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欣欣  刘国智 《合成化学》1995,3(3):256-259
首次由双(1,5-环辛二烯)镍与烯丙基氟反应应合成了氟化-π-烯丙基镍。发现该化物合与其氯、溴、碘的同类物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认为这与元素氟小的原子半径、强的电子亲合势有关。本文探讨了反庆物配比以及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测定氟苯、邻氟甲苯、对氟甲苯及三氟甲苯经F19(γ,n)F18核反应后的化学状态,有机保留百分值分别为39,33,39和47;在照射前加入0.2克分子分数苯胺后,保留值分别降到20,24,20和27。固体对氟苯甲酸的保留为15,3M对氟苯甲酸呲啶溶液为零。测定氟、氯、溴和碘四种卤代苯经(γ,n)核反应产生的氟-18、氯-34、溴-78和碘-126的化学状态,保留值分别为39,74,51和>51,母体保留值分别为19,41,36和>41。并用弹性碰撞理论解释有机氟化物的母体保留占总保留的百分比小于氯、溴和碘的相应化合物的原因。用氟苯及其乙醇溶液、对氟甲苯和对氟苯甲酸等化合物体系,比较F19(γ,n)F18和F19(n,2n)F18核反应的化学效应。结果说明“热”原子的过剩能量对最终的化学状态无显著的贡献。测定氯、溴、碘三种卤代苯的(n,γ)核反应产生的氯-38、溴-80、碘-128的保留值,并与(γ,n)反应产物作相应的对比,结果同样说明无显著的能量效应。测定氟硼酸钠及其水溶液的(γ,n)产物氟-18的化学状态,保留分别为88和0。用芳基氟和氟硼酸钠可制备高比度的无机氟-18离子。浓集系数的数量级分别为103和102。  相似文献   

3.
根据研究预测预报地震工作的需要,我们试验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北京地区深井水中的氟、氯、溴、碘、钾、钠、钙、镁等离子以及硫酸根、水硬度测量的精密度及回收率均较满意。此法快速简便,适合现场测定,现将方法及结果简要报告如下。一、测定方法 1.氟离子的测定,采用标准加入法。用CSB—F—1型氟离子电极(长沙半导体材料厂),参比电极为自制的AgI/Ag_2S固态膜碘离子电极。测量步骤为:先用浓度相差10倍的氟校准溶液校准电极斜率(每100毫升溶液中加入TlSAB(总离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苯并噻二唑单元进行氟、氯等卤原子取代,并同时调节烷基侧链的长度,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苯并噻二唑四噻吩类的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不同卤原子取代以及烷基侧链的长度都会影响聚合物的结晶性和薄膜聚集形貌从而改变其带隙和电荷传输性质.氟、氯原子的引入可调节聚合物的能级结构,而且相对于氟原子而言,具有更大原子半径的氯原子的引入可在更大尺度下调节能级结构,从而大幅提高相应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同时通过侧链的优化可进一步调节聚合物的微观聚集结构,改善器件能量转换效率.结果表明,在氯原子和氟原子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引入较长的侧链有利于提升聚合物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从而获得较好的器件性能.其中,以氯、氟共同取代的聚合物PCFBT4T-2OD与PC_(71)BM为活性层的器件性能最佳,能量转换效率可达8.84%.  相似文献   

5.
1930年鲁夫(Ruff)和克鲁克(Krug)首先用元素氟与氯直接化合制成了三氟化氯,并且报导过它的一些性质。当时,元素氟未能大规模生产,三氟化氯又被认为是一个反应极难控制的化合物,所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没有进一步研究它。战时德国开始了元素氟的较大规模的生产,曾经生产三氟化氯作为枞火剂。战后一些国家先后进行三氟化氯的生产,学者们相继系统地研究了它的物理性质,阐明了它的分子结构,并且逐渐找到了控制其反应的方法,在无机物制备和有机合成上有了新的应用。三氟化氯是化学活性最强的一种卤素氟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系列β-氰乙基-α-=茂铁邻卤(氟、氯、溴、碘)代苄基醚的晶体结构, 描述并讨论了由卤原子变更所引起的分子结构差异。结果表明, 取代卤原子种类不同, 导致了该系列化合物分属于两种分子构型。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研究过氯、溴和碘取代基对偶氮氯膦类试剂显色性能的影响,而对于氟取代基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们新合成了对(间)氟偶氮氯膦显色剂,并研究了该试剂与稀土元素的显色反应及测定钢中稀土元素的方法。 试验采用的仪器为UV-3000型分光光度计,721型分光光度计。主要试剂为0.05%的  相似文献   

8.
首次由双(1,5-环辛二烯)镍[Ni(COD)_2]与烯丙基气(C_3H_5F)反应合成了氟化-π-烯丙基镍(η ̄3-C_3H_5NiF)。发现该化合物与其氯、溴、碘的同类物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认为这与元素氟小的原子半径、强的电子亲合势有关。本文探讨了反应物配比以及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卤代的氟氯烷以其化学稳定性著称。在实验室中,氟利昂-113通常不是用作反应试剂而是作为惰性溶剂来使用。迄今,除了氟氯烷与某些金属和路易斯酸等的反应外,其他类型的反应研究得很少。全氟和多氟型氟卤烷难以进行碳原子上的S_N2取代,因而在与亲核试剂的反应中,卤素原子便成为亲核进攻对象。氟卤烷中的溴原子受亲核试剂进攻的例子已有报道,但氯原子是否也可受进攻则仍属未知。本文首次报道1,1,2-三氟三氯乙烷(1a),1,1,1-三氟三氯乙烷(1b)和1,1-二氟四氯乙烷(1c)与硫酚钠在室温下反应生成相应的苯硫基取代氟氯烃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含氟烯烃的化学是有机氟化学的基础之一。近年来对长碳链特别是双键不位于未端的全氟烯烃的反应活性及加成方向的研究引人注目。全氟氯烯烃由于氯原子的特性(如电负性为3.0,与 CF_3接近, I_n 效应比氟原子小,但 Cl~-是更好的离去基团等)而具有一些  相似文献   

