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段卓平 《爆炸与冲击》2005,25(6):547-552
以舰船典型筋板结构为目标,设计了带加强筋的结构靶,并用模拟实验弹体,对单层带加强筋的结构靶进行了斜侵彻实验,通过天幕靶和高速运动分析系统的测量,得到了两种倾斜着靶条件下不同着靶位置的靶前、靶后弹道参数;通过对靶板破坏结果的分析,得到实验弹靶条件下加强筋结构靶的破坏模式。在现有弹丸侵彻均质靶板理论的基础上和一定假设条件下,得到弹丸对加筋结构靶侵彻的终点弹道理论计算模型,弹丸过靶后剩余速度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半穿甲弹设计及穿甲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半穿甲弹的穿甲能力,设计了一种贫铀半穿甲实验弹。对实验弹的飞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实验弹稳定储备量基本吻合,且能够满足实验弹的飞行稳定性要求。采用100mm滑膛炮,开展了贫铀半穿甲弹侵彻装甲靶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弹飞行稳定,与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一致;实验弹在25°倾角下贯穿三层20mm厚GY4装甲钢,且回收到的弹体基本完好。通过对实验后的实验弹和靶板进行分析,认为贫铀半穿甲弹的穿甲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王马法  周智炫  黄洁  罗庆  龙耀  焦德志  柳森 《爆炸与冲击》2021,41(5):053302-1-053302-9
为获得10 km/s超高速撞击成坑特性,采用内爆发射器开展了长径比l/dp为1/2、直径dp为0.8 cm的镁合金弹丸撞击厚5 cm铝靶的超高速撞击实验,获得了铝靶的撞击成坑尺寸和形貌特性,结合文献数据,分析了成坑形貌与8 km/s以下速度撞击坑的差异和弹丸长径比、速度、动能对成坑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的撞击坑不仅包含中心成坑区,还包含了破坏区,成坑区近似半球形弹坑,破坏区为自由表面剥落形成的浅坑;坑深Pc/dp为1.5~2.0,坑径dc/dp为3~3.5,坑形系数Pc/dc为0.50,成坑效率E/Vc均值为3.74 kJ/cm3;对于l/dp≤1的弹丸,采用等效直径对坑深进行归一化,归一化后坑深与长径比无关,与速度的2/3次幂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5.
李明  钟豪 《力学与实践》2017,39(4):400-403
半结构法是计算对称结构的一种简化分析方法,通常应用于轴对称结构.本文将探讨半结构法在中心对称结构计算中的应用问题,包括中心对称、反对称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对称性及其证明、等代结构形式及其应用等.算例表明,中心对称结构半结构法能够最大程度简化结构、提高结构计算效率,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的一题多解方法可丰富结构力学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拓展其创新思维及分析解决复杂力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长杆弹对钛合金靶的冲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  李永池 《爆炸与冲击》1994,14(3):217-224
对长杆钢弹撞击钛合金靶的绝热剪切冲塞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了初始弹速、弹长和靶厚对于绝热剪切冲塞、靶板塑性弯曲动态响应、弹头局部塑性变形和穿靶后弹体(塞子)剩余速度等的影响。将实验结果与基干热粘塑性双参量失稳理论的绝热剪切冲塞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预示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令人满意地符合,表明在绝热剪切冲塞过程研究中考虑应变率和应变相关的绝热剪切破坏准则以及弹靶耦合效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钨杆弹斜侵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大红  吴强 《爆炸与冲击》1996,16(2):158-165
利用二级轻气炮将直径4mm、长40mm的圆往形钨杆加速到1.5~2.1km/s的高速度,以入射角=0~85侵彻半无限钢靶。通过光电测试和回收样品的观察分析得到了钨杆击靶速度、入射角度对侵彻深度、坑体形状以及弹靶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确认了斜侵彻时坑深的垂直分量与正入射时侵深之间的余弦变化关系。对所得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弹体侵彻带加强筋结构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舰船结构为目标,设计了带加强筋的结构靶,并用模拟装药弹体对单层或多层模拟结构靶进行了侵彻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弹体侵彻结构靶板的剩余速度公式。分析了加强筋对靶板破坏模式和弹道参数的影响,对靶板吸收能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塑性较差的靶板,加强筋的刚度作用是影响靶板能量吸收和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对加筋防护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轴对称壳体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调研与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某轴对称壳体结构开展损伤识别的动力识别方法研究.作者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评估了常用的动力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出对研究对象损伤识别敏感量并实验验证指标识别有效性.进而在标识量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原有指标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敏感指标,并与原有指标通过数值模拟对比验证其识别效果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蠕变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用ANSYS作为计算平台,建立了壳体结构的蠕变变形计算模型.对由耐火材料是镁碳砖炉衬和炉壳组成的复合结构转炉,由于高导热率的镁碳砖广泛使用,引起转炉炉壳的温度升高,导致转炉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炉壳蠕变变形,致使炉壳使用寿命缩短.研究转炉炉壳蠕变变形的状态及分布规律,可为控制炉壳蠕变变形、延长炉壳使用寿命提供依据.运用所述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复合结构的转炉炉壳的蠕变变形行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现场测量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聚能破甲弹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能量利用的观点提出一种新型聚能破甲弹装药结构,对其破甲性能进行研究;在进行射流与弹丸的成型过程和破甲机理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静破甲实验对该破甲弹装药结构的关键参数和大、小锥角聚能罩材料之间匹配关系对破甲效果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炸高条件下,该新型聚能装药结构比EFP装药结构,在保持相当穿孔孔径、同等装药和壳体约束条件下,可以提高穿深达50%左右;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聚能效应内涵.  相似文献   

