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军侠 《物理通报》2016,35(6):41-43
高一物理“ 学困生”是掣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 瓶颈” , 是教育的“ 老大难”问题. 客观上, 知识难 度加大; 主观上, 基础薄弱, 学法不当, 造成“ 学困” . “ 三环九法”从实际出发, 转化“ 学困生” . “ 三环”是激发学习兴 趣、 优化教学策略和强化学法指导. “ 九法”是“ 三心”催化法、 赏识教育法、 成功体验法、 亲力亲为法、 期待效应法、 科 学“ 问题”法、 动画模拟法、 优化学法和错题档案法.“ 三环”环环相扣, “ 九法”相得益彰. 只要“ 学困生”努力, 教师给 力, 转化就得力, “ 学困生”就一定能“ 脱困”  相似文献   

2.
历代反动派总是宣扬孔老二“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唯心论说教,把它作为“剥削有理”、“压迫有理”的根据。林彪这个地主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为了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建立林家法西斯王朝,也鼓吹“上智下愚”的谬论。他把自己吹成“生而知之”的“天才”,以“至贵”、超人自居,污蔑劳动人民“愚昧”、“落后”,只会说“恭喜发财”,只能想“油盐酱醋柴”。这充分暴露了他这个劳动人民死敌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3.
王绍文 《光子学报》1999,28(7):658-660
通过极大平面图的结构研究,提出了构造极大平面图的三种方法,即“加点法”、“删点法”与“任意法”.建立了一个理论系统,包括11个定义,12个命题及7个定理.采用“平行归纳法”证明了极大平面图可四着色,从而证明了“四色猜想”是对的.  相似文献   

4.
《物理通报》2005,(7):64-64
太平洋时间7月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地面控制大厅里一片欢呼,“炮轰”彗星大片正式上演.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要求尽量多开展“探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我国要融入世界,要参与世界竞争,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不能忽视,更不能反对!  相似文献   

6.
实施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所以,物理实验是“合作”、“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式。 “合作”、“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合作”、“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的活动。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从活动中领会科学探究的思想,把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可以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胆固醇根据特性一直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引发心脏病的“坏”胆固醇,一种是防止罹患心脏病的“好”胆固醇。降低前者的水平、提高后者的水平,有益于心脏。有关胆固醇的这一论调已被广泛承认,而最畅销的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坏”胆固醇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类其实是爱“面子”的动物,正是如此才有“女为悦己者容”的古语和“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长的一副好脸蛋,无论是对女人还是对男人都是一件好事,因为脸是长给别人看的,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就是好事的开端。看来“面子”对人至关重要,也是标定每个人特征的最大关键(图1)。对于凝聚态物理学研究对象之一——固体材料来讲,其实也存在类似的“面子”问题。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个固体的“面子”到底是怎么样的?  相似文献   

9.
裂变堆中的氙-135中毒效应是由于裂变产生的碘-135经由β衰变产生氙。135,后者吸收中子的截面很大,如停堆时剩余反应性不够,就要经过一段“碘坑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停堆前的反应性后才正常工作起来。与此类似却有所不同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氚坑深度”和“氚坑时间”首次被我们引入到聚变堆研究领域,它表明为了实现“得失相当”,起动一个聚变堆所要求的最少氚储备和运行时间。“氚坑深度”和“氚坑时间”与具体的氚回收方案、提取氚的工艺过程、堆部件材料中的氚扣留量、增殖剂中不可回收的氚份额、泄漏到堆大厅的包容惰性气体氦中的份额以及氚自然衰变等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聚焦“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痛点”问题,立足教学实践,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特点,提出了“SEFDS”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注重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许多大学生误认:是否学好“物理实验”这门课程,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准确与否来判断。其实不然,这样理解问题只能获得“不及格”的评分。要得到“优秀”的评分必须这样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王存贵 《物理通报》2016,35(5):60-63
“ 等时圆”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模型, 本文先研究了“ 等时圆”模型的建立, 接着让学生们体会如何自 己构造“ 等时圆” , 以加深对“ 等时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中专物理教材中有“阅读材料”及“小资料”,这些“阅读材料”和“小资料”对于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史和取得的新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张世忠、林树和主编的山东省中等专业学校《物理》教材中...  相似文献   

14.
说“影”     
1影的形成 “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其后方形成的全暗(光线完全不能照到)或半暗(只有部分光线照得到)区域,其中全暗区域称为“全影”又称“本影”,半暗区域称为“半影”又称“副影”.一般说来,不透明物体在一个点光源的照射下,其后面只能形成全影,无半影;如图1所示,不透明物体在二个点光源照射下,其后面会形成二个半影,一个本影(如果这二个光源在物体两边的话,可以形成二个小本影).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由人对过去经验所印人,由感知和概括物质世界的一般方式所组成”,“经验”与“感知”是人认识事物的首要前提,认知楞次定律过程中,在学生不具备认知的“经验和感知”情况下,如果将定律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认知”的知识点,用学生熟悉的具体化事物进行“形象”化,教与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引 言 通常的分子气体激光器,在激光跃迁的过程中分子不发生分解现象,就是说进行跃迁的上、下能级都对应着分子的“稳定状态”.举例来说,我们熟知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和氮分子激光器就是属于此种类型,在激光跃迁过程中,分子不产生任何分解——组成分子的几个原子始终紧密地“束缚”在一起.这种类型的跃迁叫作“束缚态-束缚态”跃迁,意指其上、下能级部对应着分子的“束缚”状态. 近年来获得迅速发展的“准分子”激光器1)不同于上述基于“束缚态-束缚态”跃迁的通常激光器.它们的跃迁属于“束缚态-自由态”的类型,就是说,“准分子”在上能级…  相似文献   

17.
4 混沌运动的特征[4]“混沌”一词有多义 ,而且在不同时期都有人使用这词 .在我国古代 ,混沌 (或浑沌 )谓之“想象中世界生成以前的状态” ,曹植《七启》中曰 :“夫太极之初 ,浑沌未分” ,《辞源》上解释为 :“天地未开辟以前之元气状态” .还用“混沌”形容“浑然一体 ,不可分割”的状态 ,在《易乾凿度》上曰 :“太易者 ,未见气也 .太初者 ,气之始也 .太终者 ,形之似也 .太素者 ,质之始也 .气似质具而未相离 ,谓之混沌” .在《庄子》三十三篇中的内篇之七叫应帝王 ,此篇末尾写 :“南海之帝为倏 .北海之帝为忽 .中央之帝为浑沌 .”可见此处…  相似文献   

18.
实验“静电场的描绘”探讨禹学甫(西安电力学校710032)过去,我校学生分组实验“静电场的描绘”,用“检流计”取代了“万用表”,用“等距离”取代了“等电势差”来测等势线.实际做与教材相差甚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试着按教材要求的用万用表,用“等电势差...  相似文献   

19.
方武增 《物理通报》2017,36(12):41-43
在当前高中阶段, 不少学生存在“ 轻视教材, 重视题目”的倾向, 在高三物理复习中, 尤为突出, 令人担 忧. 其实高考复习是高三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再学习、 再整合的过程, 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 拓展思维、 提升能 力的阶段. 回归教材, 即回归本原, 并以此提升能力, 是有效复习的重要途径. 笔者以教材中的“ 做一做”为“ 根” , 实 现多处“ 超链接” , 实现有效复习  相似文献   

20.
林灏  余建刚 《物理通报》2022,(4):146-148
科学历程的转折点“科学革命”,始于哥白尼的工作.教材用了半节的篇幅,介绍“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科学史的视角,分析学生容易产生的理解上的谬误和困惑,并尝试作出阐述解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