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为了降低410t/h电站煤粉锅炉的NOx排放,在实炉上进行了热态试验,在最上层二次风喷口的上方装设了分离式燃尽风(SOFA)喷口.试验结果表明,投入分离式燃尽风SOFA后,炉内形成了良好的空气分级燃烧工况,显著降低了NOx的排放浓度,最高降低了43.4%.二次风缩腰型配风方式相较于宝塔型配风方式,更有利于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2.
采用木屑和煤混烧的方法来降低流化床燃烧煤中污染物的排放.实验结果表明,流化床中木屑和两种不同煤混烧时均可以有效降低SO_2和NO_x排放。随着木屑掺烧比例的增加,降低SO_2和NO_x排放的效果越明显;SO_2排放随流化风速增加而增加、NO_x排放增加幅度较小;随着燃烧负荷的增加,NO_x排放增加.由于受炉膛高度限制以及无二次风,CO排放随木屑掺烧比例、流化风速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象锅炉结构特性和煤质特性提出了三种燃尽风布置方式,并对燃尽风风率对不同布置方式下炉内燃烧和NO_x排放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燃尽风率为30%左右时,三种布置方式下锅炉各参数都表现出合理的水平,并且能够满足NO_x排放要求。两段送风的深度空气分级方式在煤粉的燃烧和燃尽,降低NO_x的排放量方面效果较好,更为适合四角切圆锅炉的低氮燃烧改造。  相似文献   

4.
城市干化污泥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中NO和N2O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 kW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进行了城市干化污泥的燃烧实验,研究了污泥含水率、燃烧温度、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比率等因素对NO和N2O排放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含水率从4.5%增加至17.5%时,NO排放浓度明显降低,N2O排放浓度明显升高;燃烧温度升高,NO排放浓度呈上升趋势,N2O排放浓度则呈下降趋势;增大过量空气系数会促进NO和N2O的生成;提高二次风比率可以降低NO和N2O的排放浓度。城市干化污泥在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中NO和N2O的排放浓度高于污泥与煤混烧时的排放浓度,但燃料N向NO和N2O的转化率低于与煤混烧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某电厂200 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其额定工况采用和不采用分级燃烧以及不同分级燃尽风比率下炉内流场,温度场及NO_x的生成情况,探讨通过分级燃烧减少NO_x排放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原来不采用分级燃烧的额定工况,数值模拟结果与设计值和在实际运行中的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数值模拟基本符合实际;炉膛主燃区氧量过大是导致炉膛生成的NO_x浓度较高的重要原因,采用分级燃烧能够显著降低炉膛NO_x生成量;在本文计算条件下,当燃尽风比例占15%时NO_x生成量最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3 MW_(th)富氧煤粉燃烧实验台,对空气燃烧,不同循环倍率的循环燃烧工况下,进行燃烧实验,研究富氧燃烧过程中气体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3 MW_(th)富氧燃烧实验台上,富氧燃烧过程中CO_2浓度可以达到80%以上,同时能保证很高的煤粉燃尽率;与空气工况相比,富氧燃烧工况下,烟气中NO_x的浓度上升了56%~167%,排放量降低了46%~69%;同时燃烧气氛的变化对煤中硫向SO_2的转化率影响很小;双碱法湿法脱硫能在富氧燃烧条件下稳定运行,脱硫效率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7.
燃煤锅炉微油点火燃烧器的数值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煤粉锅炉微油点火燃烧器的结构特点,用数值仿真软件对圆形截面燃烧器的内部燃烧特性进行了三维流动数值模拟,计算了从燃烧器入口到炉膛的燃烧特性.分析了一次、二次燃烧室两个方向上的温度、速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器一次风速度的提高对煤粉气流的着火不利,太低又会引起堵粉,同时使一次燃烧室结焦的可能性增大;微油点火燃烧器在喷口处形成了风包火的着火工况,降低了燃烧器喷口边缘温度,改善了燃烧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沉降炉上制备了不同燃烧气氛、不同燃尽程度的半焦,采用低温氮吸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了其孔隙结构和表面形态.结果表明,所取的半焦试样均具有完整且连续的孔结构体系;但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O_2/CO_2气氛下半焦试样的孔结构参数及其分形维数均小于相同O_2浓度的O_2/N_2气氛下的情况;两种气氛下煤焦的燃尽过程中,孔隙结构参数(S_(BET)、V_(BJH)和d_(pore))随燃尽率的增加均呈减小趋势;SEM图像的定性分析结果与N_2吸附的定量测量吻合较好.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O_2/CO_2气氛下煤粉的孔隙结构与其燃烧特性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一台1.6 L四缸进气道燃料喷射氢内燃机上,通过自主开发电子控制单元逐步调节氢气的喷射脉宽,试验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λ)对氢内燃机冷起动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λ由1.54逐渐减小至0.72时,氢内燃机冷起动前6 s内,起动转速峰值逐渐升高,成功起动时间由2.4 s逐渐缩短至1.9 s,起动时间缩短了20.8%;相同循环数下,火焰发展期(θ_(0-10))和快速燃烧持续期(θ_(10-90))随λ的减小呈现逐渐缩短的变化趋势;NO_x排放呈现先小幅上升,而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冷起动前6 s内NO_x平均排放降低约84.4%,且在λ=1.41时NO_x排放峰值及平均排放均最高.此外,由于部分润滑油进入缸内参与燃烧而导致排放中会出现HC及CO污染物,且随λ的减小,HC及CO排放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F风下倾对W型炉内燃烧及NOx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在实际锅炉上的试验,研究了310 MW Foster Wheeler技术w型火焰锅炉F层二次风下倾15°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模拟和试验的分析表明,F层二次风下倾后对炉内燃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火焰行程延长,煤粉停留时间增加,还原区扩大,一次风与二次风的混合推迟等方面.试验和模拟结果都表明,F层二次风下倾后锅炉的火焰中心下降,飞灰含碳量降低,锅炉效率提高且NOx排放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燃煤旋涡流化床燃烧特性研究金保,刘坤磊,赵长遂,徐益谦(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一、前言旋涡流化床燃烧技术是在鼓泡床和循环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流化床燃烧技术,通过在鼓泡床的悬浮空间加入四角切圆二次风,组成强旋涡流场,分离从床内飞溅上来的细颗粒,...  相似文献   