11.
以氯乙酰氯和对碘苯胺为原料,经酰化合成了4-碘-氯乙酰苯胺,接着与1-甲基咪唑反应得到氯化1-甲基-3-(4-碘苯氨基甲酰甲基)咪唑钅翁,随后在水溶液中发生阴离子交换,合成了1-甲基-3-(4-碘苯氨基甲酰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四氟硼酸盐在过氧化氢/三氟乙酸酐体系中氧化得到一种新的离子液体负载的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试剂1-甲基-3-[4-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氨基甲酰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反应总收率62.3%。试剂没有吸湿性,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不变质。化学结构用IR、1H NMR、13C NMR、19F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2.
硬软酸碱原理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软酸碱(HSAB)原理在本刊讲座中已有叙述。本文将着重阐述这个原理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根据 Pearson 所提出的概念,软碱的价电子很容易被扭变、极化、或除去。硬碱则具有相反的性质,它较紧密地保持它的价电子。硬酸的接受体原子体积  相似文献   

13.
在碘量法中,如硫代硫酸钠的标定,氯、铜、砷的测定,维生素C和葡萄糖的测定等,都要使用碘及碘化钾,废弃液中含碘量达1%以上。碘是一种较贵重的资源,应加以回收。根据碘的升华性质,将废碘液加入氧化剂,使碘从溶液中游离出来,加温使之成为蒸气,用蒸馏法导入冷水中,除去水分,便可制得碘。  相似文献   

14.
含氟液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凡宝  廉娇  高永梅 《化学进展》2008,20(4):499-507
本文简述了含氟液晶的研究进展。根据小分子含氟液晶中氟原子或含氟基团的位置不同,将其分为3类:末端是氟原子或含氟基团的液晶、苯环上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液晶、中心桥键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液晶。根据小分子含氟液晶特点,归纳了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对液晶分子物理性质的影响。同时对高分子含氟液晶的研究进展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前章教学目的是要说明“物质由分子构成”,再用分子学说解释物理现象——物理变化及物理性质;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要进一步说明“分子由原子构成”,再用原子学说解释化学现象——化学变化及化学性质。所以第一、第二两章是初中全部化学的主干,就是以原子分子论为中心而研究物质的变化。本章编排的系统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用磷酸三丁酯聚三氟氯乙稀粉反相分配色层法使铀与微量杂质元素分离并以光电直读光谱测定铀化合物中微量杂质元素。由于采用控制试样法,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例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模守恒赝势平面波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碘原子在Ag(110)面的吸附性质。首先对银体相性质和Ag(110)面的驰豫进行了计算,验证了生成的赝势的可靠性;随后对碘原子在Ag(110)表面各吸附位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最稳定的吸附位是短桥位。另外,本文还考虑了碘原子吸附对Ag(110)表面结构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卤族(halogen)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具有高的电子亲和能(EA)与强反应活性及氧化性.它们在材料合成与改性方面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激励人们研究超卤素(superhalogen),即EA比卤素原子的EA(3.0~3.6eV)更高的一类基团或分子.与卤素原子相比,超卤素表现出电负性更大、结构更丰富、性质更新颖等更加丰富的特征.本文总结了最近30年来人们在设计与合成新型超卤素和飙卤素(hyperhalogen)方面所取得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讨论了超卤素和飙卤素的电子结构和物性,展望了超卤素在开发新型磁性材料、环境净化材料、高能密度材料以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异黄酮化合物具有心血管活性[1],雌激素活性[2]及抗骨质疏松[3]活性等。3 苯基 4(1H)喹啉酮衍生物是异黄酮化合物的等电子体,文献报道它具有与异黄酮化合物相似的心血管活性[4]和抗肿瘤[5]活性。结构中具有氟原子的化合物大多能改善脂溶性,增强生理活性,且能选择性作用于脑细胞及脑血管;喹诺酮类抗菌药中具有优良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几乎都含有氟原子。我们对含氟的3 苯基 4(1H)喹啉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以氟氯苯胺为原料,合成了其7 氯衍生物(化合物A1~A4),及5 氯衍生物(化合物B1~B4),其中7 氯衍生物为主产物,合成路线如下:化合…  相似文献   

20.
胡昌明  陆亨尧 《化学学报》1986,44(3):310-313
Park等从全氟丙烯与三氯化铝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出一系列氟氯烯烃,并指出该反应中全氟丙烯氟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次序.CF_2ClCFClCF_2CFCl_2(1)与三氯化铝反应,仅得到CF_2ClCFClCF_2CCl_3,产率58%.我们研究了1及CFCl_2CF_2CFCl_2(2)分别与三氯化铝的反应.由1的反应得CF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