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不仅对均相的非线性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有重要作用”-‘],而且表面活性剂穿越油水界面扩散时形成的自发液膜振荡过程亦可作为一个简单模型,用以说明多相反应与扩散偶合所产生的复杂周期现象,特别是说明生物系统生理现象中的振荡与混饨.这些早在贺占博的博士论文l’]就已提出,但至今此方面的研究仍进展甚微,而其意义却非常重大,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液膜振荡的本质,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界面流体力学的Marangoni效应,另一种为化学本质的胶束一单分子膜一反胶束的表面活性剂聚集状态的周期变化l’‘.我们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泡沫液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泡沫析液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泡沫液膜,通过分析表面活性剂头基与水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分析泡沫液膜中水分子的状态,对结合水、捕获水进行定量;采用电导法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泡沫的析液曲线,结合分子模拟结果,分析泡沫析液的微观机制,建立泡沫析液量随时间变化的物理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盐水振荡与液膜振荡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增大盐水振荡产生的电势差,并使盐水振荡可逆,该文将液膜振荡与盐水振荡耦合,组成一个耦合的振荡器.实验结果发现:(1)由于两振荡器耦合形成共振,所以此耦合振荡器的振幅明显增大; (2)耦合后的化学振荡器变为可逆振荡器.耦合振荡机理如下:扩散过程中形成的缔合物存于油相,难溶于水,通电后缔合物发生解离,因此造成反扩散,形成可逆振荡,且可逆程度及逆反应产生的电势差(即振幅)大大提高,扩展了盐水振荡在二次电池开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5.
适用于液膜分离的磺化液体聚丁二烯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液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工艺已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分离和浓缩金属离子和某些有机化合物,它的成功应用有赖于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开发。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可增加液膜的强度,可提高所得乳液的稳定性,受到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硝基甲烷(苦味酸)/水(葡萄糖)体系的液膜振荡进行研究.应用电势线性扫描法通过测定界面电压变化研究了开放体系与封闭体系的液膜振荡并进行了对比,对开放体系还研究了不同滴定速度对液膜振荡的影响.根据J.Srividhya和M.S.Gopinathan的数学模型,对开放体系的振荡进...  相似文献   

