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丁二酮肟 氨 氯化铵 柠檬酸钠 明胶 抗坏血酸体系中Cu(Ⅱ )、Pb(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的络合物吸附波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溶液中痕量相应元素的新方法。上述金属络合物分别在 -0 .44、-0 60、-0 .76、-1.0 7和 -1.2 4V左右产生灵敏的极谱波。信噪比为 3时 ,检出限分别为 1.0× 10 - 8、2 .3×10 - 8、1.3× 10 - 8、2 .9× 10 - 1 0 和 3 .6× 10 - 1 1 mol/L。铜、铅、镉、镍和钴的浓度分别为 2 .0× 10 - 8~ 2 .0× 10 - 5,4.8× 10 - 8~ 4.8× 10 - 5,3 .0× 10 - 8~ 3 .0× 10 - 5,5 .4× 10 - 1 0 ~ 5 .4× 10 - 7和 6.8× 10 - 1 1 ~ 6.8× 10 - 8mol/L时 ,与相应峰电流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用于同时快速测定实际样品中这些金属离子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丁二酮肟 氨 氯化铵 柠檬酸钠 明胶 抗坏血酸体系中Cu(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的络合物吸附波 ,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锌电解溶液中这些痕量元素的新方法。Cu(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分别在 - 0 44V、- 0 76V、- 1 0 7V和 - 1 2 4V左右产生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信噪比为 3时 ,其检测限分别为 1 0× 1 0 - 8mol/L、1 3× 1 0 - 8mol/L、2 9× 1 0 - 1 0 mol/L和 3 6×1 0 - 1 1 mol/L。铜、镉、镍和钴的浓度分别为 2 0× 1 0 - 8mol/L~ 2 0× 1 0 - 5 mol/L、3 0× 1 0 - 8mol/L~ 3 0× 1 0 - 5mol/L、5 4× 1 0 - 1 0 mol/L~ 5 4× 1 0 - 7mol/L和 6 8× 1 0 - 1 1 mol/L~ 6 8× 1 0 - 8mol/L时 ,与相应峰电流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已用于锌电解液中铜、镉、镍和钴的快速同时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 4 7%、5 1 %、4 9%和 5 3 %。  相似文献   

