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面环状碳团簇是一种特殊的大分子, 计算表明其转动能级变化的谱线富集于1-20 GHz的微波区. 利用该特性制得了碳团簇型微波隐身材料. 测试结果表明, 对于双层材料, 最小反射率达-31 dB, 有效频带宽度为2.3 GHz, 同时, 将该材料长时间处于自然条件下, 其吸波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铁氧体吸波材料,手性材料,金属微粉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材料,多晶铁纤维材料,纳米材料和智能隐身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根据吸波材料工作原理,进行碳团簇型吸波材料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所制样品有很好的吸波性能,在总厚度为2.11mm的情况下,在8.2~12.4GHz频带内,最大反射衰减可达-29dB,有效频宽占总带宽的100%,基本达到实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吸波材料研究现状及碳团簇型吸波材料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铁氧体吸波材料,手性材料,金属微粉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材料,多晶铁纤维材料,纳米材料和智能隐身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根据吸波材料工作原理,进行碳团簇型吸波材料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所制样品有很好的吸波性能,在总厚度为2.11 mm的情况下,在8.2~12.4 GHz频带内,最大反射衰减可达-29dB,有效频宽占总带宽的100%,基本达到实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碳团簇型雷达隐身涂料环境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面环状碳团簇是一种特殊的大分子,利用其转动能级跃迁的谱线富集于1~20 GHz的微波区的特性,研究了碳团簇型隐身涂料的吸收性能稳定性及其机械特性,结果表明,该隐身涂料基本满足吸波材料的技术要求,是一种实用型的隐身材料.  相似文献   

5.
平面环状碳团簇的微波吸收特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此文对平面环状碳团簇提出三类可能的结构和振转运动模型,计算其转动谱线与振转光谱的精细结构,所吸收的微波谱线一般在1-20GHZ。  相似文献   

6.
新型碳团簇HI的微波低透射率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主要研究了新型碳团簇HI在低频率1.5~3.5GHz之间的微波透射性能,及其温度对微波透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具有低透射率的新型碳团簇HI的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8.
利用瑞利散射法测量了特定喷嘴产生的甲烷团簇及氘团簇的大小随背压的变化曲线。将团簇大小的实验值与Hagena理论进行了比较,当背压超过3MPa时,两种团簇的实验值都明显高于理论值。实验发现,特定喷嘴在相同的背压下,常温(298K)甲烷团簇尺寸小于低温(80K)氘团簇尺寸,而甲烷团簇中氢原子数至少是氘团簇中氘原子数的1.98倍。  相似文献   

9.
利用瑞利散射法测量了特定喷嘴产生的甲烷团簇及氘团簇的大小随背压的变化曲线。将团簇大小的实验值与Hagena理论进行了比较,当背压超过3 MPa时,两种团簇的实验值都明显高于理论值。实验发现,特定喷嘴在相同的背压下,常温(298 K)甲烷团簇尺寸小于低温(80 K)氘团簇尺寸,而甲烷团簇中氢原子数至少是氘团簇中氘原子数的1.98倍。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对吸波涂层薄、轻、宽的要求,通过吸波涂层的优化设计,制备了密度较低的宽频带碳团簇型吸波涂层.该涂层为三层结构,总厚度为2.10 mm,在8~12.4GHz频率范围内,对微波的最小反射率为-42dB,其中反射率小于-10dB的工作频带达90%以上,且性能稳定,有较好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型的微波等离子体增强辉光放电光源。对它的结构,操作以及工作参数和溅射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ANN-BP算法,采用逐步改变训练步长和两个惯性项的权重系数惯性调整策略,分别以单目标和双目标的三层网络对八面体六卤化物MXn-6的八面体ν1和ν2模振动频率进行了预测,发现单、双目标下预测的结果相差不大,双目标时权重系数调整得较快,[MoF6]2-,[BiF6]-和[AuF6]2-的振动频率文献值与网络的计算值或预测值相差偏大。  相似文献   

13.
碳纳米管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肇基  解思深 《物理》1998,27(12):707-709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碳纳米管新型准一维功能材料在量子输运、力学性质和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介绍了制备出2—3mm长的碳纳米管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气相色谱(GC)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氮或氧氢气存在下进行微波放电中酮类分子的反应过程.由ESR和GC平行检测结果表明:主要过程是经由微波放电面使N2或Ar活化后形成激发态分子或激发态离子后,与酮分子进行碰撞传能而生成激发态酮分子,并立即进一步分解,继而产生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未燃尽炭表面吸附汞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B3PW91方法,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研究了飞灰中未燃尽炭表面对汞的微观吸附机理.建立了表征未燃尽炭的饱和簇模型,讨论了该簇模型在不同的情况下对汞的吸附作用,计算得出吸附能,并做出了相关的实验解释.结果表明量子化学的理论计算是揭示汞等痕量元素的吸附机理以及筛选合适吸附剂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用微波干涉仪测量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手段,但通常不易于数字化,并且精度也不高。本文描述了用阶梯波调制的微波干涉仪原理,提出了用计算机直接处理干涉信号的方法,并实际测得了密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干涉仪的原理及处理方法对于稳态长脉冲等离子体实验装置的密度测量是可行的。测量的相移量容易达到π/10。并且不需增加任何电子线路和微波器件。  相似文献   

17.
高碳糖希夫碱的1H NMR和13C NMR全归属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7个高碳糖希夫碱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通过DEPT和1H-1H COSY,HMQC,HMBC等2D NMR 技术对其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并指出其NMR特征.  相似文献   

18.
微波近场技术是研究材料表面区域电磁性质的有效手段,结合低温技术则可将这种技术的应用拓展到更广的范围.本文报道了我们研制的低温扫描微波近场显微镜系统,它由微波近场显微镜和与之配合的可变温样品台构成,可以在液氮温度和室温之间工作.利用该系统我们详细研究了YBaCuO超导薄膜、NdSrMnO磁性薄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磁性质,给出了相关实验结果.研究表明微波近场技术与低温技术的结合为电子材料和器件低温下局域电磁性质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导电高聚物的微波吸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梅香 《物理学报》1992,41(6):917-923
本文以“导电孤岛”物理模型阐明界面极化率对导电高聚物电损耗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的数学解析表明,导电高聚物中的“导电孤岛”是导电高聚物的介电损耗的主要来源,并发现“导电孤岛”所引起的介电损耗依赖于“导电孤岛”本身的电导率、介电常数以及它的体积分数。“导电孤岛”物理模型所揭示的介电特性与实验中所观祭到的微波吸收率和导电高聚物的室温电导率有关的实验事实相符合。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运用双流体理论,在同时考虑了碳纳米管中低温氢等离子体的电子碰撞吸收和氢离子碰撞吸收的基础上,理论导出了铁催化高压歧化生成的碳纳米管中低温氢等离子体的微波吸收系数公式,数值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微波吸收系数.模拟结果表明,铁催化高压歧化生成的碳纳米管中低温氢等离子体对2.45GHz的微波产生强烈吸收.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