7.
周莉  汤皎宁  吕维忠  罗仲宽  刘波  韦佳 《应用化学》2010,27(9):1083-1087
基于表面活性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间自发迁移引起油水界面电位的周期性变化的液膜振荡可用于模拟生物膜振荡,并根据生物膜对某些分子具有的独特电位振荡作为识别分子的信号,可用于化学分析。 建立了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丙醇 水溶液)/油(苦味酸硝基甲烷溶液)/水(葡萄糖水溶液)液膜振荡体系。 通过向体系中添加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正十六烷、环己烷和异辛烷等物质,考察了不同碳数的烷烃同系物、烷烃同分异构体以及混合烷烃对振荡的影响。 结果表明,加入不同类型的烷烃,振荡曲线的诱导期和振荡区的振幅和频率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以此可进一步进行液膜振荡在烷烃同系物识别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动态单滴法研究乳状液液膜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状液液膜作为化学分离的一种手段,自七十年代发现以来已有了许多进展,但是如何将其工业化还有许多课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除了乳状液液膜的水静态渗透性质以外,对乳状液液膜的稳定性和溶胀性质的研究主要采用搅拌法.虽然得到较好的规律性,但是搅拌法具有乳状液滴粒径分布广的弱点,对于不同的搅拌方式及条件,乳状液液膜的有效面积不同,对液膜作用的机械强度不同,因此结果会有很大差别.我们自行设计的动态单滴法实验装置,可定量地研究乳状液液膜的溶胀、稳定性及水渗透性质.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聚工二烯型表面活性剂LYF经液体聚了二烯磺化方法制备而得,并应用于液膜分离研究之中。发现无论内水相是酸性还是碱性,由该表面活性剂制得的W/O型乳状液在稳定性、溶胀率和破乳诸方面均具有令人满意的综合性能。为深入了解液膜的稳定性,我们测定了处于两种水相间的双分子膜的强度。发现由LYF所形成的双分子膜具有最大的膜强值,优于聚异丁烯型的表面活性剂ECA4360和EM301.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烯醇(PVA)对石墨烯的分散能力,发现SDS可有效避免石墨烯片层之间的团聚,使得石墨烯在水溶液中分散得更加均匀.将浓度分别为0.39和0.30 mg/m L的石墨烯(G)和石墨烯片(GF)的SDS分散液旋涂在ITO电极表面制备出G膜和GF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两类石墨烯膜均呈现出纱状透明的片状结构,同时具有石墨烯特有的褶皱.在石墨烯膜上继续进行钌配合物分子膜的自组装实验,得到G/Ru复合膜和GF/Ru复合膜.采用循环伏安法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石墨烯复合膜进行光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膜与钌配合物分子膜的复合可有效加强薄膜对太阳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11.
支撑液膜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支撑液膜技术是高选择性膜分离技术,本文对支撑液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详述了用于金属离子分离的支撑液膜所采用的载体、影响支撑液膜稳定性的原因以及改善途径,并对支撑液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单滴法对三种表面活性剂的液膜体系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载体的影响,讨论了介质与表面活性剂,介质与载体,载体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对液膜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膜强度数据,给出了液膜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液膜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单滴法对三种表面活性剂的液膜体系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载体的影响,讨论了介质与表面活性剂,介质与载体,载体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对液膜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膜强度数据,给出了液膜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赵振国 《化学学报》1991,49(1):15-19
利用Gibbs吸附公式处理了硅胶自四氯化碳和环己烷中吸附脂肪醇、环己醇、苯甲醛、苯甲醚、乙酸丙酯的实验结果,得到吸附膜的表面压(π)和分子面积(A)的关系曲线,这些曲线均可用描述不溶物液态扩张膜的Smith方程描述。文中对所得结果给出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惰性气体-表面活性剂辅助液液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水中多环芳烃的方法。向添加有适量表面活性剂的250mL水样中导入惰性气体,气泡将包裹待测物的胶束带到水样上层1mL有机相中,并在其中浓缩,将上层有机相经过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定容至1mL,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法(GC-FID)测定。考察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氮吹时间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建立的方法具有有机溶剂使用量少、可自动化操作和批量处理样品等特点。工作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7,以FID为检测器,富集倍数为250时,定量限为10~20μg/L,检出限为1~5μg/L,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7%(n=5)。采用建立的方法对实际水样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6%~108%。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理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根据二阶段吸附模型和质量作用定律,首次导出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吸附等温线通用公式,可定量解释实验测得的各种吸附等温线,并可求得表面胶团(或反胶团)的聚集数和二吸附阶段的平衡常数。吸附热力学计算表明,表面胶团亦为疏水作用的熵驱动过程,反胶团化则为极性基间相互作用或形成氢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连续流动液膜萃取中液膜有机溶剂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具有不同极性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辛基酚和壬基酚为模型化合物,对连续流动液膜萃取中用作液膜的有机溶剂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于极性不同的化合物的萃取效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用全氟表面活性剂改善Nafion膜表面的亲水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Nafion膜表层引入全氟表面活性剂可改善膜表面的亲水性,其中全氟磺酸表面活性剂FC-99效果好,经后者处理的Nafion膜几乎不溶胀,而能使水溶液在膜上的接触角显著减小,并改善“气泡效应(零间距效应)”。  相似文献   

19.
支撑液膜是一种结合膜材料与萃取体系的高效率分离技术.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溶剂与萃取载体从多孔支撑体中流失和多孔膜材料在有机相载体中不稳定,导致支撑液膜通量的衰减或选择性降低,支撑液膜表现为不稳定,目前尚未见工业化的成功案例.本文简要介绍了支撑液膜不稳定机理,从膜材料角度,综述了提高支撑液膜稳定性的方法.重点介绍了液膜凝胶...  相似文献   

20.
新型液膜振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