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2.
盐酸L-肉碱和盐酸乙酰L-肉碱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肉碱(维生素BT)和乙酰L-肉碱是长链脂肪酸运输的载体, 广泛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及饲料等行业. 本工作介绍了一种化学不对称合成盐酸L-肉碱和盐酸乙酰L-肉碱的方法. 以自制的手性噁唑硼烷为催化剂, 将起始原料γ-氯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成(R)-γ-氯-β-羟基丁酸乙酯, 这一步的化学收率和光学收率都较高. 然后将(R)-γ-氯-β-羟基丁酸乙酯转化为盐酸L-肉碱和盐酸乙酰L-肉碱. 合成盐酸L-肉碱只需两步, 总收率为68.3%, ee值可达94.6%; 合成盐酸乙酰L-肉碱需三步, 总收率为62.6%, ee值可达96.8%. 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及还原剂的量等因素对γ-氯乙酰乙酸乙酯的不对称氢化还原的化学产率和光学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L-丝氨酸分别在不同组成的1,2-丙二醇-水和1,2-丁二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密度, 计算了丝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 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丝氨酸两性离子头基和亲水侧链与醇分子中—OH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 导致丝氨酸在醇-水混合溶剂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为正值; 此外, 这种亲水相互作用削弱了丝氨酸带电中心对周围水分子的电致收缩效应, 造成了水化数的减小. 相似文献
4.
L-脯氨酸对离子液体介质中的不对称Michael反应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L-脯氨酸对离子液体介质中醛(酮)与β-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Michael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反应在遵循胺催化机理的同时, 烯胺是从Re面对β-硝基烯烃进行加成, 产物的优势结构为(1R,2S)的syn型. 脯氨酸在离子液体1-正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中显示良好的催化性能, 室温反应3~5 h, 得到89%以上收率的Michael产物, 其ee值最高70%. 脯氨酸与离子液体形成的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可至少稳定地重复使用6次.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未见报道的L-谷氨酸桥连的卟啉二联体配体及其铜的金属配合物, 并用红外光谱, 电子吸收光谱, 核磁氢谱, 元素分析和质谱等对化合物的结构加以确认, 研究了配体和金属配合物的CD, 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 结果显示在配体中没有出现劈裂的Cotton效应, 而铜配合物中出现了劈裂的正负Cotton效应, 配体的荧光强度强于铜配合物的荧光强度, 在拉曼光谱中, 由于卟啉分子平面的对称性由D2h变为D4h群及其铜离子d轨道的电子效应, 在卟啉配体和铜配合物之间的拉曼光谱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7.
应用流动式等温精密微量热技术测定了298.15, 303.15, 308.15, 313.15和318.15 K 5个不同温度下L-胱氨酸在一种强酸性和两种强碱性溶剂中的稀释焓. 根据改进的McMillan-Mayer理论对所测数据进行关联, 得到了表观摩尔稀释焓对浓度变化的经验方程和各级焓相互作用系数(h2)和二阶熵相互作用系数(s2), 根据溶质-溶质, 溶质-溶剂等弱相互作用对二阶焓、熵相互作用系数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对在水相中胱氨酸的二阶相互作用而言, 二价阳离子比二价阴离子具有较强的介质效应; 不同温度下的二阶焓相互作用系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因而二阶熵相互作用系数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为一常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Anton Paar DMA 55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L-丙氨酸在LiNO3, NaNO3, KNO3和NaClO4水溶液中的密度, 计算了L-丙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理论水化数和体积作用系数. 根据静电相互作用和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阴离子和阳离子对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影响. 结果表明, L-丙氨酸在四种含氧酸盐水溶液中的迁移体积均为正值, 并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L-丙氨酸两性离子端基和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对迁移体积的贡献是主要的. 静电作用削弱了两性离子带电中心对周围水分子的电致收缩效应, 造成了理论水化数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L-丙氨酸在NaNO3, KNO3和NaClO4水溶液中迁移体积的不同主要是由于静电作用的不同引起的, 在LiNO3水溶液中迁移体积的“反常”是由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大所致. 相似文献
9.
