来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也是实现 2 0 1 0年上海基础教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目标的重要标志 .”“二期课改”是基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对市民的要求和对“一期课改”教育现状的反思而实施的 ,因…  相似文献   

10.
正刘绍学先生1929年11月6日生于辽宁省辽阳市. 1946年11月考入北平师范学院(今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 1950年毕业留校工作.经傅种孙先生推荐并通过选拔, 1953年9月进入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师从A. G. Kurosh教授. 1956年7月获苏联副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数学副博士学位的留苏研究生.此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1979年晋升为教授, 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1.
1993年2月12日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杰出的数学家周毓麟教授的七十寿辰,我们对他表示衷心的祝贺! 周毓麟教授生于上海市,浙江镇海人。当他在中学念书时就喜爱数学,特别是平面几何,他发现了连环定理,其中最简单的情形后来发表在《数学通报》上,初步显示出他的数学才华。1941年他进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学习,1945年获理学士学位。从1946年起  相似文献   

12.
正萧树铁先生1929年12月5日出生于湖北黄陂。1952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北京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55年9月在北京大学参加工作,1960-1966年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微分方程教研室主任。萧树铁先生是国内最早一批应用数学工作者,1958年即带领学生参加水力学和水坝计算等实际工作,文革后期开始参加多项石油勘探、水文地质等实际领域的研究工作,其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在渗流力学和非线性扩散方程等学科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鸣镛教授,1926年5月24日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留校任助教.1952年在厦门大学数学系任讲师.1978年任教授.1986年5月12日在厦门大学逝世.生前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福建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数学系副主任,《数学研究与评论》副主编等.  相似文献   

14.
王启明同志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所研究生业务负责人,并曾代理副所长。从1988年起任本刊副主编.他还是位于意大利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国外委员。1989年4月7日在美访问期间,因车祸不幸去世,终年48岁。 王启明同志出生于延安。早年在北京育英小学与一○一中学学习。1960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在五年学习期间,他学习刻苦,成绩突出。1965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为吴文俊教授的研究生。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支部委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计算数学与机器数学的专家以及发展这一领域的科学工作,1949年在莫斯科大学由数学力学系的成员创立了计算数学教研室,这个教研室从1952年起是由院士领导的。现在,在本教研室工作的有教授教授教授副教授  相似文献   

16.
<正>万哲先先生祖籍湖北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1927年11月7日生于山东淄川(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1944年10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算学系(数学系).1948年7月从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并留校当助教.1950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筹备处)任助理员.1952年7月到正式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52年12月任助理研究员,1964年5月晋升为副研究员,1978年3月晋升为研究员,1984-1985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教授.1985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系统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7.
胡世华先生,1912年1月28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吴兴,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获得学士学位,1936年先后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敏思特威廉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949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傅种孙先生在北京师大附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德建 《数学通报》2008,47(2):11-20,25
1 傅种孙先生简介 1.1 傅先生基本情况介绍 傅种孙先生(1898~1962)1898年2月27日生于江西省高安县.1920年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毕业,留母校附中(即现北京师大附中)任教;1921年任母校数理部的讲师;1928年任教授:抗日战争以前,曾先后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1933年当选北平(北京)市数学会理事长秘书;1935年当选中国数学会评议委员兼<数学杂志>编辑;1945年11月至1946年8月在牛津大学、1946年9月至1947年11月在剑桥大学考察;1947~196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1956年前曾兼系主任;在1949~1957年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3年)及副校长(5年);1952~1957年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数学会及其北京市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学杂志>及其后身<数学通报>总编辑;1962年1月18日病逝于北京.  相似文献   

19.
1 中科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情况简介 一、专业名称的演变 1952年高等学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设立了综合性大学13所、高等师范院校33所,这些高校均有数学系,专门培养数学专业人才和公共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师. 1955年,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在数学系里设立"计算数学"专业,60年代一批留学前苏联的回国学者如冯康院士、石钟慈院士、吴文达教授、苏煜城教授和李岳生教授等,他们是国内计算数学专业的开拓者和先驱,他们领导了国内计算数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科技大学主办的《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即将创刊.学报的编委会已经组成.复旦大学谷超豪教授任名誉主编,上海科大郭本瑜教授任主编.郑权(上海科大)、俞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