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根据Green-Rivlin提出的Frechet级数,提出了一个兼具长时粘流效应及短时粘弹效应的一维非线性本构方程,并对一种沥青混合料采用蠕变试验方式拟合了本构方程的参数向量。拟合结果表明:这一本构方程形式简洁,物理意义清晰,易于拟合,并对不同应力历史下的应变响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变温粘弹性蠕变型本构方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中给出了变温蠕变曲线的概念,给出了由一组恒温蠕变曲线确定沿某一温度历史的变温蠕变曲线的方法,给出了终态温度等效蠕变曲线的概念,最后给出了粘弹性材料在变温下的蠕变型本构方程的一般形式。文中证明了热流变简单材料理论是本文理论的特例,揭示了热流变简单材料理论数学方法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内变量理论的一种广义粘弹性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Biot理论为基础,将弹性应变与非弹性尖变均取作状态为量,引入耗散势,建立了一种率相关非弹性本构关系及演变方程,进而导出一种广义的粘弹性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4.
玻璃态高聚物PMMA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航空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实验测定了不同应变率下单轴压缩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了应力促进热激活塑性变形的活化粘壶理论,提出由标准线性体或Maxwell体与考虑应变硬化效应的活化粘壶作串联耦合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给出了完备的微分和积分形式的本构方程组,用于拟合实测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获得良好吻合的结果。对应变软化效应提出一种新的起因于粘弹变形滞后效应的理论说明,并对屈服后加载应力-应变曲线的走向特征作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
韩式方 《力学学报》1993,25(2):213-217
提出“准衰退记忆”新概念,发展了非牛顿流体扰动本构理论,并研究了粘弹流体拉伸流动的不稳定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血液的本构方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是一种复杂的非牛顿流体,其本构方程的研究在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动力学等领域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成果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并指出研究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率相关本构方程积分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积分率相关本构方程的隐式积分新算法,引入0~1范围内的缩放因子λ对本构方程进行间接求解,可以避免直接求解等效塑性应变或等效塑性应变率时,由于其数值过大或过小而造成的收敛困难或收敛失败,实现对率相关本构方程的快速准确求解.以B-P统一本构方程及双曲正弦本构方程为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算法对于准静态变形条件下的无硬化本构方程也可以得出准确的解.  相似文献   

8.
用Eshelby理论研究复合材料线粘弹性本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Eshelby微力学理论分析,得到短纤维增强材料(SFRC)和基体材料两者的粘弹性本构方程之间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发现体积含量为f的短纤维无序取向SFRC一维力学行为,等效于体积含量为F的短纤维单轴取向SFRC在取向轴上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粘弹理论中的单积分型本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非线性粘弹理论中的单积分本构表达,评述了多种有代表性的单积分型非线性粘弹理论,对几种本构方程加以分析比较,以揭示它们的内涵,明了其非线性表述原理。   相似文献   

