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脉冲多普勒雷达解距离模糊的新算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中重复频率(MPRE)脉冲多普勒雷达距离模糊问题。方法 首先确定基准PRF,然后存储其余各PRF相对于基准PRF在各个距离单元上的余数差值,制成查找表;通过对实际目标距离(具有模糊性)处理,在查找表中搜索,得到相应的真实距离值。  相似文献   

2.
寻求一种快速解相位模糊算法,是实现多基线干涉仪高精度快速测向的关键问题.为此,从理论证明、特例分析、仿真验证等角度,分析了基于1维主搜索、(M-1)维从搜索快速解相位模糊算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了这种算法的可行性.这种算法还可以应用在采用参次频差比相测距中的相位解模糊问题,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韩月涛  吴嗣亮  王堃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31(9):1090-1094,1099
针对通道相位噪声较大条件下干涉仪测角算法存在解模糊出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矢量平均的逐次递推解模糊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多次测量的各级相位差测量值进行矢量平均,利用矢量平均后的相位差估计值进行逐次递推解模糊测角运算.通过矢量平均降低通道间相位噪声的影响,提高解模糊过程中各级相位差的估计精度,从而达到即使在通道相位噪声较高的条件下也能够正确解模糊.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基地雷达的距离速度(RV)模糊函数形状和分辨能力随目标位置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V模糊函数的双基地相位编码信号设计方法。分析了双基地雷达的几何结构和模糊函数,推导了双基地相位编码雷达信号的RV模糊函数、距离分辨力和速度分辨力,在根据目标位置确定相位编码的码元宽度和个数的基础上,通过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实现了相位编码的优化,优化后的信号在保持所需距离速度分辨力的同时使相关输出的积分旁瓣电平最小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双基地雷达信号的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单基站雷达近距离或远距离回波信号接收不全造成的距离遮挡问题,设计了一种抗距离遮挡的新型相位编码信号——截短低旁瓣相位编码信号(TLS序列)。首先,建立最小化更新序列自相关旁瓣峰值或能量的非线性码元映射关系;然后,随机产生一个短的初始相位编码序列;最后,在此基础上按照所建立的映射关系映射得到具有指定码元数的TLS序列,并估计出所得序列集的互相关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m序列等传统序列相比,等码元数截取后,TLS序列在进行脉冲压缩处理后的平均自相关旁瓣峰值约低5dB,且所得序列集具有较低的互相关峰值,可用作正交波形。  相似文献   

6.
基于目标的径向速度不随雷达工作频率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PD体制频率捷变雷达的滑窗查表搜索解模糊方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存在较大视在距离和视在速度测量误差的条件下保证较高的解模糊正确率和较低的解模糊虚警率,且能适应波束内同时含有多个目标的情况,其运算量相对固定,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包裹相位图解缠相位时存在相位跳变和解缠耗时的问题, 提出一种改进的相位解缠算法. 首先通过四步相移法得到包裹相位图, 由包裹相位图生成质量图; 其次将质量图划分为高质量区和低质量区, 高质量区使用简单路径算法解缠, 低质量区通过相邻两像素点的质量值构造水平和竖直权值边; 最后按构造边权值从小到大进行相位解缠, 解缠过程以两像素点所构成的边为单位, 采用不连续解缠路径, 逐次解缠所有像素点.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 解缠速度较快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包裹相位图解缠相位时存在相位跳变和解缠耗时的问题, 提出一种改进的相位解缠算法. 首先通过四步相移法得到包裹相位图, 由包裹相位图生成质量图; 其次将质量图划分为高质量区和低质量区, 高质量区使用简单路径算法解缠, 低质量区通过相邻两像素点的质量值构造水平和竖直权值边; 最后按构造边权值从小到大进行相位解缠, 解缠过程以两像素点所构成的边为单位, 采用不连续解缠路径, 逐次解缠所有像素点.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 解缠速度较快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张杰  李凯 《应用科技》2007,34(5):28-30
由于受到天线间互耦的影响,传统的利用短基线来解相位干涉仪模糊的方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由于数字处理的灵活性,可获得超出普通天线的性能,也为解模糊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详细介绍数字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DBF技术用于解相位模糊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脉内相位编码脉间频率步进(phase coded stepped frequency,PCSF)雷达信号,这是对一般脉冲线性频率步进(stepped frequency,SF)信号的改进.它将SF信号的矩形子脉冲替换为相位编码子脉冲串,通过脉内相位和脉间频率两次调制,获得了更大的频率步进量.PCSF雷达信号在系统有效工作带宽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脉冲串数目,提高目标数据率及降低多普勒敏感度,并且经过两级压缩处理还可以获得两级分辨率.由分析PCSF信号的性能和处理方法,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给出了游标测距在现代雷达中的一种应用方法。通过对游标测距原理的分析,得到了实现游标测距所需的雷达测量数据,即距离数据、基带I/Q数据和多普勒频率数据。最后通过理论分析证明,当这些数据的测量误差满足一定条件时,即可实现游标测距。  相似文献   