3.
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铜和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应用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 (OSWSV)同时测定Cu(Ⅱ )和Cd(Ⅱ )。在 0 .0 1mol·L- 1酒石酸钾钠 2 .0× 10 - 4mol·L- 1水杨醛肟溶液中 (pH 11.75 ) ,Cu(Ⅱ )和Cd(Ⅱ )分别与水杨醛肟形成的络合物均产生非常灵敏的还原波 ,峰电位分别为 - 0 .5 5 6V和 - 0 .70 4V (vs.Ag/AgCl以下均同 )。峰电流与Cu(Ⅱ )、Cd(Ⅱ )浓度分别在 9.0× 10 - 74 .0× 10 - 8mol·L- 1和 2 .0× 10 - 6 6 .0×10 - 8mol·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均为 1.0× 10 - 8mol·L- 1。该法用于同时测定水样中痕量Cu(Ⅱ )和Cd(Ⅱ ) ,所得结果满意。通过对该体系的初步研究 ,Cu(Ⅱ )、Cd(Ⅱ )与水杨醛肟形成的络合物的还原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以PVG-双硫腙(DTZ)-Cu(Ⅱ),PVC-DTZ-Cu(Ⅰ)为载体制备了性能良好的SCN-离子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SCN~-》ClO_4~->Sal~-》NO_3~-~Cl~->PO_4~(2-)。16℃时,膜组成为PVC-DTZ-Cu(Ⅰ):PVC:邻硝基苯基辛醚(o-NPOE)=12∶22∶66的SCN~-离子电极,在0.02mol/LHCl体系中,在1×10~(-2)~5×10~(-6)mol/LSCN~-浓度范围呈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8±2mV/dec,检测限为2×10~(-6)mol/L;膜组成为PVC-DTZ-Cu(Ⅱ)∶PVC∶o-NPOE∶四苯硼酸钾(KTPB)为8∶22∶55∶15的电极,在0.01mol/LHAc-NaAc缓冲体系中,在10~(-2)~2×10~(-6)mol/LSCN~-浓度范围呈线性响应,斜率为54∶1mV/dec,检测限为8×10~(-7)mol/L.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作用的机理,表明SCN~-与载体中铜原子直接作用。电极应用于废水中SCN~-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合成和表征了四个新的大环上含有草酰胺桥基的双核配合物[Cu(η-L1)ML22](ClO4)2·nH2O,其中L1为2 ,3 -二羰基-5 ,6 : 13, 14-二苯基-1 ,4 ,8 , 11-四氮杂十四环-7 , 11-二烯;L2 =乙二胺(en),M=Cu(1),M=Ni(2);L2 = 1 ,10-邻菲咯啉(phen),M=Cu(3),M=Ni(4)。测定了配合物(3)和(4)的变温磁化率(4 .2 -300K),求得磁参数分别为(3)J=-99.1 cm-1 和(4)J=-47.0 cm-1,表明Cu(Ⅱ)、-Cu(Ⅱ)、Cu(Ⅱ)-Ni(Ⅱ)离子间存在反铁磁自旋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氟罗沙星的电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测定氟罗沙星(FLRX)的新方法。在0.05 mol/L KH2PO4 NaOH(pH=7.12)缓冲溶液中,FLRX Cu(Ⅱ)络合物在-0.36 V(vs.SCE)处产生一个灵敏的不可逆吸附还原峰。峰电流ip 与氟罗沙星浓度在5.0×10-8~4.0×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可达3.0×10-8 mol/L。络合物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研究表明,络合物组成比为:Cu(Ⅱ)∶FLRX=1∶2,是以Cu(Ⅱ)为中心原子,四个O为配位原子的螯合物。其电极过程为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Hg(Ⅱ)催化K4Fe(CN)6分解的反应与鲁米诺同Cu(CN)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实现了痕量汞的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DL=2.2×10-7g/L,测定汞的线性范围为8×10-7~4×10-5g/L,对8μg/L汞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4%。用于环境水中痕量汞的测定结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流动注射-邻菲啰啉协同催化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的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订了邻菲啰啉-CTMAB-H_2O_2-Co(Ⅱ)-Cu(Ⅱ)协同催化化学发光体系流动注射测定痕量Cu(Ⅱ)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8×10~(-12)g/ml Cu(Ⅱ),线性范围为1×10~(-10)-4×10~(-8)g/ml Cu(Ⅱ),相对标准偏差为0.9%分析速度为160样/小时。本法用于头发和水样中Cu(Ⅱ)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C2H3+NO2反应速率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激光光解C2H3Br产生C2H3自由基,在气相298 K, 总压2.66×103 Pa的条件下,研究C2H3与NO2的反应,用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LP-LIF)检测中间产物OH自由基的相对浓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报导了双分子反应C2H3+NO2的速率常数k(C2H3+NO2)=(1.8±0.05)×10-11cm3•molec.-1•s-1,同时也得到OH+NO2反应的速率常数k(OH+NO2)=(2.1±0.15)×10-12 cm3•molec.-1•s-1.  相似文献   

10.
李秀玲  周长利  卢燕  杨国峰 《分析化学》1999,27(9):1029-1032
在pH9.50的1.60 mol/L NH_3·H_2O-NH_4Cl缓冲液体系中,铜(Ⅱ)-2-氨基-4-苯基噻唑-3,5-二溴水杨醛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0.36 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2.5次微分吸附波灵敏度高,波形好.峰值e_(pp)与铜(Ⅱ)浓度在4.0×10~(-8)~6.5×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为1.0×10~(-8)mol/L Cu(Ⅱ).该法用于合金试样中微量铜测定,结果较好.本文对络合物的组成及波的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个灵敏的具有选择性的溶出伏安法测超痕量铜的方法。在0.01mol/LNH3·H2O-NH4Cl溶液中(pH=9.3),铜(Ⅱ)-2,2′-联吡啶(Dipy)-铬天菁S(CAS)能生成具吸附性的电活性三元络合物,在+0.1V(vs.SCE)电位下富集,阴极溶出峰电位是一0.18V,峰电流与Cu(Ⅱ)的浓度在9.0×10-9~7.0×10-7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是3.0×10-9mol/L,这一方法已用于测定环境水中痕量铜,回收率在98.5%,102.5%之间。  相似文献   

12.
硒(Ⅳ)-铜(Ⅱ)体系的催化吸附波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研究了Se(Ⅳ) Cu(Ⅱ)体系的伏安行为,发现在乙酸溶液中,Se(Ⅳ)在Cu(Ⅱ)的存在下,于-0.76V(vs.SCE)产生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峰电流与Se(Ⅳ)的浓度在5.0×10-8~7.0×10-6mol 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研究了该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该催化波为吸附波。实验测得电子转移数n=2,不可逆吸附的转移系数α=0 61~0 68,反应速率常数Ks=1.41 s。并用建立的方法成功地测定了发样中的硒。  相似文献   

