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50
埃克特于1941—1946年间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他在该校结识了莫奇利,他们一起设计了最早的电子计算机——1946年的“埃尼亚克”(电子数学积分计算机)和1951年的“尤尼瓦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这两台计算机很快就被淘汰了,但它们引起了一场技术变革;这场变革的速度很可能是以往所有技术变革都无法相比的,使得世界变得不可复识。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7
阿姆斯特朗(E)十几岁时在科普读物里看到了有关马可尼和他的实验的故事。不到20岁,他便制成了他自己的无线电发射器并用它发射信号。他去哥伦比亚大学,在浦品嘲的指导下进行研究。阿姆斯特朗发明了一种电路,用它先降低频率然后加以放大。他把这称之为超外差接收器。有了它,使用无线电收音机就更方便了。只要旋转刻度盘即可调谐好,因此,无线电收音机大大地普及了。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9
施里弗于1957年获伊利诺斯大学的物理博士学位,自1962年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物理教授。他和巴丁、库珀一起研究超导现象,提出了目前被世界物理学家所认可的BCSN论,三人遂一起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13
巴丁在1928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193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维格纳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成为维格纳门下的第二个美籍博士。他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数年,然后在1945年进入贝尔B18实验室。他和肖克利及布拉坦共享发明晶体管的荣誉,并一起荣获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51年起他一直是伊利诺斯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并从事超导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93
劳伦斯(C)早年在耶鲁大学求学,后到巴黎,在埃菲尔实验室进行航空实验,设计制造了一台8汽缸200马力发动机。他还设计了升阻比很高的新翼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交战双方所采用。1914年回国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终于为柯蒂斯一莱特公司研制出莱特旋风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汽缸头上的散热片是用空气冷却的,经多次改进,用于美国航空。它的功率大,性能优越,因而能出色地完成许多长距离飞行,如伯德海军少将的北极飞行,林白从纽约飞往巴黎,以及埃尔哈特、伯德和钱伯林等飞越大西洋等。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57
费洛里于1934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同卡罗瑟斯一起工作,为研制尼龙和一种叫做氯丁橡胶的人造橡胶作出了一定贡献。他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迈伦学院(即现今的卡内基-迈伦大学)执教,1961年起在斯坦福大学任化学教授,1975年退休。费洛里致力于分析“宏观分子”即由一再重复的同种组合构成的高分子,并研究控制实现不同重复方式的方法,以使人们有可能按需要“设计”和制出具有特定性质的塑料和其他合成物质。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97
利比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193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成为该校教师。1945年,到芝加哥大学原子能研究所,对碳同位素的研究工作产生了一个想法。当一个生物体死后,碳就不再会结合到它的组织中,而已经在该生物体中存在的碳将开始不可恢复地遭到破坏,而且其破坏的速率是已知的。把木乃伊和羊皮纸中的木材和织物的陈年碎片中留存的碳的量与活的(或新近死的)同类物件的样品中的碳的量做比较,即可确定那些陈年物品的年代。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4
肖克利是采矿工程师的儿子,1932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并于1936年在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肖克利与它的合作者巴丁和布拉坦发现掺有某种极微量杂质的锗晶体远比上一代人早已使用的整流器要好,而且在某些方面比电子管整流器还要好。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59-59
富兰克林(B)出生于北美波士顿。1731年在费城建立北美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51年协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兰克林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物理学(包括热传导测量、蒸发过程中液体冷却现象、声音在水和空气中的传播)和电学。1747-1753年间对电学进行研究,并解释了莱顿瓶的原理,首次用+(正)、-(负)符号表示充电状态。1752年6月进行著名的风筝试验,证明闪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他发明了避雷针。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7-137
萨根1960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他主要的兴趣是行星的表面和大气。他创立了金星大气的温室模型,解释这颗行星上令人费解的高温。他也为火星表面的高度差和木星大气中的有机分子找到了证据。他是那些好读科学幻想小说的科学家之一。他试图从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物质体系制造出化合物,经过氨基酸再到核酸的基本构件。1963年他成功地探测到三磷酸腺苷(ATP)的形成,那是生命组织的主要能库。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63-63
