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国内外地质学研究中,"Udden-Wentworth"的碎屑沉积粒度方案在砂岩分级中取得较好的应用.然而,对于粗碎屑砾岩因粒径跨度较大和缺乏地质成因的结构成因特征,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为此,本文从碎屑颗粒支撑结构出发,结合颗粒空间排列方式(最紧密和最松散两种极端排列方式),建立骨架颗粒与孔隙间填充颗粒的立体模型,计算出不同排列方式下填充颗粒的最大粒径,得到砾岩不同支撑类型的粒径临界值:5 mm、47 mm、87 mm及188 mm.由此,在"Udden-Wentworth"碎屑沉积物粒度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砾岩和粗砾岩进行划分.将本方案应用于具体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气中颗粒污染物的不断增加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已经影响到了人们健康,而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研究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对高层建筑中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有限元法,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拉格朗日法对建筑物固体进行离散化,欧拉法对流体进行离散化),通过运用FLUENT软件,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标准k-ε模型,结合当地风场分布特点,分析了高层建筑室外不同风向流场的流动现象及速度、压力云图和颗粒污染物PM2.5的扩散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最终得到颗粒污染物PM2.5在不同楼层高度的分布特点,沿着楼层高度方向颗粒物浓度基本呈双峰分布,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对周围空气流动的影响增强,在高层建筑物迎风面压力最大,以圆弧状逐渐减弱,背风面形成负压区,有回流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究了基体松弛时间与颗粒填充高聚物复合材料强度的关系.通过选取球形胞体作为代表体积单元(RVE)进行研究,分析了颗粒界面开裂所需要的能量.进一步研究了以刚性球形颗粒填充复合材料的界面开裂机理,并通过施加位移载荷来引入松弛时间,探究了基体松弛时间对界面脱粘强度的影响变化规律.同时,选取不同参数讨论了颗粒尺寸、粒子体积分数、基体模量和泊松比等参量对界面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高聚物基体材料为Maxwell模型粘弹性材料、夹杂为球形刚体材料时,松弛时间越长,基体粘性越小,界面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制备的硅油基磁性流体,将其注入猪的眼球内,在外磁场下观察流体在眼球内壁的运动行为,探究其作为填充剂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磁性流体的实时运动行为中可以看出,在外磁场作用下磁性颗粒从硅油基磁性流体中分离出来,携带部分硅油移到磁场强度高的地方并覆盖其局部位置.实验结果为磁性液体作为新型玻璃体填充剂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在视网膜脱离修复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成功的制备了一种Cd掺杂ZnO (Cd/ZnO)的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的Cd对ZnO结构的影响,发现Cd的引入会增大ZnO颗粒尺寸,可有效降低ZnO的禁带宽度.同时,将Cd/ZnO用于制备湿敏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当样品中Cd2+与Zn~(2+)的摩尔比为0.01时,Cd/ZnO传感器表现出较好的湿敏传感性能.在相对湿度为11~95%范围内,Cd/ZnO湿敏传感器的响应为1120,最大滞后误差为3%,响应与恢复时间分别为36 s和5 s,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因此,Cd/ZnO湿敏传感器具备发展为一种高性能湿度传感器的潜能,也为新型湿度传感器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反相微乳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用单步法合成Au纳米棒和Au纳米球形颗粒作种子,再通过抗坏血酸还原Pd盐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形态的Au/Pd核-壳结构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Au/Pd复合粒子的形貌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控Au核的形态,以Au纳米棒和Au纳米球形颗粒作种子,可分别得到棒状和类球状的核-壳Au/Pd纳米粒子.棒状粒子中,Au核(纳米棒)的平均长度为31 nm,宽为7 nm,Pd壳的平均厚度为8 nm;类球状粒子中,Au核(纳米球形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5 nm,Pd壳的平均厚度为9 nm.该反相微乳液法简单易行,对于制备其他核-壳纳米粒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图像筛选法求取带有随机参数之颗粒堆的质量分级曲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带有随机参数的颗粒堆按其质量,规格尺寸和形状进行分级而获得其分布曲线在颗粒加工工业上是一道常见的工序,通常采用的是物理筛选的方法.这种传统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耗时长、人工投入较多,不能实现过程控制中的实时反馈.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基于图像处理法对相关颗粒图形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快速获取其规格尺寸,形状和体积等相关参数值,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已经用图像处理算法获得其有关几何参数的颗粒堆,通过求得它们扁平度的分布曲线。再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确定其图像筛选结果,从而建立起与其物理筛选相关性.基于这种相关性,对其他具有相同或相似随机参数颗粒堆首先进行随机采样,然后分别进行图像筛选和物理筛选.