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染色体易位相关软组织肉瘤(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associated sarcomas,CTASs)与染色体易位非相关软组织肉瘤(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nonassociated sarcomas,CTNASs)在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初步观察和比较。回顾性分析108例CTASs与CTNASs的临床病理组织与细胞形态学特点,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EGFR、HER-2、CD117、P53、MDM2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显示,本组108例软组织肉瘤中,CTASs患者发病年龄(平均约29.2岁)较CTNASs患者发病年龄(平均约44.7岁)小。形态学上,CTASs多以小圆形细胞为主型(53.8%)和梭形细胞为主型(46.2%)居多,而CTNASs则以多型性细胞为主(5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TASs与CTNASs中P53、MDM2、HER-2、CD117、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4%和72.1%、16.9%和41.9%、12.3%和9.3%、4.6%和0、23.1%和11.6%。经卡方检验,MDM2在CTASs与CTNASs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提示MDM2可能在CTNASs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结合热疗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2001年10月至2012年6月,采用rAdp53,结合热疗放疗,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30例.基因治疗采用瘤内注射或腹腔灌注rAdp53,每周1次,每次1×1012VP,平均8次.所有患者均配合热疗,平均热疗8次.放疗每次2Gy,每周5次,剂量为16~70Gy/8~35次/2~8周,平均56.3Gy.3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观测肿瘤变化,以CT评价治疗后2个月的疗效.结果表明,病灶缩小超过或等于50%者9例,介于25%~50%者8例,缩小小于25%者12例;病灶增大者1例.生存率1年为(58.6±0.091)%,2年为(22.4±0.079)%,3年为(11.2±0.069)%,4年为(5.6±0.052)%.30例患者共接受216次rAdp53瘤内注射,除1例出现过性发热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未影响热疗和放疗.研究表明,软组织肉瘤瘤内注射rAdp53结合热疗、放疗安全、有效.rAdp53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基因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SSCP技术及DNA 测序技术对37 例原发性脑肿瘤及相应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53 基因5 ~8 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53 基因在原发性脑肿瘤中的突变频率为19 % (7/37) .并且突变频率在不同病理类别脑肿瘤中的分布是非随机的,其中星形细胞肿瘤中的突变频率最高,为36 % (5/14) .所有突变均为错义点突变,57 % (4/7) 的突变位于CpG位点.突变仅发现于脑组织中,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未检出突变,这些结果提示,p53 基因突变在脑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p53 基因在散发性脑肿瘤中的突变为体细胞型的突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中,通过检测killin在其它p53下游相关基因缺失的情况下能否激活细胞凋亡,证明了p53通过killin介导的S期抑制以及细胞凋亡与p21、puma和bax通路没有直接关系.另外通过将EGFP-PCNA和RFP-killin表达质粒共同转染到cosE5细胞中,并观察细胞处于不同时期时Killin蛋白的分布情况,发现在细胞S期中Killin与PCNA的核定位呈现相互排斥的点状分布,与先前BrdU标记结果吻合.这一结果再次印证了Killin在S期可能抑制DNA复制.同时Killin被观察到在非S期时聚集于核仁内,从而可能影响核糖体RNA的合成.这些发现意味着killin作为主要的p53靶基因之一,可能在细胞周期不同检查点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头颈部鳞癌患者p53基因突变、mdm2基因扩增的状况,了解其与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性别、鳞癌分级、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及两异常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行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提取标本DNA;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突变状况;用dPCR法检测mdm2基因扩增情况;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行2检验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在50例头颈部鳞癌患者标本中,检测出17例存在p53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4%,所有的癌旁正常组织未发现p53基因突变;在50例鳞癌标本中检测出6例标本存在mdm2基因扩增,扩增率为12%,其中有一例同时存在p53基因突变;p53基因突变、mdm2基因扩增与患者的鳞癌分级、淋巴结转移、性别等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与mdm2基因扩增在头颈部鳞癌中较常见,可能是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肿瘤(癌症)是由于细胞在复制过程中,DNA损伤不能修复导致细胞凋亡或者细胞无限增殖而形成的。DNA在细胞中转录和翻译都会涉及蛋白与DNA的结合,肿瘤抑制蛋白也是参与这一过程的关键蛋白之一。然而,众多研究发现,肿瘤抑制蛋白p53具有识别和修复损伤DNA的效果,对于细胞的凋亡、基因的保护和避免癌症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金属镁离子和锌离子可以增强p53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和p53-DNA的亲和力。因此,我们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直观地呈现出p53蛋白与PBR322环状DNA相互作用的图像,同时发现p53蛋白可以使环状DNA自身形成聚集或者相交。但是,对于长度相当的5 000bp的线状DNA几乎没有这样的效果,而对于20 000bp DNA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然而,在高浓度镁离子环境下,环状DNA会扭转成为麻花状,即形成超螺旋结构。