盖尔曼是奥地利移民的儿子,15岁进入大学,后获博士学位。1952年入芝加哥大学,在费米指导下工作。不到27岁成为正教授。他投身于亚原子世界。在发现中子之后,出现了是什么力量把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的问题。汤川秀澍用介子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被发现的介子又太多了。鲍威尔P22的π介子可以解释汤川秀树的预言,那么安德森M·的μ介子仍然是个谜。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30-30
卡尔文是俄国移民的儿子,毕业于密执安矿业学院,1935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37年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从此留在该校。他对确定光合作用过程的化学细节发生了兴趣。借助于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取二氧化碳,把它与水化合,从而形成淀粉,并将分子氧放入空气。由于光合反应进行得非常迅速,因此几乎不可能确定光合作用过程的化学细节。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5-115
1919年,纽曼离开了匈牙利。1926年他在汉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30年,到了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数学物理。他1944年证明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和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他更重要的贡献是开辟了数学的一个新分支——“对策论”。在1928年,他在这方面已有所论述,但他完整的著作《对策论与经济行为》一直到1944年才出版。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3
阿尔瓦雷茨是一位名医的儿子。他在芝加哥大学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并在1937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来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二战期间,他从事雷达和原子弹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将探测基本粒子的气泡室做得很大,最大的直径为1.8m,用它测定和研究了寿命极短的“共振粒子”。这些粒子为数很多,为了解释它们的存在,导致了盖尔曼和尼曼的理论。他因发展了气泡技术和发现了许多共振态而荣获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36
库珀于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8年起受聘在布朗大学工作。巴丁同他和施里弗一起提出了一种超导理论(BCS理论,以他们3人姓氏的第一字母命名),它已为人们所接受。在这种理论中,电子会成对地运动。这种成对的电子被称为“库珀电子对”,以作为对他的褒奖。他们三人共同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9
威尔逊(R)于1957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赖斯大学,进而于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生涯是在贝尔实验室度过的。他因与彭齐亚斯合作探测无线电波背景而声名卓著,这种无线电波背景乃是很久以前那次大爆炸的遥远回声。此后,他又探测到星际尘埃云中的一氧化碳和其他分子,从而对了解星际尘埃云的化学组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5
沃森儿时是一个神童。在无线电方面显得极有才能,15岁时就进芝加哥大学学习。1950年,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打算研究鸟学,但马勒来到学校后,就使他的注意力转向生物化学和遗传学问题。1951年他去剑桥大学研究他认为更基本的问题。同克里克嘶一起研究DNA的结构,沃森有一个绝妙的主意——设计一个模型,其内部为碱基,外面为主链,这样就可能形成双螺旋链。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44
德福雷斯特毕业子耶鲁大学。1899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上学时,开始对马可尼开创的无线电这一领域感到兴趣。博士论文是一篇涉及无线电波的文章。他的最伟大发明要算三极管了。1906年德福雷斯特在二极整流电子管中又加进一个电极(栅极),从而使该元件成为了三极管。栅极上一个很弱的变化的电压,就会在灯丝-屏极上形成一个变化相同但要强得多的电子流。德福雷斯特的三极管成了放大元件,也可以用于整流,使收音机和多种多样的电气设备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36
康普顿1913年毕业于伍斯特学院(他父亲是院长)。191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19年他又到剑桥大学,在卢瑟福卧。的指导下深造一年。次年,他回到美国,任华盛顿大学的物理系主任,1923年转入芝加哥大学。康普顿将巴克拉的工作发展了一步。巴克拉的实验涉及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但他只能用非常粗糙的吸收性测量来确定散射X射线的性质。康普顿则利用了布拉格父子发明的技术,能准确地测量散射X射线的波长。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78
豪斯费尔德是计算机断层成像(CT)机器的设计者。用X射线照射人体,再检测透射后的强度,经计算机用卷积反投影法或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数据,然后重组人体断层图像。CT对人体内病灶的显示比X光照片清楚得多,因而能看出X光检查不到的病灶,如脑内出血。CT于1972年首次临床试验成功,因此豪斯费尔德与CT理论的奠基者科马克共享197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邮票H27右下缩微印刷的文字是“CT扫描和NMRI(核磁共振成像)使医学诊断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