作者在论文中阐述了图像筛选和物理筛选方法,并比较了这z种筛选方法所得的结果,证实了图像筛选代替物理筛选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双环径向反应器是一种具有更低床层压降和更高节能效率的反应器,为研究催化剂床层和反应器结构对反应器内流场的影响,模拟了颗粒尺寸为10 mm、12 mm、16 mm和20 mm随机堆积床层和分布筒开孔率为0.044、0.087和0.121时反应器内流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较小的催化剂颗粒填充的床层具有更高的流场均匀度,综...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电离层为球形抛物层的模型,求得跳距和最小斜距离的关系,将这关系用于斜向返回探测中,以实时地确定某指定距离的最大可用频率,同时以实验测出运用了最大可用频率和经典最大可用频率,作为检验的标准。总结实验结果证明:绝大多数情况下,斜向返回探测法确定的最大可用频率,能满足通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三维闪电定位网的3D-TOA(时差测量定位技术)算法模型,进行了模型仿真和分析.利用江苏省建立的VLF/LF三维全闪电监测定位试验网进行试验,雷电探测的实测数据表明,闪电定位位置和高度与雷达分布图总体一致,水平定位误差小于300m,高度定位误差小于500m.所研究的多站3D-TOA算法可以探测雷暴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气动式机器人力控末端执行器存在力控精度低和响应慢等缺点, 提出一种非对称气电混合式力控末端执行器, 采用变参数PID控制器对非对称气缸的气动力与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电磁力进行协调控制, 实现机器人连续接触式作业中接触力的实时补偿与精确控制. 通过对气动系统、永磁电机和控制器等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 研究其控制特性与力-位移特性. 仿真结果表明, 相比气动力控系统, 气电混合式力控系统可有效消除摩擦力与跟随误差等引起的滞环和爬行现象, 控制特性最大误差由9.2N(2倍最大静摩擦力+动静摩擦力差值)减小至1N, 其力-位移特性最大误差由9.6N(2倍动摩擦力+气动力波动)也减小至1N, 提高了力控精度, 可提升机器人连续接触式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天然橡胶、顺丁橡胶、杜仲胶三元共混硫化胶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含适量杜仲胶的胶料具有良好的包辊性.掺用杜仲胶的胶料较不掺者定伸应力提高,滚动阻力和压缩生热降低,耐疲劳性能优异,磨耗和干湿路面摩擦因数保持较高水平,即轮胎三大行驶性能问有较好的综合平衡.而杜仲胶对共混硫化胶上述性能的影响在较高交联程度体系和较低交联程度体系不同.通过差示扫描置热法(DSC)分析表明,这可能与杜仲胶在硫化胶中形成的微晶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白杨素与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结果表明,白杨素与人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根据Fr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白杨素在蛋白质中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此前曾研究过传送带出口处瓶颈开口角度对颗粒流的影响.在稀疏流状态下改变瓶颈开口角度θ,当θ大于15°时,颗粒流量Q随着cosθ呈线性变化,颗粒流量Q可表示为:Q(θ,v,R,ρ)=ρo·R·v-K(ρ,R,v)·cosθ(ρo是开口角为90度时颗粒在瓶颈开口处的平均密度).本文着重研究了颗粒流量Q与速度v、瓶颈开口R以及颗粒密度ρ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稀疏流状态下颗粒流量Q在任何开口角度下与速度v以及瓶颈开口R都呈线性关系,但颗粒流密度ρ却是瓶颈开口角度θ以及开口尺寸R的函数,ρ(R)与COSθ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虑金属材料表面微凸结构对模具与工件接触区域上的非局部摩擦效应,在锥形模圆柱体超塑性挤压加工分析中,采用Oden等提出的非局部摩擦定律代替经典的库仑摩擦定律,利用主应力法或工程法建立了相应问题的积微分形式的力平衡方程.在简化的情况下,采用摄动法求得所论问题的近似解,并分析了影响应力的非局部效应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粒的二进制运算的关联规则提取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了信息粒及其实例。建立了粒与二进制数的对应关系。定义了粒计算与二进制数计算的相似性和互换性,因此用粒计算方法作决策被转换为用二进制计算方法来提取关联规则。这样不仅是速度快,而且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回转副摩擦状态的变化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针对回转副摩擦状态的识别问题, 设计了以回转副工作电流为摩擦特征来源的实验方案. 通过采集摩擦过程的回转副驱动电机工作电流信号, 分析实验信号的频域和时频域特征, 建立工作电流的摩擦特征库, 用于训练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并在分类器上完成摩擦状态的识别. 实验结果表明, 经特征提取与降维处理后建立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具有近90%的识别正确率, 所提出的实验方案有利于实现远距离信号的采集, 适用实际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复合靶共溅射技术,在单晶 Si基片和石英玻璃基片以及钠硅酸盐玻璃基片上分别制备得到了 Au Li Nb O3 和 Au Na Nb O3 纳米复合颗粒膜.利用 X 射线衍射谱和电子能谱对复合膜的结构和物相进行了分析.观测到 Au Li Nb O3 纳米复合频粒膜在593 nm 波段存在强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非局部摩擦模型代替库仑摩擦模型研究了轧制过程中接触面上单位压力分布规律,得出了非局部摩擦下的轧制单位压力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各种工况条件下非局部摩擦模型与库仑摩擦模型对接触面上单位压力分布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虑金属材料表面微凸结构对模具与工件接触区域上的非局部摩擦效应,在圆板的超塑性锻压加工问题中,采用Oden等提出的非局部摩擦定律代替经典的库仑摩擦定律,利用主应力法或工程法建立了相应问题的微积分形式的力平衡方程。在简化的情况下,采用摄动法求得所论问题的近似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