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激光直接溅射法产生了铁、钴、镍/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族离子的组份和激光光解规律,质谱研究表明,铁、钴、镍易与磷结合成簇,而且样品中磷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大尺寸团簇离子的生成,当形成的团族簇离子中含金属原子数目较少时,磷原子数目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其中MP2^+、MP4^+、M2P4^+(M=Fe、Co、Ni,n=2、3、4)团簇离子均具有较高的丰度;随着金属原子数目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激光溅射产生了第IV主族 (硅、锗、锡、铅 ) /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 ,用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成规律和激光光解产物 .研究表明二元团簇稳定性受团簇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的影响 ,但随着第IV主族元素自上而下 ,几何结构对团簇稳定性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二元团簇离子中存在两类幻数团簇 :一类可以用Wade规则解释 ,其中磷原子或者充当给电子配体结合在第IV主族原子构成的团簇骨架外 ,或者直接参与团簇骨架的构成 ;另一类则与稳定的第IV主族中性团簇 (或磷中性团簇 )是等电子体 .利用从头计算和Wade规则对幻数团簇的结构和价键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3.
利用激光溅射法直接产生了锰/磷、钛/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MxPy±(M=Mn、Ti),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成与激光光解规律.实验表明钛与磷间成簇的能力强于锰与磷间成簇的能力,且MPy+(M=Ti、Mn)团簇离子系列表现出峰强度随所含磷原子数目的奇偶性变化,这可能与P4结构的特殊稳定性有关.激光光解实验表明,失去中性P2、P4的通道为主要光解通道.随着团簇离子的生长,锰/磷团簇正离子逐渐由富磷簇向富金属簇过渡,钛/磷则趋向于形成钛原子数目与磷原子数目接近相等的团簇正离子,而二者与磷形成的团簇负离子MxPy-(M=Mn、Ti)逐渐趋向于x≈y,随样品中磷含量增加,锰/磷易形成富磷簇,钛/磷的组成趋向不改变.  相似文献   

4.
黄荣彬  郑兰荪 《结构化学》1993,12(6):466-470
以脉冲激光束真空溅射的方式,产生了铝与多种非金属元素—氧、硫、磷、砷、碳等形成的二元原子簇负离子的离子束,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质谱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些彼此分离的气相簇离子的结构与键型,随着成簇的非金属元素的改变和成簇原子数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当簇离子中的非金属元素从ⅥA族改变至ⅥA族以至ⅣA族时。其键型也从离子型向共价型改变。  相似文献   

5.
碳/磷二元团簇的激光溅射产生、光解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上用532nm激光溅射碳/磷混合样品,所得团簇分为两类:碳/磷二元团簇离子和纯碳团簇离子的相对强度随样品中磷含量的增加而变强,说明磷对纯碳团簇离子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所形成的碳/磷二元团簇中,正离子主要有CnP^+2(0〈n〈30),CnP^+3(0〈n〈22)两类,而负离子则较多,有CnP^-(0〈n〈20),CnP^-2(0〈n〈30),CnP^-3(n为2-30间的偶  相似文献   

6.
在自制的交叉分子-离子束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上,以激光溅射的方式,产生了一系列含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与含有两个硫原子的杂碳原子簇正负离子、经“质量门”选出单一质量的簇离子,与氮气的超声分子束交叉碰撞,然后分析其碰撞碎片.研究结果确定了这些簇离子的结构,两个杂原子分别位于碳链的两端.对碎片离子的分析还揭示了这些簇离子的主要解离通道及其与成簇碳原子数和所带电荷极性的关系,发现当成簇碳原子数较少时,簇离子中最薄弱的是S-C键,随着残链的增长,与硫原子相邻的C-C键变得更为薄弱;实验中存在着多次碰撞的机会,因而各碎片离子还有可能进一步解离.  相似文献   