10.
黄筑平  王文标 《力学学报》1991,23(2):244-247
在有限变形弹塑性理论中,本构方程通常是以率型形式给出的。因此,应变率的分解将是一个十分基本的问题。在当前,较为流行的是基于中间构形的应变率分解,而这其中最有影响的有 Lee,E.H.等人的工作和 Dafalias 等人的工作。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与微观子结构定向旋率的有关表达式。这就使给出塑性旋率本构方程变得不必要了。显然,本文的结果既不同于 Dafalias 的工作,也不同于 E.H.Lee等人的工作。前者需要通过塑性旋率的本构方程来确定微观子结构定向的旋率,而后者则需要作出附加的隐含假设来避免给出塑性旋率的本构方程。可以相信,本文工作将可能为有限弹塑性变形的本构理论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肌腱的本构方程及力学性能实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肌腱的拉伸实验研究了肌腱的受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段拟合,建立了肌腱本构方程的经验公式,测定了肌腱正常生理范围内的应力、应变、强度极限、最大应变、弹性模量和比能等力学性能,为肌腱的生理病理研究、体育运动和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形状记忆合金的热力学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形状记忆因子,直观地描述了形状记忆合金(SMA)实现其超弹性与形状记忆效应的热力学宏观过程.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并假设SMA为各向同性材料,建立了描述复杂应力状态下SMA热力学行为的三维本构方程.该本构方程具有直观的表述形式且所含材料常数均可以通过宏观实验测定,克服了现存SMA三维本构方程由于表述形式复杂和材料参数不易测定等因素而不便于描述复杂应力状态下SMA热力学行为的局限性.该本构方程还克服了现存SMA三维本构方程不能描述含初始应力和初始应变SMA热力学行为的局限性.数值结果表明,该本构方程能有效地描述复杂应力状态下SMA在实现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为SMA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具有"老化"特性的粘弹性材料,从不可逆热力学角度给出了其本构关系应该满足的条件;以混凝土材料为例,对某些蠕变关系式进行探讨,指出了老化材料蠕变方程应该满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周光明  黄再兴 《力学季刊》2004,25(2):163-167
本文着重探讨了生长变形体连续介质理论中的本构模型。首先列出了描述生长变形体能量平衡的微分方程以及熵不等式;以此为基础,通过将密度演化的历史作为独立的本构变量扩展了理性力学的因果性公理与决定性公理,具体而详细地推导了简单材料的生长弹性本构方程,给出了这些本构方程中的相关本构变量之间的约束不等式,得到了“生长变形体的自由能与其密度成反比”的结论,并从热力学上对这一结果进行了定性的解释。最后,文中对几个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单向KFRP的应变率相关的本构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洋  夏源明 《爆炸与冲击》2000,20(3):193-199
在旋转盘式杆杆型冲击拉伸试验装置上 ,对单向Kevlar 49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KFRP)进行了冲击拉伸试验 ,得到了应变率为 15 0 ,40 0和 15 0 0s-1下的单向KFRP的完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结果表明 ,单向KFRP的力学性能是应变率相关的。通过改进复合丝束模型 ,建立了计及应变率效应的单向KFRP的一维损伤宏观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6.
依据马兰黄土的室内CU试验,运用土力学的相关理论,建议性地提出了马兰黄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通过对不同围压下的试验结果(应变小于15%)与理论模型的拟合发现,二者吻合较好。另外,与以往的模型相比,本文的模型参数a和b只需通过一次常规三轴试验即可全部求得,具有参数少、容易确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郑泉水 《力学进展》1996,26(2):237-282
张量函数的表示理论──本构方程统一不变性研究(续上期)郑泉水(Q-SZheng)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1000844矢量和二阶张量的二维所有种类各向异性张量函数如前所述,理论和应用力学的研究者对平面问题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三维空间各向异性物理行为通...  相似文献   

18.
树脂基复合材料板的粘弹性损伤本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一般树脂基复合材料板具有相当强烈的各向异性和非均匀性,受载后很容易发生基体裂纹群等损伤.同时,即使在常温下,这类材料也显示粘弹性.而且,损伤与粘弹性都是各向异性的.因此,复合材料力学响应的分析比均匀无损的粘弹性材料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实际上,在复合材料的结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设计中,它的时间相关性和存在损伤是两个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为此,特别需要复合材料粘弹性损伤本构关系的知识.最近一个时期,复合材料的粘弹性本构关系已得到一定的研究.作者曾提出适用于复合材料分析的弹脆性损伤模型以及考虑损伤的粘弹性本构关系.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含缺陷粘弹性材料的序参量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缺陷演化期形成的局域温度场的实验成果,用该内部温度场定义缺陷场。然后对统计相关细观缺陷的演化过程结合这些缺陷的生成速率和概率进行分析,认为含缺陷粘弹性材料的动态破坏过程可以用热波传播的程序按通常方法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20.
土的本构方程与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成刚  张雪东  郭璇 《力学进展》2006,36(4):611-618
介绍一种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土力学本构方程的一般性理论框架. 这一方法利用两个势函数即自由能势函数和耗散势函数(或屈服函数)以及固定的过程和框架, 建立土的本构方程. 简要介绍了建立热力学本构方程中所用到的热力学内变量理论, 利用Legendre变换建立了热力学势函数之间以及各耗散函数与屈服函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自由能势函数和耗散势函数(或屈服函数)建立土的本构方程及其具体步骤. 最后讨论了土力学本构方程研究的意义以及它和应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