12.
曲径燃尽层     
一、前言 煤的流化床燃烧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在其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燃烧效率低,主要是飞灰含碳量高。为改进流化床燃烧过程,我们曾提出一个由流化燃烧层和曲径燃尽层组成的流化床燃烧室结构方案,经测试和应用表明,设置曲径燃尽层这项技术措施,对于改善我国目前已有的流化床锅炉的性能,发展中小型容量的  相似文献   

13.
半焦燃烧特性的热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提倡的煤部分气化燃烧系统集成优化联合生产煤气和热能的新概念,在不同温度下制得四种煤的半焦,通过热天平燃烧试验研究了半焦的燃烧特性,考察了煤种和制备温度对半焦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煤种不同,所制得半焦燃烧特性不同;相同煤种制得半焦,随制备温度升高,半焦着火温度上升,燃烧活化能增加,燃烧反应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针对准二维狭缝燃烧系统,进行了扩散燃烧、预混燃烧、空气部分预混燃烧以及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ODPP/OESC)等燃烧技术的排放特性对比;并进行了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技术中不同预混氧浓度、不同补燃氧浓度、不同预混当量比以及不同补燃位置火焰的燃烧特性以及污染物的生成特性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DPP/OESC的燃烧工艺,能够有效地实现燃烧过程中高效率和低排放的双优化,随着预混当量比的增大以及后期补燃位置的增大,快速型NO_x生成比重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中加入切向二次风后气固多相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 循环流化床以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受到能源等领域的重视,循环流化床结构也正在不断地改进。和以往的床体结构相比,我们拟在悬浮段中增加了切向二次风,并考虑在床体出口处加添缩口。通常循环流化床锅炉所使用的旋风分离器直径很大,这使循环流化床整个装置的体积和造价都有所增加。上述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希望通过增加颗粒在炉内停留时间以及减小扬析来达到在循环流化床内分离颗粒的目的,并降低造价同时还能提高  相似文献   

16.
卤族元素在燃烧时会影响CO的氧化和NO的生成。本文通过化学平衡方法分析了H2O和HCl对于CO氧化的协同效应,在非均匀布风流化床中进行了PVC塑料与煤或半焦的混烧试验,测量了CO和CH4的排放特性,从而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证明了HCl对CO氧化的抑制作用。并给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造纸污泥流化床焚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座密相床截面积为 0.23 m×0.23m、高度为 5m的流化床燃烧试验装置上进行了造纸污泥的焚烧试验.探明污泥水分、流化速度、二次风份额和过剩空气系数等参数对污泥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高水分造纸污泥焚烧炉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测试表明,在不添加脱硫剂情况下焚烧烟气中SO2、NOx和N2O的排放浓度完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第二代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2G PFBC-CC)是当前具有应用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构建了2 MWt加压喷动流化床部分气化炉,对原有1 MWt增压流化床燃烧炉进行了改造,形成了较完整的2G PFBC-CC系统.经过二年多的调试和试验研究,验证了2G PFBC-CC工艺可行性和先进性,部分气化炉产生的煤气热值在4.2 MJ/Nm3以上,满足燃气透平的要求,排出的半焦可在PFB燃烧炉内稳定燃烧,飞灰含碳量在2%以下,系统碳利用效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高温空气低燃气浓度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工程实际出发,本文提出了高温空气低燃气浓度燃烧新技术,即充分利用烟气余热提高助燃空气温度,提高热能利用率;同时通过优化喷口结构,提高燃气射流速度,使燃气射流在同空气射流混合燃烧前卷吸大量炉内烟气,从而降低燃气射流中的可燃物浓度,进而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通过燃气射流速度从24.56m/s提高到55.26m/s,可以降低NOx的排放;当围绕燃气喷口的六个圆形空气喷口改为两个矩形喷口时,燃气射流可从两侧卷吸更多的炉内烟气,形成低燃气浓度燃烧,从而大大降低了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20.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42(6):1591-1599
在产品级重型多缸机上对三种不同压缩比条件下的汽柴油双燃料燃烧在全工况平面内进行了优化,重点分析了压缩比对双燃料燃烧全工况范围内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双燃料燃烧在全工况范围内应用的高效清洁燃烧控制策略,并研究了柴油氧化催化器(DOC)对THC和CO排放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小负荷采用活性控制压燃(RCCI)燃烧模式,中高负荷采用均质混合气引燃(HCII)燃烧模式能够实现汽柴油双燃料全工况范围内的高效清洁燃烧。降低压缩比能够有效拓展中高负荷的最高汽油比例,获得更低的NO_x和Soot排放。使用DOC能够有效净化双燃料燃烧各个工况的THC和CO排放。通过使用上述高效清洁燃烧控制策略以及简单后处理装置DOC,汽柴油双燃料燃烧的NO_x、Soot、THC和CO四项排放物在欧洲稳态循环(ESC)测试中的综合比排放均能满足国5法规,而且综合比油耗与原机纯柴油模式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