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数学"有效备课"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道永 《数学通报》2006,45(9):15-17
1传统中学数学备课的问题1·1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只备教师的“教”,忽视备学生的“学”.第一,忽视探究过程的展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结果的获得,不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缺乏深度思考.第二,忽视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2.
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卫东  母建军 《数学通报》2004,(10):20-21,4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配备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就题论题,解题匆忙,解完题目就算大功告成的不良习惯.倘若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却“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只重视解题的数量与结果,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解题后的再思考.为了避免学生陷入“题海”,解题后的多思善想是对学生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3.
郑建忠 《中学数学》2002,(12):25-26
波利亚指出 :“中学数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 .”他的解题训练不同于“题海战术”,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应试能力 ,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 .”波利亚认为“现代探索法应研究解题过程中的智力活动”,从而对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作了一般的分析 ,给出了探索性思维的图式 (详见文 [1 ]) .其间 ,包括“预习”,“动员与组织”,“辨认与回忆”,“充实与重新配置”,“分离与组合”,等思维形式 .波利亚重视“辨认”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他说 ,我们在考查问题的过程中 ,认出了某个先前没有注意到的直角三角形 ,或是…  相似文献   

4.
殷长征 《中学数学》2012,(11):23-25
文章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万法对教师和学生使用“阅读”栏目情况进行调查试图了解“阅读”栏目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受到师生的重视是否具有《教学课程标准》所期望的教育功能,是否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寄望的教育效果.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以期待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张彩 《中学数学》2023,(10):51-53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探究过程中,把“解析式特征”与“图形特征”紧密结合.通过先“想一想”再“画一画”的教学环节,紧紧抓住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定积”特征,“由数及形”推理得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观察图象“特征”归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设问、追问,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深入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所以教育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落实核心素养,思维教学是首要问题.教师要运用自身的经验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帮助学生搭建“思考的脚手架”,为学生提供反思归纳的时机,促进学生领悟“思考的关键”,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强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从事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数学活动,有效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实验成为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李柏翰  范佳清 《数学通讯》2022,(6):16-18+39
在HPM的视角下对“正弦定理”进行教学设计,以数学史料为主线,通过问题驱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经历正弦定理证明的演进过程.运用数学史料为学生探究数学、理解数学提供了空间,让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体验数学创造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新认识最主要体现在更加强调了师生双边的活动,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进行在教师指导或引导下的“数学化”和“再创造”过程.数学高度抽象性的特点,使得数学的教学活动更需要学习者经历感受、体验和思考过程,并用内心的  相似文献   

10.
1问题提出弗赖登塔尔曾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只有重视过程的教学,“展示背景、挖掘本质、暴露思维、推迟判断”,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活动、动态的、开放的,才可以使数学结论生动、鲜活和充实,成为可以理解易于接受的东西,便于同化或顺应于学生的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中,成为学生的真知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2什么是“说题”说题,就是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一定顺序说出来·要求学习者暴露面对题目的思维过程,即“说数学思维”·说题,就是在学生经过认真、仔细、严谨的审题后,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说清题意,说出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说出问题的拓展和延伸,说出解题后的感想等·“说题”教学与传统习题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变老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改变了学生听老师讲的被动的学习局面·3两种常见课型的“说题尝试”3.1命题教学说“产生过程”在高中数学中,数学命...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独立思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基于独立思考的数学学习,能将已获得的数学知识不断内化,能让学生深度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并积累下个性化的活动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认知时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此时,是让学生继续独立思考,还是将需要探究获得的知识直接呈现出来呢?在近期的“圆周角”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中,一些老师用自认为有效的方式舍弃或缩短了学生探究的历程,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体验,实现了“思维替代”。本文就呈现其中的几个典型的“思维替代”案例并谈谈“突破思维困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一些策略,希望对您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参与到过程教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要通过适时的启发与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与“思”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建构学生完整的认知体系.笔者在教学“数轴概念”时,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活动,在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在“问题空间”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做数学实验.  相似文献   

14.
1 问题的提出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历来强调学习者必须注意学与思的统一 .如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宋代教育家程颐认为“为学之道 ,必本与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 ,“不深思而得者 ,其得易失” ,则更加突出了思考在学习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些至理名言至今对后人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观世界各国教学大纲也无不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 .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 ,除了对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及四大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外 ,明确提出“要重视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 .因此 ,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应该是整个活动的设计者、示范者,更应该成为组织者、启发者和鼓励者.传统的教学重视教师的讲解,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体,学习数学具有被动和接受的特点,但是,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学习一门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敢于参与,学会思考和分析.“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何为师生互动呢?笔者认为是师生间平等、真诚、和谐、愉快地双向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就变成了师生共同探索研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凯亮 《数学通讯》2023,(5):8-11+24
立足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发展规律,对比分析了苏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有理数”一章的内容,在“相反数”这一课时的“情境引入”、“概念生成过程”、“例题精讲”、“课堂练习”四个环节,从数学课程整体性与发展性的视角进行教学思考与设计,借助几何直观深入理解概念本质,从不同视角对相反数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呈现授课实录及课后反思.  相似文献   

17.
教科书安排了“思考”、“探究”、“阅读”、“思考·运用”、“探究·拓展”、“感受·理解”以及边空旁白等栏目,这些栏目为学生提供了恰当的、对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发挥好这些栏目的作用.,精心设计一些恰当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对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褚君 《数学之友》2017,(20):45-47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方法的运用、反思和内化,感悟策略的价值,培养学生主动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列举”的策略教学为例,让学生经历实践和思考的过程,提升其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20.
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化解数学问题和进行数学认知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我们应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让他们在将“事实数学”转化成“数学事实”的过程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还能积累下宝贵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为此,在近期的一节“借班”公开课上,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结合其中的三则教学片断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希望能给您启示.一、“统计调查”教学片断及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