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什么要证明不等式k~(1/2)+1/(k+1)~(1/2)>(k+1)~(1/2)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高中数学第三册P.147.3(4)题:求证1/1~(1/2)+1/2~(1/2)+…+1/n~(1/2)>n~(1/2)(n>1)。我们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 (1)当n=2时不等式左边=1/1~(1/2)+1/2~(1/2)=(2+2~(1/2))/2右边=2~(1/2)=(2~(1/2)+2~(1/2))/2,显然不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1)时不等式成立,  相似文献   

2.
<正>定理若p为正整数,k为半偶数,则(p2+k)(1/2)是无理数.先给出半偶数的概念: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的偶数称为半偶数.如2,6,10,14等.注意,定理中的半偶数的条件是必要的,否则定理不真.如(22+k)(1/2)是无理数.先给出半偶数的概念: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的偶数称为半偶数.如2,6,10,14等.注意,定理中的半偶数的条件是必要的,否则定理不真.如(22+12)(1/2)=16不是无理数,原因为12不是半偶数.下面用穷举反证法分两部分证明定理.  相似文献   

3.
一般数学资料上在谈到实数分类时,都讲到无理数,但往往所举之例多是证明2~(1/2)为无理数,以及用几何方法在数轴上作表示2~(1/2)的点。其证明都是采用反证法,首先假设它是有理数,按反设—推演—矛盾—结论的步骤证明,那么形如3~(1/2)、5~(1/2)、7~(1/2)、……等等无理数是否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证明呢?我请教了数学老师,他们都隐约给我提了些线索让我思考,并指点了  相似文献   

4.
<正>定理若p为半偶数,k为奇数,则槡p(1/2)+(p+k)(1/2)+(p+k)(1/2)是无理数.先给出半偶数的概念: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的偶数称为半偶数.如2,6,10,14等.注意,定理中的半偶数的条件是必要的,否则定理不真.如4(1/2)是无理数.先给出半偶数的概念: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的偶数称为半偶数.如2,6,10,14等.注意,定理中的半偶数的条件是必要的,否则定理不真.如4(1/2)(4+5)(1/2)(4+5)(1/2)不是无理数,原因为4不是半偶数.下面证明定理.  相似文献   

5.
(a+b)/2≥ab~(1/2)2/(1/a+1/b)(a>0,b>0)是平均数不等式——“算术平均最大,几何平均次之,调合平均最小”的最简单的情形。它有许多证法,在此介绍一个几何证法作圆,其圆心为A,从圆外一点O引切交OG,切点为G,OA的连线交圆于B、C两点,引GH⊥OB,垂足为H(如图) 令 OC=a,OB=b,则 OA=OC+BC/2=OC+(OB-OC)/2 =(OC+OB)/2=(A+B)/2; ∵ OG~2=OC·OB(切割线定理) ∴ OG=(OC·OB)~(1/2)=ab(1/2); 又 OG~2=OH·OA(射影定理) ∴OH=OG~2/OA=ab/((a+b)/2)=2/(1/a+1/b) 显然,在Rt△OGA中,OA>OG,即(a+b)/2>ab~(1/2);在Rt△OHG中,OG>OH,即ab~(1/2)  相似文献   

6.
探求方程(2+(2+(2+x)~(1/2))~(1/2))~(1/2)=2殊解法时,联想到方程(a±(a±…±(a±x)~(1/2))~(1/2))~(1/2)=x与力程x=(a±x)~(1/2)是否等价的问题。如果结论成立,则x=1/2((4a+1)~(1/2))±1)就是方程 (a±(a±…±(a±x)~(1/2))~(1/2))~(1/2)=x的根,这样不仅可使这种形式的方程有了较为简捷的求解公式,而且也为形如(a±(a±…±(a±x)~(1/2))~(1/2))~(1/2)=b的方程提供了一种极为简便的解法。事实上,若a>0,x>0,则  相似文献   