13.
齐菊锐  李陟  许宏鼎 《分析化学》2005,33(12):1740-1742
报道了将四羟基蒽醌吸附在稻壳基活性炭上,用直接混合法制成碳糊化学修饰电极及其在测定Cu(Ⅱ)中的应用。实验确定了阳极溶出法测定Cu(Ⅱ)的最佳操作条件。支持电解质为0.03 mol/L H2SO4,富集电位在-0.8V,该电极对Cu(Ⅱ)在5.0×10-8~1.0×10-2mol/L范围内分段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实际样品分析浓度小于1.0×10-2mol/L的均不需要稀释,高浓度的样品可不设富集时间,从-0.8 V处直接做阳极扫描,低浓度的样品则需设相应的富集时间,富集时间300 s时,检出限为5.0×10-9mol/L,Mg2+、Mn2+、A l3+和Fe3+等十余种共存离子基本不干扰。用本法分析人发中的铜与光谱法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镉-向红菲啰啉体系吸附伏安法测定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4.1的0.03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介质中,Cd(Ⅱ)-向红菲啉络合物于悬汞电极上在-0.65V(vs.SCE)电位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峰,利用1.5次微分技术进行测定,络合物波峰峰值epp与Cd(Ⅱ)浓度在1.0×10-9~1.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7×10-10mol/LCd(Ⅱ),本文详细研究了测定镉的最佳条件,对络合物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丁二酮肟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用于测定微量钯的研究。实验表明,Pd(Ⅱ)浓度在1×10-4~5×10-7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模拟样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铜的示波极谱测定及高铁试剂络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霞  强洪  邹洪  谷学新 《分析化学》2004,32(7):935-938
铜 在 0 .1mol/LNaHCO3 溶液中 ,当有 7 碘 8 羟基喹啉 5 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时 ,于- 0 .5 5V(vs.SCE)处有一个灵敏的二次导数示波极谱电流峰 ,与没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时相比 ,峰电流增敏约 2 7倍。铜 浓度在 3.0× 10 -9~ 9.4× 10 -7mol/L范围内 ,i”p 与Cu2 + 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其检出限为7.8× 10 -10 mol/L ,用于水和尿样中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直线法测得 :Cu2 + 与 7 碘 8 羟基喹啉 5 磺酸钠形成摩尔比为 1∶2的络合物 ,其条件稳定常数 (K)为 8.5× 10 11。  相似文献   

17.
郑妍鹏  莫金垣  谢天尧 《色谱》2002,20(2):159-162
 采用柠檬酸 柠檬酸钠作为缓冲体系 ,使用负高压 ,对Cl-,NO3 -,HCO3 -和H2 PO4 -等 4种常见阴离子进行了分离检测 ,研究了缓冲剂的种类、浓度、pH值及操作电压对分离的影响。在选定的条件下 ,4种离子的定量线性范围 :Cl-5 0× 10 -5mol/L~ 2 5× 10 -3 mol/L ,NO3 -6 0× 10 -5mol/L~ 2 0× 10 -3 mol/L ,HCO3 -5 0× 10 -6mol/L~ 2 0× 10 -4 mol/L ,H2 PO4 -6 0× 10 -5mol/L~ 1 0× 10 -3 mol/L ;检出限 :Cl-1 5× 10 -5mol/L ,NO3 -3 0×10 -5mol/L ,HCO3 -1 0× 10 -6mol/L ,H2 PO4 -2 0× 10 -5mol/L ;峰面积的RSD (n =6 ) :Cl-3 1% ,  相似文献   

18.
详细报道了Nafion-聚[N',N"-(1,3-丙二亚甲基)双(1,2-苯二氨基)-N,N,N′,N″,N′″']合镍[PolyNi(Ⅱ)L]修饰微铂电极的制备及性质,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NO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当NO的浓度在2.0×10-7~1.6×10-5 mol/L 范围内峰电流与NO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O.994.用于血液中NO的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在8×10~(-3)mol/L NaOH-0.2mol/L KClO_3底液中,Pb(Ⅱ)-QBTU体系产生灵敏的阴极化二阶导数波,峰电流与铅浓度在4.0×10~(-8)~4.5×10~(-6)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对电极过程,反应机理,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溶胶 凝胶 钴 邻菲口罗啉膜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一氧化氮(NO)检测中的应用,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对NO进行检测。该修饰电极对NO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使其氧化电位负移了210mV,氧化峰电流与NO浓度在5.6×10-8~2.8×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检测限为1.4×10-8mol/L,且生物体内常见的干扰物质如抗坏血酸、NO2-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物等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