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腺嘌呤及其β-环糊精包结物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紫外光谱的摩尔比法确定了腺嘌呤与β-环糊精(β-CD)包结物的包结比为1:1,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腺嘌呤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条件下的光谱变化及与β-CD包结物的光谱变化,分别求得了它们与β-CD包结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3.
用JASCO J-20C自动记录旋光仪测定了β-cyclodextrindien,β-cyclodextrindien-Cu^2+配合物,β-cyclodextrindien-苯甲酸配合物及β-cyclodextrindien-Cu^2+-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园二色谱,并利用Cu^2+配合物及苯甲酸的轨道能级顺序对谱带进行了归属。并根据Cu^2+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及KAJART扇形规则确定了配合物的结 相似文献
4.
β—环糊精包结几种萘衍生物的圆二色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β-环糊精分别包结α-萘胺,β-萘胺,α-萘乙酸的圆二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并利用KAJTAR扇形规则,根据所是的Cotton效应符号和各向异性因子确定了客体分子在环糊精空腔中的了同时关联了圆二色谱客体分子大环糊精中的取向和量子计算的矢量矩方向之间的关系,并对量子计算了矢量矩方向的结果给予了定性检验。 相似文献
5.
β-环糊精包结几种萘衍生物的圆二色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β-环糊精分别包结α-萘胺、β-萘胺、α-萘乙酸的圆二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并利用KAJTAR扇形规则,根据所测得的Cotton效应符号和各向异性因子确定了客体分子在环糊精空腔中的取向。同时关联了圆二色谱客体分子在环糊精中的取向和量子计算的矢量矩方向之间的关系,并对量子计算的矢量矩方向的结果给予了定性检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盐酸普鲁卡因的紫外光谱,确定了盐酸普鲁卡因两种型体(分子型体和离子型体)存在时的pH值,并研究了这两种型体加入β-环糊精、HP-β-环糊精和Methyl-β-环糊精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氟哌酸β-环糊精包结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氟哌酸是一种广谱、安全、有效,可供口服的抗感染药.我们通过荧光光谱、1H NMR、13C NMR等技术对氟哌酸与β-环糊精(β-CD)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证明氟哌酸和β-CD形成了包结配合物.包结配合物的生成常数由1D NMR和荧光光谱测量而确定,并由改进的Be-nesi-Hildebrand方法进行了计算,根据这些数据提出了包结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8.
环糊精内腔大小影响α—溴代萘光谱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到在环糊精水溶液中,环糊精的空腔大小对α-溴代萘的光谱行为有显著影响。根据实验指出这一结果来源于其与客体分子的包络方式不同,并提出了β-CD与α-BrNp间2:2重叠包络物的生成这一新的包络机理。 相似文献
9.
以Eu3+,Tb3+为中心离子,2-(4-氯代苯甲酰基)苯甲酸(HCBBA)为第一配体,邻菲咯啉(Phen)、三苯基氧膦(TPPO)、二苯亚砜(DPSO)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多种铕铽的二元和三元配合物,并测试其荧光效能,以研究配体的加入对中心离子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配合物均发出Eu(Ⅲ)和Tb(Ⅲ)的特征荧光,但相对强度明显不同。在铕与2-(4-氯代苯甲酰基)苯甲酸根(CBBA)形成的配合物体系中,Phen和DPSO显示了较强的敏化作用,且Phen敏化效果更强,而TPPO则对配合物荧光有猝灭作用。在Tb-CBBA体系中,DPSO表现出很强的敏化作用, Phen和TPPO却对配合物荧光起猝灭作用,且TPPO猝灭效果更强。经红外推测,羧酸根均以双齿桥式与Eu3+和Tb3+配位;在3 200~3 600 cm-1出现水的弱的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配合物中含有结晶水。 相似文献
10.
11.
12.
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包结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溶液法和研磨法分别制备了番茄红素与环糊精的水溶性包结物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 ,包结物水溶液的光谱特征不同于 β 环糊精水溶液及番茄红素在四氢呋喃 水混和溶剂中的光谱特征。产物的水溶性以及光谱特征的变化证实了包结物的形成。包结物水溶液的特征吸收谱带 (λmax)出现大的变化 ,可能是面 面聚集的番茄红素分子被环糊精包结后 ,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纳米尺度的超分子聚集体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到在环糊精水溶液中,环糊精(CDs)的空腔大小对α-溴代萘(α-BrNp)的光谱行为有显著影响。根据实验指出这一结果来源于其与客体分子的包络方式不同,并提出了β-CD与α-BrNp间2:2重叠包络物的生成这一新的包络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4-氟苯甲酸(4-FBA)、4-氯苯甲酸(4-ClBA)为配体制备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稀土配合物Tb(4-FBA)3·2H2O和Tb(4-ClBA)3·2H2O,与前期工作中合成的Tb(4-BrBA)3的紫外及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比较。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明,相同浓度下,3种配合物的紫外吸收能力以Tb(4-FBA)3·2H2O、Tb(4-ClBA)3·2H2O、Tb(4-BrBA)3顺序依次增大。液体荧光光谱表明,Tb(4-ClBA)3·2H2O的荧光发射强度最强。从配体的能级、配合物的紫外吸收能力及能量传递过程中的热振动损耗等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热重分析表明,Tb(4-FBA)3·2H2O和Tb(4-ClBA)3·2H2O在450℃出现快速分解。将2种配合物放置于马弗炉中350℃加热1 h后,发现Tb(4-FBA)3·2H2O的荧光发射强度降低了24%,Tb(4-ClBA)3·2H2O荧光发射强度仅降低了13%左右,表明2种配合物高温条件下分子结构保持稳定,加热后2种配合物的红外光谱也表明2种配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未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15.
环糊精—表面活性剂包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表面张力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包结作用,研究了不同温度下β-CD对SDBS表面活性的影响以及脂肪醇加入β-CD包结SDBS表面活性的影响,求得了不同温度下β-CD包结SDBS的平衡常数K,并用^1HNMR波谱探讨了包结物β-CD/SDBS的分子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通过一维1H NMR,13C NMR和二维ROESYNMR技术对盐酸普鲁卡因与β-环糊精(β-CD)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普鲁卡因和β-CD形成了1:1的包结配合物,并根据这些数据提出了包结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铕与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水杨酸、邻氨基苯甲酸、磺基水杨酸)的二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式.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表现为配体的吸收.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红外光谱不同于自由配体的红外光谱,证明了稀土与有机物形成了配合物.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其中铕与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及间苯二甲酸形成的配合物表现出铕的特征荧光.其中以苯甲酸铕的发射峰最强,最强发射峰位于λ=618nm处,显示铕的红光特征;而铕与磺基水杨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的配合物却主要表现出配体的宽带发射,其中邻氨基苯甲酸铕分别在λ=399,452,547nm处有三个弱的发射峰,磺基水杨酸铕也只在λ=407nm处有一宽发射峰,未显示出铕的红光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