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回转体零件建模体系结构,根据该建模体系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据结构模型,利用ObjectARX2000,VisualC 6.0从AutoCAD2000中提取出零件的几何参数,对该参数进行处理,生成主特征链表及局部特征链表,并最终建立CIMS中的CAD产品模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尺寸复杂零件反求设计应用的实际需要,基于点云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多视测量与数据拼接、复杂曲面特征提取与重构的理论基础,对三维CAD系统——UG NX进行二次开发,获得了反求系统——RETOOL系统,该系统可内嵌于UG NX系统。通过应用实例介绍了RETOOL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构成、核心模块设计、关键实现方法以及系统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支持在并行设计过程中设计特征模型到加工特征模型的逐步转换,提出了局部特征识别的方法.在并行设计中,设计特征模型和加工特征模型通过面名历史图共享零件的实体模型,设计特征的变动通过局部特征识别自动地转换为相应的加工特征.局部特征识别是由基于最小条件子图特征识别方法改进来的,它以零件的局部区域为识别对象,通过搜索匹配局部区域构成的边界模式,识别出该局部区域中所包含的加工特征.局部特征识别方法的特点是只对设计中发生变动的区域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4.
逆向工程中,采集到的点云数据往往是以三角形网孔(STL文件)的形式输出存储,以供曲面重构、快速成型、有限元分析等后续处理。目前,三角形网孔模型已成为CAD系统与快速成型系统以及各CAD系统间数据交换的一种通用标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三角形网孔模型存在着大量的缺陷,直接影响到快速成型、有限元分析等后续处理的有效性,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都可能导致后续操作无法进行。通过对三角形网孔模型缺陷的成因及特征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缺陷特征的三角形网孔缺陷自动检测与修复算法,提高了修模的自动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检测到网孔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并对其进行自动修复,修复后的模型拓扑结构完整,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乌日开西·艾依提,男,维吾尔族,1972年3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副主任,新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快速成形技术、再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863CIMS目标产品CAPPFramework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技术、信息模型驱动的所见即所得工艺设计技术、工作流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成化、智能化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的应用与开发,实现了工艺设计的自动化,基本达到了在信息集成基础上的工艺设计与工艺信息管理一体化的目的,对企业的CAPP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地位,而增材制造技术出现和产业化应用为模具行业带来了变革.本文对目前模具行业应用较多的增材制造技术,包括喷射粘结成形、选择性激光烧结、选择性激光融化和光固化成形进行了原理简述.同时,根据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行业的2个典型应用方向(模具快速原型制造和高性能模具零件制造),分析了增材制造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出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行业进行批量化应用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对原材料、工艺和设备的研究来提高增材制造技术相比于传统制造技术的性价比.最后对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信息产品人机界面认知过程的分析,提出信息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方法:首先对信息产品人机界面进行分析,然后建立人机交互模型,最后从功能性、认知性、审美性和整体性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最后提出了信息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设计变更(被动变更)是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本文基于"功能-行为-结构"(FBS)设计模型,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功能和结构上的"主动变更",探讨适用于可变功能机械的"变更设计方法".根据产品的功能与结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功能逻辑图和结构关系图,用以描述变更前后产品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变更传播影响;提出变更设计的3种规范,并基于此进行面向结构的变更操作;将变更设计分为4个阶段,并据此提出变更设计流程.最后开展可变功能机械变更设计的软件系统实现方法研究,并以电动剃须刀的变更设计为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外显子拼接法合成真菌灵芝漆酶基因c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真菌漆酶基因cDNA的克隆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新方法.从含有内含子的灵芝漆酶基因出发,采用外显子拼接PCR方法,合成了灵芝漆酶的cDNA.设计了10对引物分别经PCR扩增该基因的10个外显子,引物设计使前一个外显子的下游引物与下一个外显子的上游引物都有一段同源匹配序列,然后通过两两片段混合作为模板PCR扩增得到两两拼接的外显子片段,再将得到的5个片段前两个混合,后3个混合分别作为模板扩增获得拼接好的外显子1~4大片段和外显子5~10大片段,最后将这两个大片段混合作为模板扩增得到拼接好的全长cDNA序列.