12.
交错脉冲序列法测速公式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用于脉冲多普勒气象雷达的交错脉冲序列法的测速公式在使用上的限制条件作了理论推导,为进一步提高最大不模糊测速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余差查表法解多目标距离模糊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多重脉冲重复频率体制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利用余差查表法解多目标距离模糊的问题.对于一个四重脉冲重复频率的雷达系统,利用真实目标在任何两个脉冲重复频率上检测得到的视在距离,经过余差查表法匹配解得的目标距离是相同的这一特性,可以对多目标进行解距离模糊.提出的基于余差查表法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对多目标环境进行求解.尤其是在目标个数较少、系统设计脉冲重复频率选择合适的情况下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级联整周模糊度解算(CIR)法在载波相位和伪距观测噪声很大的场合,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很低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IR法,该算法以CIR法为基础,利用排序和连续(逆)乔里斯基降相关法对每步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模糊度浮点解和协方差矩阵进行降相关,最后采用改进的最近点搜索(MAEVZ)法固定整周模糊度.仿真实验表明,在伪距观测噪声为2.0 m,载波相位观测噪声为0.03周的短基线环境下,CIR法单历元整周模糊度解算成功率已经低于5%,无法正确固定整周模糊度,而改进的CIR法单历元整周模糊度解算成功率仍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 LFM)信号是研究最早、应用也最广泛的一种脉冲压缩信号,当LFM回波信号有较大的多普勒频移时,匹配滤波器仍能起到良好的脉冲压缩作用,这使得多普勒频率偏置技术得以应用。由于需要对发射信号进行多次周期扫频来获得目标的速度信息,本文根据模糊函数定义推导了多周期多普勒频率偏置线性调频(Doppler frequency shifted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DFS-LFM)信号的模糊函数以及不同DFS-LFM信号的互模糊函数,并对DFS-LFM信号参数与雷达距离和多普勒分辨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周期LFM信号进行多普勒频率偏置后,分辨性能不受影响;对于多个不同多普勒频率偏置的LFM信号,距离和速度分辨能力不受影响但其最大不模糊多普勒谱宽发生改变且与频率偏置间隔有关。当多普勒频率偏置间隔大于目标最大多普勒频移时,既不会影响目标的多普勒速度分辨性能,又能充分利用多普勒频谱,降低了系统对工作频率及带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高距离分辨率脉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频率进步雷达高距离分辨技术的荐,为解决压缩经的限制提出了在子冲引入线性调频体制的新型雷达波形。  相似文献   

17.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速度模糊消除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动目标的速度模糊问题,提出了多普勒频率串(DFS)算法.该算法可直接从模糊速度估计中恢复目标的真实速度,并结合基于目标均方误差的配对算法,实现了多个运动目标.仿真结果表明,DFS算法较中国余数理论对速度估计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表明了DFS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频率不同,波长也不同,两种载波的相位差随着传播路径的不同而变化.根据两种载波相位观测值,可求整周模糊度.此模糊度解也具有多值性.通过CIA码伪距观测值提供约束,缩小模糊度解的空间.最后,采用最小二乘平差和RATIO检验获得整周模糊度的惟一解.  相似文献   

19.
利用频率步进脉冲技术提取一种坦克简化模型的距离回波形。然后针对该模型就识别特征的提取,模式识别库的建立和几种背景条件下的识别概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获得了几种简单目标模型的高距离回波形,说明了高距离分辨技术在目标识别领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