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该文针对金属风暴武器的特点,以发射某枪弹为例,详细讨论了装药量、火药厚度、弹头质量、药室容积等装填条件的变化对金属风暴武器系统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其规律为:随着装药量的增大,火药厚度的减小,药室容积的减小将使最大膛压和子弹出枪口速度均相应地增加;弹头质量的增加将使最大膛压增加,子弹出枪口速度减小。这些规律为研究金属风暴武器系统的内弹道机制及控制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串联双药室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串联双药室火炮运用了一种新型发射原理,在膛压不高的情况下,可提高弹丸的初速,这对于现有火炮的改造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该文建立了串联双药室火炮的经典内弹道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不同因素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装药质量比例对初速影响较大,有一个最佳值;(2)点火延迟也有一个最佳值,太大火药烧不完,太小起不到接力效果;(3)初速随活塞质量的变化是先增大而后减少。文末分析了串联双药室火炮的发展动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使常规火炮发射1 kg弹丸的炮口速度在2 000 m/s以上,该文提出一种浮动串联双药室火炮发射技术。分析了该发射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发射过程的4个不同阶段,建立了发射过程的经典内弹道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求解出采用该技术发射时各弹道参数的压力-时间和速度-时间变化规律,分析了双药室装药种类和装药量、药室间的破孔压力、弹丸启动压力对弹丸炮口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第二药室装1.2 kg 5/7火药、药室间的破孔压力为100 MPa、弹丸的启动压力为180 MPa时,弹丸获得最大炮口速度2 547 m/s。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分析弹丸发射内弹道过程,通过对LS-DYNA进行二次开发,将弹丸发射经典内弹道模型及火药气体状态方程引入有限元计算,并采用Lagrange方法对某弹丸发射内弹道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成功模拟了火炮发射时火药燃烧推进弹丸运动的力学过程. 仿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获得的弹丸速度、弹后气体压力、弹丸过载曲线与经典内弹道计算结果一致性很好,同时数值模拟解决了经典内弹道无法获得弹丸具体受力情况和动态下的强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采用双级装药进行膛内二次发射以提高弹丸初速而不增大最大膛压的新技术,设计了双级装药弹的结构,为提高大口径身管武器的初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提出了二次发射过程的物理模型,并以12.7 mm弹道枪为对象建立了膛内二次发射内弹道数学模型,分析了参数变化对膛压和初速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身管长度增量相等的条件下,双级装药弹初速增加量是12.7 mm普通弹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埋头弹内弹道过程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埋头弹火炮可燃导向管的材料选择和结构尺寸设计提供依据,该文研究了埋头弹在膛内的运动过程和药室中的流场变化规律.考虑到埋头弹火炮药室内具有显著的两维流动特性,该文应用两相流体力学理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建立了药室内的非稳态轴对称两维多相流和身管内非稳态一维两相流相结合的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要使弹丸嵌入膛线之前导向管不发生破裂,导向管的强度应达到5 MPa以上. 相似文献
7.
耦合内弹道过程的膛口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武器精度,模拟弹丸射入膛内后的膛口流场,耦合内弹道过程分析弹丸射出炮口前的初始流场和射出后的流场变化.采用内弹道经典模型计算膛内弹后气体流场,建立二维轴对称气体动力学模型计算弹前气体及膛口流场,通过弹前阻力将二者同步耦合计算.计算过程采用非结构网格方法,同时考虑运动弹丸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流场相吻合.计算结果捕捉到弹丸出炮口后在膛口形成清晰的瓶状波系.分析得到弹丸出炮口后1.5 ms时刻炮膛内外的马赫数轴向分布;此时火药气体在膛外膨胀的最大马赫数可以达到6.32;火药经过激波后气体速度迅速下降到声速以下.由于激波的作用,在激波前后压强会产生阶跃. 相似文献
8.
该文进行了超高射频火炮膛内串联排列的3发弹丸的射击实验,建立了膛内过程的经典内弹道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很接近,表明该模型用于模拟超高射频火炮高频连发的膛内过程是可行的。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射击频率对最大膛压和初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超高射频火炮的射击频率应该有一上限,就是在上一发弹出炮口并且膛内压力下降到一定压力时再击发下一发弹,才能避免各弹丸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初速散布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简化埋头弹的内弹道模型,将埋头弹内弹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结合经典内弹道和高等内弹道理论,并应用两相流体力学模型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分别建立了埋头弹传火管零维模型和身管内一维两相流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内弹道参数在弹后空间的分布情况,为分析埋头弹内弹道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为埋头弹装药结构的修正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浮动发动机的内弹道问题,该文对其发射过程进行了建模及计算分析.首先探讨了浮动发射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运用经典内弹道理论建立了发射系统内弹道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龙格-库塔公式进行数值计算,最后给出某组数值仿真及地面试验的研究结果.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为单兵筒式武器浮动发动机发射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侧装药金属风暴武器系统内弹道的物理过程,建立了内弹道数学模型,并以发射五发某枪弹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射击频率越高,相邻两发弹间的内弹道过程耦合现象越明显,用于克服弹前阻力做功和侧药室分流火药燃气所消耗的能量越多,在装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各发弹之间的内弹道一致性也越差。因此,必须对这种新结构金属风暴武器系统的内弹道进行优化设计,才能达到所需的战术指标。 相似文献
12.
宋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
经典内弹道学把求解膛内弹后空间压力分布问题称为拉格朗日问题。本文取ε=ω/φ_1m为小参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摄动求解。证明了拉格朗日假设下的密度、速度、压力分布的结果是本文方法的零级近似解,从而看出对于ε较大的火炮,拉格朗日近似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3.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在超高射频武器发射动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金属风暴”武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其刚弹耦合的发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该武器系统特征方程,计算了系统固有振动特性;构造了系统增广特征矢量,实现了其系统动力响应的精确分析。通过数值仿真,获得了该武器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系统动力响应、内弹道、弹丸起始扰动,仿真结果可用于该武器的动态设计。 相似文献
14.
黄文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
本文通过对电爆网络串联准爆基本公式的分析.指出原式求得的电流并不是真正的串联准爆值.而是能量差值部分的电流.不能满足安全准爆的要求。经过研究提出(7)式:I_串≥V(k(?)ax-K(?)in)/Ct.及(8)式:I_e≥1.15C′I_串,求得确切意义的恒定直流及交流电流准爆值.能全面满足准爆条件。(9)式:I_e≥115/_串.为理论计算式。 相似文献
15.
串联系统可靠性的两层数据虚拟系统法置信下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具有r个元件的系统可靠性的置信下限问题。设试验数据是成败型的,分成两层,有系统的试验数据,也有元件的试验数据。本文利用虚拟系统法求出系统可靠性R0白置信下限RLM。本文证明RLM在渐近意义下水平相合,并且其渐近方差达到极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