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既避免了RNA的操作,又不用摸索酶表达的条件,可以和基因组步行技术结合快速获得真菌漆酶基因的cDNA.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基于Windows Mobile平台的维吾尔文产品管理系统,着重研究Windows Mobile的应用开发及维吾尔文的书写特点、手机输入法设计中的难点与不等宽问题.设计实现了具有不同编辑方向的维、汉、英、多语种智能手机的混合输入和屏幕显示.在基于.NET compact Framework的智能设备开发框架下,使用Pocket outlook对象模型,实现了客户的便捷通讯功能.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引入Windows Mobile技术和SQL Server Mobile数据库技术来解决相关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批量定制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产品,同时减少企业内部多样化,以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在产品零部件实例库基础上,以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为工具,构建复杂产品零部件关系网络,并对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在分析网络入度分布和平均出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产品零部件关系网络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汽轮机产品实例数据库进行了验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机械产品开展面向可变功能的再设计是设计开发可变功能产品的重要方法之一.为解决新功能带来的对新工作环境适应性不足的问题, 从功能变更的角度分析了有害环境对产品功能结构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构建功能-环境模型, 用以描述变更前后产品各子功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 并通过计算进一步得到功能-环境差序模型. 根据该模型提出针对受影响产品结构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 使变更后的产品能高效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最后以角磨机的环境适应性设计为例, 说明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对UG/W AVE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技术内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以减速器设计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W AVE技术实现产品模型设计过程中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使用数字技术设计新型髋臼四方区自锁定解剖型钢板, 采集宁波市第六医院影像科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 25~50岁正常男女骨盆CT数据, 选择中位数的骨盆CT作为模型. 将CT数据依次导入Mimics 21.0软件和Unigraphics NX软件, 生成三维骨盆模型. 用CAD软件画出钢板螺钉dwg格式二维图像后导入Unigraphics NX软件, 建立stl格式钢板螺钉三维模型, 设计钢板厚2.0~3.0mm, 实心皮质骨螺钉Ф3.5/5.5mm. 在三维空间视图中, 将钢板螺钉装配到骨盆模型, 重点观察三维透视图、钉道纵轴切面图、螺钉与钢板的锁定角度, 校对功能固定区、定位孔、阻挡孔、固定孔、应力桥、滑动槽等指标, 优化钢板形态和螺钉钉道, 一块钢板同时固定髋臼四方区、臼顶负重区、前后柱、前后壁. stl格式数据输出至打印机, 3D打印钢板, 装配到骨盆模型, 校对钢板与骨盆的匹配度, 确定最优化的图像数据. 根据患者骨盆CT导出的数据, 用Unigraphics NX软件建立三维骨盆模型, 可灵活设计钢板螺钉, 精度达到0.2mm, 即刻修改钢板螺钉形态数据, 虚拟内固定. 数字技术设计不再需要手工标本测量和CT图像测量, 可提高新型内固定装置的设计效率, 为个性化骨科内植物设计、精准固定手术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AutoCAD的二次开发工具ObjectARX开发机械零件三维实体造型的实现机制和关键技术,通过实例阐述了在ARX应用程序中三维实体造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负阻器件由于在电流 电压特性曲线中表现出独特的负微分电阻特性,从而大大增加了单个器件所能实现的逻辑功能.如果将其用于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尤其是触发器的设计,可有效减少器件的数目.通过分析CMOS工艺负阻器件MOS-NDR及单双稳态转换逻辑单元MOBILE的工作特性,设计了一个时钟上升沿触发的D触发器.采用TSMC 0.18 μm工艺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HSPICE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与基于MOS-NDR负阻器件的同类触发器相比,新设计的D触发器具有更稳健的输出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层面的数字地形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得环境规划设计领域有可能利用其技术实现各种尺度的空间分析,从而改善原有操作环节,提高效率和精度,使准确的地形分析结论指导规划和设计.数字地形技术在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存在衔接问题,首先体现在现状测绘图纸中的图元数据与建立数字地形所需的数据源存在着差异,应将其转换,必要时将通过对绘图平台的二次开发来完成数据源的兼容性处理.其次应当选择合适的地形模块来完成相关的数字分析.通过必要的技术衔接,在规划设计中,将实现对场地的基本地形分析、叠置分析、可视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工程应用.该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规划设计的重要尝试,将在环境规划设计中预先体现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