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微波辐射,苯并咪唑与多种卤素取代的芳基化合物在催化剂碘化亚铜、配体L-脯氨酸或N,N-二甲基甘氨酸的存在下,以二甲基亚砜作溶剂,在较低温度(75-110℃)下一步合成,得到6种高产率的1-芳基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为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产物通过熔点测定,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等的表征.  相似文献   

2.
芳基-芳基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玉梅  傅滨  覃兆海 《有机化学》2005,25(7):751-762
综述了近年来芳基-芳基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包括不同类型芳基-芳基偶联反应的特点、机理和应用, 尤其是对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偶联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3.
新颖的纳米镍催化芳基硼酸与芳基溴的偶联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纳米镍用于催化芳基硼酸与芳基溴的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4,4′-双烷基环己基联苯类液晶,纳米镍在相转移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存在下回流反应15h,目的产物的收率为60%-65%。讨论了纳米镍催化偶联反应的可能活性位,镍催化剂经SEM-EDS表征平衡粒径为80nm,定量分析表明氧含量为33%;XRD测试结果表明纳米镍体相以单质态存在,但其特征谱线的d值普遍增大;由XPS分析得聘书纳米镍的结合能(2p3/2和2p1/2)为854.1eV和871.8eV,峰间距为17.7eV,表明纳米镍是以介于单质镍和氧化镍之间的价态存在。  相似文献   

4.
Hiyama偶联反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构筑C—C键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在芳基-芳基和芳基-烯基偶联反应领域.Hiyama偶联反应通常需要使用R—SiF3、R—Si(OMe)3等活性高但稳定性差的有机硅试剂,发展基于稳定硅烷的Hiyama偶联反应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报道了一类钯催化芳基乙烯基硅烷和芳基卤代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利用芳基乙烯基硅烷实现芳基化反应.反应具有较好的官能团兼容性,为制备二芳基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无金属催化剂的条件下,利用微波加热促进C—O,C—N和C—S交叉偶联反应.实验发现以DMSO为溶剂,t-BuOK为碱,利用微波加热,活化的氯代芳烃能与各类亲核试剂顺利反应,得到中等及优良的产率.  相似文献   

6.
杜敬星  黄宪 《合成化学》1994,2(2):135-139
以二苯腈二氯化钯为催化剂,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芳基磺酰氯能与N,N-双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柏应的E式不饱和酰胺。  相似文献   

7.
芳基重氮盐由于其价廉易得、反应活性高等特点作为芳基化试剂广泛应用于偶联反应中,近年来在有机合成中越来越受到化学家们的重视.综述了2006年以来的芳基重氮盐参与的偶联反应的研究情况,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重点探讨芳基重氮盐在新的碳碳键构筑方式、天然产物骨架的构建、非均相催化领域的延伸以及绿色合成等方面的新应用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2-芳基乙酸及乙酸酯具有显著的生物生理活性[1],是合成异黄酮[2]、异喹啉[3]衍生物的重要原料.苯乙腈水解法、苯乙酰胺水解法都曾用于芳基乙酸的合成[4].二羰基化合物的直接芳基化是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一般需要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催化和配体的参与[5].  相似文献   

9.
金属催化下芳基磺酸酯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吴劼 《有机化学》2006,26(3):299-309
综述了金属催化下芳基磺酸酯作为底物参与形成碳—碳键、碳—氮键的偶联反应, 如Suzuki-Miyaura反应、Sonogashira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新颖的醋酸铜促进的芳基磺酰肼的自身偶联反应.该反应通过分子间脱硫和脱氮的过程,高选择性高产率的合成对称的二芳基砜类化合物.该反应中溶剂对反应的副产物的产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反应无需惰性气体保护,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硝基、卤素等官能团及杂环体系都对反应无明显影响.该合成方法可以用于治疗麻风病的药物氨苯砜的制备.  相似文献   

11.
徐晖  叶飞  代会苓 《中国化学》2008,26(8):1465-1468
本文报道了一种在离子液[Bmim]BF4中,由无水碳酸钾参与的串联甲磺酸取代苯酯脱保护和芳香亲核取代反应来合成不对称二芳醚的方法。离子液可以循环使用多次,而且此实验操作具有便捷、实用与环境友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陈传兵  张正文  杜敏  王胜  汪焱钢 《有机化学》2007,27(11):1444-1447
通过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与取代苯甲酰基异氰酸酯及取代苯氧乙酰基异氰酸酯反应, 合成了21种新的取代苯甲酰基脲与取代苯氧乙酰基脲, 其结构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 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与取代苯甲酰基异氰酸酯及取代苯氧乙酰基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21种新的取代苯甲酰基脲与取代苯氧乙酰基脲,其结构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3,6-二氟哒嗪与(未)取代苄醇在NaOH/CH3CN体系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报道的3-(未)取代苄氧基-6-氟哒嗪, 其结构均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确证.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化合物对油菜和稗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讨论了其结构与除草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The products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electrophilic alkenylxenonium cation [1-Xe+–C6F9] and the halide anions I?, Br?, Cl? and F? depend on the hardness of the halide anion. With the soft halides I? and Br? Xe(II) is formally displaced by halogen as well in basic MeCN as in superacidic (AHF1), whereas with hard fluoride and chloride no reaction takes place in AHF. In MeCN F? initiates the formation of alkenyl radicals, which abstract hydrogen from the solvent, whereas Cl? exhibits borderline character: RH and RCl formation. Possible reaction paths are discussed. The reactivity of the arylxenonium cation [C6F5Xe]+ in AHF toward halide ions is reported and the relative electrophilicity of the cations [C6F5Xe]+ and [1-Xe+–C6F9] is determined by the competitive reaction with Cl?. In addition the synthesis of cyclohexene 1-CF3–C6F9 from C6F5CF3 and XeF2 is performed and its electrophilicity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aromatic compound C6F5CF3.  相似文献   

16.
1,4—双(苯基乙炔基)苯及其双取代苯基衍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1,4-双(苯基乙炔基)苯及其双取代苯基衍生物。测定了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激光转换效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指派了主要官能团的特征频率,讨论了化合物结构和取代基效应。  相似文献   

17.
1,4-双(取代苯乙炔基)苯是较好的荧光物质并有良好的激光转换效率。本文测定了1,4-双(苯乙炔基)苯1和1,4-双[(4-叔丁基苯基)乙炔基]苯2在14种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并用多元回归QSAR程序研究了它们的溶剂效应。 1 实验 UV谱用Beckman DU-8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光谱在MPF-4荧光仪上测得。  相似文献   

18.
1INTRODUCTIONThereisgreatinterestinthecoordinationabili-tyofaminoacidtometalionsandhydrogenbondinginvolvedintheaminoacid[1].Asabinaryaminoacid,theasparticacidisespeciallyimportantfromeitherbiologicalorsimplecoordinativepointofview.Somereportsshowedthechan…  相似文献   

19.
Nitro‐aromatic compounds are used in many human enteropathogenic bacterial infections without causing an increase in the plasmidi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the aerobic Gram‐negative intestial Enterobacteriaceae. The interesting properties of these compounds encourage us to synthesis some new of these compounds by a simple route, starting from (Chlorocarbonyl) phenyl ketene.  相似文献   

20.
以4-甲基苯甲醛与邻苯二胺反应合成2-(4-甲基苯基)苯并咪唑的反应为例,以HPLC方法跟踪反应进程,对关键中间体与产物的结构通过1H NMR,FT-IR及LC-M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实验证明了在邻苯二胺和醛物质的量比为1:1时同时生成单席夫碱和双席夫碱中间体的反应机理,并提出了该类反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