12.
孟凡钊  周芮旭  李忠朋  连欢 《力学学报》2022,54(6):1533-1547
高保真度空天发动机数值模拟通常基于快速化学反应火焰面假设,即超声速燃烧反应的特征尺度小于湍流Kolmgorov尺度,该模型方法对于氢气燃料仿真计算结果较好,但对于乙烯等碳氢燃料仍需进一步研究.受限于极端环境特种非接触测量技术,目前尚未见超声速燃烧火焰分区判别的实验研究,导致目前超声速燃烧火焰面模型适用性以及分区燃烧物理模型认识不清,进而也制约了数值发动机技术发展.本工作基于自主研发的MHz发动机内窥光纤传感器,针对单边扩张双模态冲压发动机超声速燃烧火焰分区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化学自发光信号的最小香农熵定义超声速燃烧的特征时间τsc,根据理论方法和来流工况估算了超声速燃烧的流动特征时间,结合分区燃烧理论分析了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内碳氢燃料燃烧的分区情况.通过燃烧分区情况以及与泰勒尺度的比较结果,验证了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典型飞行条件下燃烧室内超声速燃烧处于旋涡小火焰区域(Re?50 000; Da∈1.80~2.60, B区),多尺度湍流涡结构发挥重要作用,并随着相对于泰勒尺度的不同大小,分别对应了不同尺度的涡结构主导该过程.同时给出了当量比、通量比以及来流马赫数对燃烧特征时间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吴世法 《爆炸与冲击》1988,8(2):146-151
本文提出的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可用于测量爆炸金属碎片的质量和碎片质心的空间位置。它采用的原始图象由闪光X光照相获得。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这项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中心起爆有限装药尺寸破片战斗部产生的近区空气爆炸波超压的近似方法。战斗部壳体碎片除受爆轰产物的推力及空气反压外,还考虑了碎片形状等因素引起的形阻修正。适当选取形阻修正系数及修正项引入时刻,计算数据与数十公斤装药战斗部近区实验结果十分接近。本文结果表明,爆破战斗部近区空气爆炸波的计算不能采用强爆炸波理论,应当考虑飞片驱动冲击波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结构流—固冲击屈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回顾和综述结构在流-固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屈曲问题的研究工作,重点分析、评述流-固冲击屈曲的特征、实验资料及已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实验模态分析技术用于桥梁状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在桥梁动态特性分析和工作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主要对自然激励下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模型,测点布置方案的优化准则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冲击弹体作用下梁的反直观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简支梁在弹体冲击下梁的反直观行为.研究了在跨中受弹体冲击引发反直观行为时,梁的位移时程曲线、最终变形模式、能量关系及引发反直观行为对应的弹体速度范围等特性.并探讨了弹体偏离梁的中点冲击时,对梁的反直观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不论弹体冲击梁的中点或偏离梁的中点冲击时,梁都会发生反直观行为,并具有许多共同的动力响应特点.  相似文献   

18.
舰用复合装甲结构的斜破甲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锡  黄祥兵 《爆炸与冲击》1994,14(3):275-282
大型舰船的重要部位,为抵御聚能破甲反舰导弹的攻击,其防护采用立体大间隙复合装甲,且复合装甲设置在内舱以避开聚能破甲弹连续时流的攻击,抵御断裂射流的破甲。对舰用立体大间隙装甲结构在聚能破甲弹攻击下的大斜角破甲机理和Al_1O_3-钢复合装甲抵御断裂射流斜侵彻破甲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有意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动态光弹性探讨了地表爆炸产生的应力波与地下结构物相互作用的机理,根据等差条纹分布分析了P波、S波、von Schmidt波及R波与结构物基础的相互作用过程。研究表明R波是对地下结构物危害最大的波。可以采取防护措施来反射和消耗R波的能量。  相似文献   

20.
The counter-intuitive behaviors of pin-ended beams under the projectile impact are investigated with ANSYS/LS-DYNA in this paper. It studies in detail their displacement-time history curves, final deformed shapes, energy relationships and projectile impact velocity ranges related to their counter-intuitive behaviors. The influences of the impact positions on their counterintuitive behaviors a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 matter where the impact position on the beam is, the counter-intuitive behaviors of pinned beams will occur as long as the impacting velocity lies within a proper range. Corresponding to the occurring of the counter-intuitive behaviors, the rebounding number in the displacement history curves of the beams decreases from a few times to zero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impact velocity. The final deformation modes of the beam corresponding to the counter-intuitive behaviors will appear in symmetrical and unsym-metrical forms no matter where the impact position is; the impact velocity of the first-occurring of the counter-intuitive behaviors of the beam increases slowly with the deviation of the impact position away from the mid-sp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