7.
金-硫团簇负离子组成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导了金/硫靶在静态二次离子质谱实验条件下形成的组成通式为Au1-15S0-5的团簇负离子.其中,Aun组成系列具有典型的奇数优势,属于金的一元团簇负离子.其余组成系列(Au1-15S1-5)则属于金 硫二元团簇负离子.研究发现,金 硫团簇负离子具有以下与组成密切相关的特征: (1)它们继承了金一元团簇负离子的奇数优势;(2)它们中硫原子数仅限于5,而金原子数则在较大范围变化;(3)它们完全没有多数其它金属与非金属(包括硫)二元团簇正/负离子共有的MenNn型组成优势;(4)它们以上组成特征及其它细节恰似碳 磷这样的典型非金属二元团簇正/负离子.基于这样的组成特征可提出,金 硫团簇负离子在构成上包含着相对完整的金一元团簇组件,在形成机制上源于金一元团簇与硫一元团簇(或称为:限于五原子的多硫单元)之间的再团簇化.关于再团簇化机制中的相互作用问题,即两类团簇间是依靠末端原子交叉成键还是依赖两类团簇中异种原子之间静电诱导力等“非共价键”作用的问题,则有待于今后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以高能量密度的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直接溅射银(金)粉与硫的混合物, 产生了丰富的银-硫和金-硫二元原子族正负离子, 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通过对这些簇离子的组成与分布的分析, 发现了它们的一些结构规律。银硫簇离子以离子键为主, Ag2S是它们的主要结构单元, 其中Ag11S5^+和Ag9S5^-特别稳定; 金硫簇离子基本上是共价结构, 金原子间相互成键, 构成簇离子的核, 硫原子则仅与核表面的金原子配位, 其中Ag6S14^+, Au5S6^-的稳定性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9.
磷原子形成的奇数和偶数团簇离子的信号存在明显的强度差异. 当团簇离子尺寸n>25时, 奇数团簇离子的信号强度一般会远远超过其邻近的偶数团簇离子. 为更好地理解团簇尺寸对这一现象的影响, 本文通过真空中激光溅射红磷的方法, 利用质谱对磷团簇离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产生较大尺寸(n~500)的磷团簇离子. 进一步对团簇离子的强度分布进行分析表明: 随着正负离子团簇尺寸的增加, 奇/偶数离子强度差异都会逐渐减小. 根据它们的变化趋势, 可以预测: 当n>1000时, 奇/偶数离子强度交替的现象可能会消失. 这一结果正反映出团簇在从原子演变到凝聚态物质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春儒  刘朝阳 《结构化学》1994,13(6):439-444
以脉冲激光在高真空中溅射钒粉和硫粉的混合物,产生了一系列钒硫原子簇正负离子。根据对其实验记录的激光等离子体质谱进行分析,发现钒硫原子簇的化学键基本上是共价型的,对应于相同钒原子数目的正负离子的相对丰度分别符合于不同形式的对数正态分布。正离子的相对丰度随硫原子数的增加呈对数衰减,由此可以确定各种大小簇合物的簇骼与几何构型;负离子的相对丰度则基本上呈正常的正态分布,说明在簇骼上结合了不同数量硫原子的负离子之结构稳定性大致相近。在实验中还观察到一类硫原子含量较高的簇离子,其中的部分硫原子可能在本身成键形成环状的硫集团后,又与原来的簇骼结合,因而在硫原子数较多时它们的相对丰度符合另一条对数正态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VA存在下,磷、硅、砷钼杂多酸-罗丹明6G形成离子缔合物,使罗丹明6G荧光猝灭。研究了罗丹明6G-磷、砷、硅钼杂多酸体系荧光光谱,形成条件和配合物组成。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应用此方法对铜合金中磷、砷、硅进行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采用真空型直读光谱仪,用脉冲分布测量法测定药芯焊丝熔敷金属中碳、锰、硅、磷和硫等5种元素的含量。以低合金钢09MnNb为控样,探讨了标准化系数和内标元素光谱强度的影响因素。方法用于药芯焊丝熔敷金属试样分析,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锰、硅、磷和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对碳、硫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用量子化学bpinitio方法研究激光等离子体反应生成的TinPm^+簇离子,优化了其可能的几何构型,TiP^+m簇离子中,钛连接两个磷原子形成平面体系,TiP^+4和TiP^+6是较稳定构型。  相似文献   