7.
文 [1 ]利用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分四种情况证明了 :在△ ABC中 ,若 a,b,c为其边长 ,则有ab+ c+ bc+ a+ ca + b   <1 + 2 33 . ( 1 )之后 ,文 [2 ]给出了不等式 ( 1 )的一个初等“证明”,但文 [3]指出 [2 ]的证明是错误的 .本文将给出不等式 ( 1 )的一个初等证明 .引理 1 若正数 x,y满足0 相似文献   

8.
本刊文 [1 ]中用导数方法证明了 :在△ ABC中 ,有   ∑ ab c<1 2 33 . (1 )本文给出一个初等的证明 .证明 由对称性 ,不妨设 a≥ b≥ c=1 ,易知 a b≥ 2 ,a 相似文献   

9.
压求9解令{十丫百万不十2的最小值但c“s了‘“‘”‘令,“’V ous一n。居 则杯,一了而cos。+痴s*。。+: 一三2丫下石sin(6+含)+2 当“一。,即二二一2时,,得最小值2+石石. 以上解法,不仅正确,而且很妙。妙在何处?自‘然妙在三角替换上。但问:这种替换怎么想到的?于是追到了这种替换的条件。 对变数“,v作替换1叮竺厂呢V一SlnU护+挤二+铲二又(常数),对应的替换是刀口也怎f件若 条的{“二户cos、V一八Sln用令代。,专代二(。,b为常数),可得u产=又acos厅:厂二诬阮in夕(11)v’=,丫,+夕·!有+ 是"u 于声羚;“05口十 b声阵下“,n 二“了丫+夕sin…  相似文献   

10.
初等代数在讨论根式的恒等变形时,要限制在算术根的范围内,限定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 1.(乘积的算术根,等于乘积中各个因式的同次算术根的乘积);  相似文献   

11.
12.
一、用来解方程例1(1999年河北省竞赛题)方程1/(x(x-1)) 1/(x(x 1)) … 1/((x 1997)(x 1998)) =(1999)/(2000)的根为().(A)1999 (B)-2 (C)-1999或2 (D)1999或-2解根据公式原方程化为1/(x-1)-1/x 1/x-1/(x 1) … 1/(1/(x 1997))-1/(x 1998)=(1999)/(2000),1/(x-1)-1/(x 1998)=(1999)/(2000),(x 1998)-(x-1)=(1999)/(2000)(x-1)(x 1998),1999=(1999)/(2000)(x-1)(x 1998),  相似文献   

13.
J_(*,k)~(2~k+2~(k-1))的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构造上协边环MO*的一组生成元决定了J*,k2k+2k-1.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在△ABC中,有不等式 tgA/2+tgB/2+tgc/2≥3~(1/2) (1) 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时取等号。本文介绍不等式(1)的一种新证法。证明∵tgC/2=(1-tgA/2tgB/2)/tgA/2+tgB/2)  相似文献   

15.
构造性方法也是中学数学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但往往因为需要一定的创造力才能构造出恰当的符合要求的模式而使学生望而生畏.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结合问题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巩固了以前学过的内容.下面以基本不等式a+b  相似文献   

16.
一些同学对无理数的证明很感兴趣,并从不少的资料中也看到了2~(1/2)是无理数的详尽证明。然而又如何去证明3~(1/3)是无理数呢? 证明假设3~(1/3)是有理数,则存在互质数p、q使得3~(1/3)=q/p。两边平方得3=q2/p2,  相似文献   

17.
18.
本刊1983年增刊中曾发表过关于求函数y=(x~2+a)~(1/2)+((c-x)~2+b)~(1/2))的极小值的一篇文章,该文介绍了一种几何方法,的确比判别式法和导数法简捷。但该文的形式较特殊,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得到一般的形式,本文在其基础上作些改进,使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9.
勾股定理在西方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年~约公元前500年),幼年好学,青年时期离家到文明古国巴比仑、印度、埃及求学.他创建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一学派是当时古希腊一个显赫的政治和数学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句名  相似文献   

20.
<正>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陈述都是由一些题设条件(初始状态)和问题的要求(目标状态)两部分组成,它们在语言结构与逻辑上具有一定的形式,并且在知识结构上蕴含着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隐含着如何从初始状态通向目标状态的启示.对于一些几何题,其中的一些"特殊条件"往往是解题的金钥匙.在这些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