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存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和增敏剂十二烷基硫酸钠,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新催化光度法.讨论了有关的反应机理.本法由于添加了表面活性剂,灵敏度提高3.4倍.测定锰含量线性范围为10~120ng·25mL~(-1),相对标准偏差为2.6%(n=9),检出限为8.O×10~(-11)g·mL~(-1).用于测定水样和酒样中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5-氯-苯并噻唑偶氮苯甲酸(5-Cl-BTAEB)与锰的显色反应,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乳化剂OP存在下,5-Cl-BTAEB与Mn(Ⅱ)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3×105L·mol-1.cm-1。锰含量在0~44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测定粉煤灰中微量锰,结果与催化光度法相符,6次测定值RSD4%。  相似文献   

3.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锰(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氢氧化钠介质中 ,痕量锰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桑色素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Mn (Ⅱ )的测定线性范围为 0 0 0 5~ 0 0 60 μg/2 5mL ,检出限为 7 8× 1 0 - 10 g·mL- 1。用于大米中痕量Mn (Ⅱ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基于存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和增敏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甲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讨论了有关反应机理。本法由于添加了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灵敏度揭高2.5倍,测定锰含量线性范围为8.0×10-4~8.0×10-3mg/L,检出限为7.0×10-5mg/L,相对标准偏差为4.7%(n=11),可用于测定茶叶和水样中的锰。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pH 3.6的HOAc-NaOAc介质中,抗坏血酸对溴酸钾、溴酚蓝、锰(Ⅱ)催化体系具有显著的活化作用,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线性范围为10~125μg/25 mL,检出限为3.44×10-5g.L-1,用于药品、饮料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pH 9.5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锰(Ⅱ)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组成比为1:1稳定且电活性的锰(Ⅱ)-邻菲罗啉络合物.采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锰(Ⅱ)-邻菲罗啉络合物的电化学行为,提出了茶叶中锰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测定条件,包括支持电解质、缓冲溶液的浓度、反应介质的酸度、以及增敏剂的选择等,作了试验并予以优化,并探讨了锰(Ⅱ)-邻菲罗啉络合物极谱峰的电化学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在优化的条件下,还原峰峰电流与锰(Ⅱ)浓度在6.3×10-8~8.0 ×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10-8mol·L-1.此法用于茶叶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7.8%~102.1%之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高碘酸钾-溴酚蓝为指示反应,在活化剂邻菲(口罗)啉存在下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Ⅱ)的新方法,方法灵敏度为6×10~4μg/ml。线性范围为0.00—0.60μg/15ml,应用于标准铝合金及茶叶中痕量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以TritonX-100为增溶剂,高碘酸钾氧化PAN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新体系。方法的检出限为3.6×10-3μg/mL,精密度为2.4%(n=9),线性范围为0.10~1.3μg/25mL,可用于谷物样品中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氨三乙酸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存在下,基于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溴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此催化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好,线性范围为0.4~10μg.L-1,检出限为8.5×10-8g.L-1,用于测定水样和茶叶中的锰,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2%及1.1%,回收率依次为93%~109%和94%~108%。  相似文献   

10.
基于pH6.5的Na2HPO4-NaH2PO4缓冲介质中铜离子对高碘酸钾氧化胭脂红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1.1×10-7g/L Cu(Ⅱ),表观摩尔系数ε=7.8×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5μg/10mLCu(Ⅱ),方法已用于人发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在pH.5.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一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Mn(Ⅱ)对过氧化氢氧化3-(4'氯基苯基)-5(2'-羧基偶氮)若丹宁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并导致荧光强度的增加.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方法,荧光强度的增加(△F)与Mn(Ⅱ)的质量浓度在0.014 mg·L-1以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4.47+1038.75C,相关系数为0.988 6,检出限为1.78×10-6g·L-1.用于自来水和污水样品中痕量锰的测定,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结果相符.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用标准加入法测得的回收率在95.6%~103.4%之间.  相似文献   

12.
利用银离子对过硫酸钾与还原性指示剂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来测定痕量银的催化光度法已有不少报道。曾被研究的指示剂有对氨基苯磺酸,溴邻苯三酚红,二甲酚橙,酸性靛蓝,邻苯二酚紫,直接绿等。但还未见用溴酚蓝作指示剂的报道。前文报道了利用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溴酚蓝的反应测定锰。本文报道利用银催化过硫酸钾氧化溴酚蓝的反应测定痕量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硫酸介质中,以氨三乙酸为活化剂,利用痕量Mn(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绿和酸性铬蓝K褪色的指示反应,分别在430nm和630nm波长下测量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的吸光度,建立了双指示剂双波长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Mn(Ⅱ)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测定Mn(Ⅱ)的线性范围为0.00200~0.0300μg/mL,检出限为1.2×10-11 g/mL。方法可用于茶叶和废水中痕量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pH 1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在OP-10微乳液存在下,1,5-二(2-羟基-5-溴苯)-3-氰基甲月替(HBPCF)与锰形成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6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6.9×104 L·mol-1· cm-1,锰(Ⅱ)量在0~1.2 mg· 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环境样品中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双指示物质测定痕量锰的新催化光度法.探讨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确定了催化体系的适宜反应条件.本法灵敏度比单指示物质法高6.4倍,用于测定谷物样品中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双指示物质测定痕量锰的新催化光度法, 探讨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确定了催化体系的适宜反应条件.本办法灵敏度比单指示物质法高6.4倍,用于测定谷物样品中锰.  相似文献   

17.
郑肇生  吴和舟 《化学学报》1994,52(4):391-395
本文报道了双指示物质测定痕量锰的新催化光度法, 探讨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确定了催化体系的适宜反应条件.本办法灵敏度比单指示物质法高6.4倍,用于测定谷物样品中锰.  相似文献   

18.
偶氮胂I-高碘酸钾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Mn(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HAc—NH4Ac介质中,以1,10-菲啰啉为活化剂,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I褪色反应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Mn(Ⅱ)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80μg/L,检出限为6.3ng/mL,对60μg/L,Mn(Ⅱ)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导出了动力学方程,该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30.4kJ/mol。已用于野菜、水果样品中锰(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存在下,基于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亮绿SF的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锰(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锰(Ⅱ)的线性范围为0.6~6.0 ng/mL,检出限为6.0×10-11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5%(n=9)。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好,已用于测定饮用水和葡萄酒试样中的痕量锰。  相似文献   

20.
牛血红蛋白(Hb)对过氧化氢氧化L-酪氨酸(L-Tyr)产生荧光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而痕量汞(Ⅱ)对该体系荧光产生较强的猝灭作用,基于此建立了测定工业废水中痕量汞(Ⅱ)的酶催化-荧光猝灭法。试验考察了酸度、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在pH 9.8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L-Tyr、过氧化氢和Hb的浓度分别为8.00×10-5,1.00×10-4,5.00×10-7 mol·L~(-1)时,汞(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4.0 mg·L~(-1),方法的检出限(3s/k)为3.33μg·L~(-1)。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痕量汞(Ⅱ)的测定,结果与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7.3%~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