这一现象,可为p53蛋白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指导,也为癌症治疗、癌症药物开发以及癌症检测方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子宫颈癌患者p16蛋白表达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颈组织30例、子宫颈癌前病变组织10例及原发性子宫颈癌组织28例,观察其p16蛋白表达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状况.结果 1)在原发性子宫颈癌组织中为67.85%(19/28),明显低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和子宫颈癌前病变组织(P<0.05);2)28例原发性子宫颈癌组织中有11例发生p16基因缺失突变,2例发生p16基因点突变,突变率为46.42%,正常子宫颈组织和子宫颈癌前病变组织未发现p16基因缺失突变和点突变.结论 1)p16蛋白缺乏与子宫颈细胞增殖失控及分化不良紧密相关.2)原发性子宫颈癌存在p16基因点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但不是较频繁的事件;原发性子宫颈癌存在p16基因缺失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是较频繁的事件.3)未发现p16蛋白表达与p16基因突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16蛋白表达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地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及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观察p16蛋白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结果1)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2.78%和90.00%,两者相比无差异性;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为66.67%,明显低于正常子宫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2)在42例原发性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14例发生p16基因缺失突变,4例发生了p16基因点突变,突变率为分别为33.33%和9.6%,正常子宫颈组织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未发现p16基因缺失突变和点突变.结论1)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16蛋白的表达在高分化癌明显低于低分化癌,表明p16蛋白缺乏与子宫颈细胞增殖失控及分化不良紧密相关.2)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存在p16基因点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但不是较频繁的事件;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存在p16基因缺失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是较频繁的事件.3)p16蛋白表达与p16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未被发现.  相似文献   

10.
应用PCR-SSCP银染,Southern杂我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同步研究25例胃癌标本的p53基因突变,杂合性丢失及蛋白持表达,在22例胃癌中同时获得有关p53基因突变和杂合性丢失的检测结果,被检出p53基因突变的5例胃癌中,2例伴有杂合性丢失,3例仅有p53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1.
苯并芘诱发的人支气管癌细胞系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T癌系是用苯并芘称在移植到裸鼠皮下的人胎儿支气管内诱发的肿瘤,为了深入了解苯并芘的致癌机理,我们对该癌系中p53基因的改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BT细胞核内p53蛋白异常高表达;PCR-SSCP检测到第7外显子有异常改变;D 列分析证实第248密码子发生了CGG→CTT的颠换,所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亮氨到。本实验提示该害变可能是七产芘引起癌变的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P53基因突变对肺癌组织中TSG101基因的影响,结果是:TSG101在正常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100%(30/30),在高分化肺癌(包括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低分化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分别为77.97%(92/118)、25.37%(17/67)、18.95%(18/95);P53的表达则相反,在正常组织、高分化肺癌组织、低分化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分别为6.67%(2/30)、67.80%(80/118)、86.57%(58/67)、94.63%(90/95);P53基因PCR-SSCP分析谱检测P53第5~8外显子阴性56例占30.27%,阳性129例占69.73%,总突变率为69.73%(127/180);P53与TSG101呈现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P53和TSG101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利用RT PCR方法由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中获得人p53 cDNA片段, 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40中, 构建重组质粒pQE40-p53; 转化于E.coli M15宿主菌, 经IPTG诱导, 表达了N端融合6His的p53融合蛋白. 利用6His与Ni2+高亲合力结合的性质, 经镍柱纯化、 透析袋分级透析复性、 Western Blot鉴定, 结果表明获得了纯化的6His-p53融合蛋白.
  相似文献   

14.
p53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E9日龄至E14日龄昆明种正常小鼠胚胎为材料,利用质粒扩增的、地高辛标记的基因探针在组织切片上进行DNA-mRNA 分子原位杂交,研究了p53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 p53基因不参与E9和E10日胚胎发育中的器官原基形成,参与器官的进一步分化成熟过程.这些器官主要有眼、脑、心、肺、脊柱和面颌骨,肝组织的发育与其无关; p53基因一方面参与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周期调控,另一方面也参与了某些与细胞周期无关的过程;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