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造恰当的样本空间是古典概率解题的第一步,选择样本空间的计量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同一个随机试验,样本空间可以相当简单,也可以相当复杂,下面通过实例,谈谈在保证等可能性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样本容量计量方法或缩减样本空间使得概率计算化繁为简的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2.
恰当选取样本空间,简化古典概率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概率的古典定义计算概率时 ,首先要确定随机试验是什么 ,从而确定出样本空间 .若样本空间中的各基本事件在试验中的出现是等可能的 ,则可由古典概率公式求各随机事件的概率 .但同一问题随试验的内容不同可选取不同的样本空间 ,只要满足样本空间中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且它们的出现是等可能的 ,就可用古典概率公式计算 ,且计算出的结果必定相同 .因此试验的样本空间选得好 ,问题解决起来就会简便一点 .下面举例说明 .在下面的例子中均以 N表示基本事件总数 ,M表示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例 1 袋内有 a个白球与 b个黑球 ,每次从袋中…  相似文献   

3.
在必修课程中,通过引入样本点和样本空间的概念,完成了对随机事件的数学刻画;类比集合关系和运算,给出了事件的关系与运算的意义;在定义古典概型的基础上,结合古典概型研究了概率的性质、随机事件概率的运算法则;结合有限样本空间,给出了两个事件独立性的含义,并结合古典概型,利用独立性计算概率;在研究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为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提供了多种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几何概型是新课程改革后新增的内容,对于绝大部分教师来说,也是第一次教授这个内容.这个内容与古典概型有明显的不同:前者的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是有限的,后者的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是无限的.求二维均匀随机变量的概率问题也进入了中学数学的视野.仅此两点,就已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产生了大飞跃:从有限到无限,从一维到二维,加上课时的限制,要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之内完成这种飞跃而达到教学要求,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每个教师讲授的切入点和方法可能不一样,但我们所面  相似文献   

5.
<正>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概率初步》这一章中,我们一共学习了四种求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1)直接列举法;(2)列表法;(3)画树状图法;(4)用频率估计概率.对于有限等可能事件可以采取前三种方法求概率,对于非有限或非等可能事件(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无限个或是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不相等的随机事件),可以采取第四种方法估计概率.  相似文献   

6.
在概率发展的早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只考虑那种仅有有限多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几何概型用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时,适用于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每种结果的出现也要求必  相似文献   

7.
认为全概率公式成立的条件"事件组须为样本空间的划分"可以减弱,给出全概率公式在有限事件组情形和无限可列事件组情形下的两种推广形式,由此对贝叶斯公式进行两种相应推广,并通过实例展示全概率公式在敏感性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古典概型中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还是随机变量分布的确定,选择好适当的样本空间都是解题的关键.借助“草绳结环”和“圆周上均匀分布的期望和方差”两个经典的概率问题,说明巧妙地选取样本空间有利于概率问题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概率发展的早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只考虑那种仅有有限多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几何概型用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时,适用于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每种结果的出现也要求必须是等可能的.而且事件发生在一个明确范围的区域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探讨数学中“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对《数学中的有限与无限》一文的论证提出质疑.中学阶段理解“平行”和“相交”最好的办法是用直观模型,用无限做基础是高等几何的事,不能说明。有限建立在无限基础之上”;长度和点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可以用无限多个有限数来表示.但它不能充分说明“有限表示无限”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刘琳  刘平 《大学数学》2005,21(4):134-136
从古典概型中事件概率的计算和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两个方面,通过举例较深入地分析了样本空间选取的重要性,并指出在概率计算中要充分利用概率概念.  相似文献   

12.
概率中有很多基本问题,其概念本身并不复杂,但在实际应用中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的结果.本文就几个概率论的基本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一、等可能性问题 在古典概率模型下,要求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满足两个条件,即有限性及等可能性,其中有限性是容易直观验证的,但对于“等可能性”则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当样本点不满足等可能性的条件时,若用古典概率定义进行计算,则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谈古典概率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典概型是指研究问题中,那些基本事件数有限,且各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相等的一类问题。虽概率计算公式简单,P(A)==事件A所含基本事件数n/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m但在实际计算中,题目五花八门,内容繁多,对初学者来说,常有束手无策之感。现对古典概型问题加以抽象,  相似文献   

14.
<正>概率中有很多基本问题,其概念本身并不复杂,但在实际应用中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的结果.本文就几个概率论的基本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一、等可能性问题在古典概率模型下,要求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满足两个条件,即有限性及等可能性,其中有限性是容易直观验证的,但对于"等可能性"则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当样本点不满足  相似文献   

15.
<正>有限与无限思想是高中数学七种常用数学思想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开始学习的数学都是有限的数学,但是其中也包含着无限的成分,只是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对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的学习都是研究有限个数的运算,但各数集内元素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它们均是无限集;直线和平面都是可以无限延伸(或延展)的,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有关问题、双曲线的渐近线、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等,都渗透了有限与无限思想,因此用诗人  相似文献   

16.
王昭海 《数学通报》2007,46(3):51-52
对称的概念在数学中有着非常广泛且重要的作用.在概率的计算中也常常利用这一技巧,例如在古典概型样本空间的选取时,着眼点就是要使样本点出于对称.因为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都具有对称性,也是古典概率论研究中最重要的两种模型,下面给出几个这两种模型下利用对称计算的例子.1对称在古典概型中的应用例1n对夫妇任意地排成一列,求每位丈夫都排在他的妻子后面的概率.解法1排列的总数是(2n)!.为了计算有利场合的个数,可以这样考虑.首先把n个丈夫进行排列,共有n!种可能.然后让排在第一的那位丈夫的妻子插入队伍,她显然只有1种可能的位置,即排在最…  相似文献   

17.
周德建 《数学通报》2007,46(5):55-56
1新课标对古典概率教学要求分析新课标对古典概率教学要求:了解随机事件统计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理解古典概型,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会用枚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与过去教学要求相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新教材(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十章所介绍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即是概率论中的古典概型的概率.概率古典定义如下:对于某个随机试验,如果有且仅有n个基本事件(有限性),且每一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等可能性),则当事件A中包含m个基本事件时,事件A的概率P(A)=m/n. 古典概率的计算,在中学概率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熟悉古典概型的概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此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已学了随机事件的概率,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学生通过掷硬币、骰子的试验,由此归纳出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不是难点,难在没有学习排列组合知识的情况下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总数,及如何判断一个现实问题是不是古典概型问题,如何将其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域为无限区间的初等关联函数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在有限区间上的初等关联函数在可拓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对于一些量值表现为越大越好或越小越优的特征,如何描述事物的可拓域未有探讨.构造了正域为无限区间的初等关联函数并得到若干性质.模拟案例说明该函数的实用性.该关联函数符合数据处理的无量纲化和一致化要求,能消除数量量级和量纲的影响;使基元特征量值表现的四种类型都可以用初等关联函数表示,拓宽了关联函数描述事物符合要求程度的范围;正域为有限区间且在端点取最大值的初等关联函数是该函数的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