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讨论健康宣教应用在儿科疾病恢复中的临床干预方法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台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82例儿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健康宣教。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对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61%,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就儿科患者而言,临床中及时的给予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与护理,且充分的对宣教时机进行了解与掌握,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患者予以早期护理以及预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16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79例(9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3例(78.75%)。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患者予以早期护理以及预防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缓解不良的心理以及身体反应,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永新县妇幼保健院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基础护理合格率、剖宫产率等,以此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剖宫产率和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95.0%、50.0%和95.0%,住院时间缩短至12.4±1.2,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的观察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关节优良率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症调查,探讨用药及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对全体患者用药相关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用改良版药依从性行为量表(Morisky)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用药依从性高组患者SAS评分(53.74±6.15)分显著低于用药依从性低组(P0.05);护理后,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Morisky评分(13.52±2.23)分高,SAS评分(42.37±5.24)分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与焦虑发生有显著相关,给予用药及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急性心脏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来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出院后注意事项的介绍,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患者要定期检查。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ACE发生情况和构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ACE发生情况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CE构成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CHD患者出院后ACE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临床分级护理干预护理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分级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随访半年,观察两组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及6月再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提高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88例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和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方式和全面护理模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认知及心理引导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源于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认知及心理引导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护理后,使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患者应对方式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7.37±4.36)分和HAMA评分(6.23±3.38)分均低于对照组,面对、回避及屈服维度得分[(12.37±3.52)、(10.52±3.27)及(5.34±2.13)]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及心理引导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运用在尺桡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江西省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尺桡骨骨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前臂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肢肿胀值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综合性护理干预运用在尺桡骨骨折患者中,一方面可以缓解疼痛、消除患肢肿胀,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前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