1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密度泛函理论, 在B3LYP/6-31G水平上, 对十二烷基磺酸盐和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Na+, Ca2+, Mg2+)形成的离子对进行结构优化,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计算结果表明: 磺酸盐和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均采用2:1型, 即极性头中两个氧原子与阳离子发生稳定结合; 在与阳离子结合之前, 表面活性剂分子上的α-亚甲基带有明显的负电荷, 因此将其归为极性头; 但在阳离子电荷诱导下, α-亚甲基转而带有部分弱正电荷, 使极性头范围缩小. 计算也发现, 表面活性剂尾链带有弱正电荷, 使胶束内核带有了部分极性, 利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聚集, 此种极性介于烷烃油相和水相的极性之间. 相似文献
11.
12.
SDS胶束体系中亚甲蓝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interaction of methylene blue(MB)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BSA) is investigated in the SDS micelle system which is simulated as one kind of coexisted albumin. The interaction parameters of MB and BSA and simulated albumin such as partition coefficient 辍ormal binding free energy 腉、average binding number n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MB is in the form of monomer in SDS micelle systems;the main interaction of MB and BSA is of static electric and H bind force,and that of MB and simulated albumin is only of static electric force. 相似文献
13.
Aspartic acid and lysine can promote SDS micellization. The critical micellar concentration of SDS decreases with amino acid concentration, but first does and then increases with temperature. In SDS micellization, the change of standard Gibbs free energy is negative in SDS/H2O system with or without amino acid. With the increase of amino acid concentration, the changes of mole standard Gibbs free energy and enthalpy decrease, but the change of the system's entropy increases. The effect of lysine is more than that of aspartic acid on the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4.
碱金属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三元复合体系的束缚胶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表面张力、稳态荧光猝灭和荧光分子探针技术研究了部分碱金属(锂、钠、钾)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Sod ium Dodecyl Su lfate SDS)-聚乙二醇(PEG)三元复合体系的聚集特性,发现加入碱金属硫酸盐后SDS仍以束缚胶束(bound m icelle)形式与PEG发生团簇化作用.表面张力实验表明,外加碱金属硫酸盐浓度ce增加,体系的第一临界浓度c1渐次降低,而第二临界浓度c2略有增大,因而形成束缚胶束的浓度区间增宽;比饱和簇集量[Γ∞]随之增大,如加入50 mmol/L硫酸锂时,[Γ∞]增大了40%.稳态荧光猝灭实验表明,束缚胶束聚集数Nb随PEG浓度cp线性减小,却随SDS浓度c线性增大,并呈ce的单增函数关系;碱金属离子使Nb增大的能力按Li+++顺序增加,与碱金属水合离子半径减小的顺序相同.芘分子探针的荧光特性反映了束缚胶束的微环境极性随c和ce增加而减小,随cp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16.
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S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m-1H2m-1COOCH2CH2(CH3)2N+(CH2)n+N(CH3)2CH2CH2OOCCm-1H2m-1]•2Br-(简称II-m-n, m=10, 12; n=3, 4, 6)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以及无机盐(NaBr)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 其复配体系具有显著的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和降低表面张力的增效作用, 并且II-10-n与SDS的复配体系的增效作用具有等链长效应. II-m-n/SDS复配体系的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随n增大而增强. 混合胶团中II-m-n与SDS的摩尔比均近似为1:1, 显示各复配体系的混合胶团均带电性, 因此NaBr的加入能增强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促进混合胶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重氮树脂型聚电解质复合物与SDS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聚电解质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具有很多特别的性质而倍受关注[1~10],但具有感光性的重氮树脂作为正离子聚电解质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重氮树脂(DR)与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形成的聚电解复合物(DR-PSS)与十二烷基硫酸钠... 相似文献
18.
19.
20.
SDS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7 ℃, pH=7.4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 利用热焓放大技术和热动力学初始速率法研究了近生理条件下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催化溴化乙酰胆碱水解反应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反应的抑制动力学. 通过测量实验条件下反应体系的总反应焓及相同条件下的Tris碱的质子化焓, 确定了酶反应的摩尔反应焓ΔHm,1为0.63 kJ•mol-1, 米氏常数Km和底物抑制常数KS分别为0.85~0.94 mmol•L-1和0.74~0.83 mmol•L-1. SDS能够显著地降低反应速率, 但对酶反应的生化常数的影响较小, SDS对AchE的抑制表现为不可逆抑制. 在一定浓度的SDS溶液中, AchE的失活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表观一级失活速率常数与作用时间及SDS浓度的四次方呈线性关系, 失活常数为(2.47~2.69)×1013 mol-4•L4•min-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