14.
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钢样中的硅、磷、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硅、磷、砷钼杂多酸与罗丹明6G形成离子缔合物的反应,建立了能同时测定硅、磷、砷的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用于钢样中微量硅、磷、砷的同时测定,操作简便快速,相对误差小于8%。  相似文献   

15.
以高能量密度的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直接溅射金粉和红磷的混合物,产生了丰富的金-磷二元原子簇正负离子(m=1~21,n=1~20)和,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这些簇离子的相对信号强度大都呈现奇偶交替的变化规律.随着成簇原子数的增加,簇离子组分中磷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对应于相同成簇金原子数的成簇磷原子数分布范围变窄,簇离子的结构与性质逐渐由简单络离子向其宏观凝聚态化合物转化.在较大的簇离子中,成簇金原子很可能相互成键,构成簇离子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模型簇法研究了噻吩和沸石分子筛桥羟基和硅羟基的相互作用.对噻吩吸附在硅羟基H3SiOH可能的两种配位方式及吸附在沸石模型簇H3Si(OH)Al(OH)2OSiH3桥羟基B酸上可能的两种配位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所有模型簇采用B3LYP混合方法对氢原子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硅原子、铝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硫原子在6-31 G(d)基组水平上进行了全优化和频率分析.着重考察了噻吩与硅羟基及分子筛桥羟基模型簇不同配位方式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及能量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在形成沸石-噻吩和硅羟基-噻吩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变化不明显,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范德华作用力.从噻吩在沸石分子筛的桥羟基和硅羟基与噻吩的相互作用的吸附热可以推断,噻吩优先吸附在桥羟基上,只有桥羟基吸附饱和后方吸附在硅羟基上.由频率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可以证明所推测吸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锰硅合金中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锰硅合金是由锰、硅、铁及少量碳和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是一种用途较广、产量较大的铁合金。产品呈块状,颜色为灰褐色,主要元素为锰、硅、铁、碳、磷、硫,其中锰、硅、铁为有用元素,碳、磷、硫为有害元素。锰硅合金是炼钢常用的复合脱氧剂,又是生产中低碳锰铁和电硅热法生产金属锰的还原剂。锰  相似文献   

18.
室温下以4-(3-吡啶基)-2-巯基咪唑(PyimsH)和Cu(ClO4)2·6H2O为原料,在甲醇介质中制备了四核铜簇合物单晶[Cu4(Pyims)4]·4H2O·4CH3OH。 该簇合物属四方晶系,I41/a空间群。 4个亚铜中心离子构成1个变形四面体,4个Pyims-配体以咪唑环上的N原子和巯基上的S原子与亚铜离子配位,其中S原子以桥基形式同时与2个亚铜离子配位。 相邻簇合物分子通过配体Pyims-吡啶环上N3及C7之间的氢键交互作用,构筑成三维网状结构。 采用简单的滴涂法将该簇合物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簇合物对O2气还原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具有作为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的潜质。  相似文献   

19.
崔卫东  赵翔  彭必先  史扬  高振  朱起鹤  孔繁敖 《化学学报》1999,57(11):1179-1184
采用激光烧蚀银金硫混合物样品产生团簇离子,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银金硫三元团簇离子的形成。研究表明,银硫二元团簇、金硫二元团簇和银金硫三元团簇同时生成,主要系列有(Ag~2~n~+~1S~n~-~1)^+、(Ag~2~n~-~1S~n)^-、(Ag~2~nAuS~n)^+和(Ag~2~nAuS~n~+~1)^-。将其与感光乳剂中的金硫敏化中心相关联,指出正离子团簇和负离子团簇分别在曝光过程中起着光电子陷阱和正空穴陷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磷与碳、硅、硼、铝形成的二元簇离子的激光产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制的装置上,用高能密度的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直接溅射红磷和碳、硅、硼或铝粉的混合物,通过激光等离子体反应,产生了十分丰富的XnPm±(X=C,Si,B,Al)二元原子簇,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对这些簇离子组分的分析发现,它们的成键和结构因其组成元素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它们独特的结构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