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4 mm的La55Al25Ni10Cu10大块金属玻璃非晶棒。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金属玻璃结构弛豫行为,并运用Stretched-Exponential弛豫方程对焓弛豫动力学进行描述。结果表明:La55Al25Ni10Cu10金属玻璃在玻璃转变温度Tg以下不同时间等温退火中会发生焓弛豫,用Stretched-Exponential弛豫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焓弛豫动力学行为,得到Kohlrausch指数β=0.78,弛豫激活能E=60.8kJ.mol^-1。La55Al25Ni10Cu10金属玻璃形成液体的脆性指数为54,其玻璃形成液体属于强液体。  相似文献   

2.
利用铜模喷注法可以制备出直径为5 mm的Mg65Cu25Gd10的非晶合金,将Mg65Cu25Gd10的Cu用Zn部分代替后,制备出的Mg65Cu20Zn5Gd10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GFA)并未得到提高。在室温下,Mg65Cu25Gd10的非晶合金有很高的强度,而在玻璃转变温度附近,在温度大于403 K时,.ε=5×10^-4s^-1和2.5×10^-4s^-1两种应变速率下的流变应力小于100 MPa,塑性很好,非常适合塑性成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了Gd(Tb)-Ni-Al合金系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差热分析仪(DTA)分别检测了合金的结构,玻璃转变,晶化和合金的熔化行为。用γ参数来表征Gd基大块金属玻璃的非晶形成能力。结果表明,多元Gd基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对Tb有较大的依赖性,15%Tb替换Gd57Ni20Al23合金中的Gd元素提高了Gd系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并应用等效电负性差(△x)和等效原子半径差(δ)讨论了该系列合金的本征非晶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DSC和VSM等研究了Co含量对Fe70-xCoxGd3.5B25Nb1.5(x=0,4,7,9.5)金属玻璃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磁性能的影响.当该系合金的Co含量在0%~9.5%(原子分数)变化时,饱和磁极化强度(Js)在0.91~0.96 T范围内变化,矫顽力(Hc)在2.23~3.26 A·m^-1范围内变化,用能带理论对合金磁性进行了解释.当Co含量为9.5%时,金属玻璃具有较大的非晶形成能力,其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为91.6 K,约化玻璃温度Tg/Tl为0.57,得到了直径达1.5 mm的非晶棒.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辊旋淬法首次制备了Al85Ni10ErxZr5-x(x=3,4,5)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证明Al85Ni10ErxZr5-x(x=4,5)结构为完全非晶态,Al85Ni10Er3Zr2合金为部分非晶。应用差示热分析法(DTA)测定该合金的热学参量,分析了其晶化过程。利用Kissinger法计算了非晶合金的晶化激活能。研究了Er的增加对于Al-Ni-Er-Zr系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r的增加提高了该合金体系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了Gd(Tb)-Ni-Al合金系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差热分析仪(DTA)分别检测了合金的结构,玻璃转变,晶化和合金的熔化行为.用γ参数来表征Gd基大块金属玻璃的非晶形成能力.结果表明,多元Gd基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对Tb有较大的依赖性,15%Tb替换Gd57Ni20Al23合金中的Gd元素提高了Gd系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并应用等效电负性差(Δx)和等效原子半径差(δ)讨论了该系列合金的本征非晶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7.
利用吸铸的方法制备了Nd60Fe20Al8Co10B2大块非晶合金。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Nd60Fe20Al8Co10B2大块非晶合金在晶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变化情况。Nd60Fe20Al8Co10B2大块非晶合金在低于723K退火时,富Nd相和富Fe相的析出对于合金的矫顽力影响不大。但是,富Fe相的长大使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磁下降明显。合金完全晶化后,硬磁性迅速消失。  相似文献   

8.
碳纳米管-Mg65Cu25Gd10非晶复合材料玻璃转变的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制备了Mg65Cu25Gd10大块非晶合金及其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对两种材料进行了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差热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加入CNTs对材料玻璃转变和晶化动力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NTs后,复合材料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仍然具有动力学效应,但加入的CNTs减小了材料晶化行为对升温速率的依赖程度;同时,加入CNTs加大了材料发生玻璃转变时需要克服的能量势垒,增大了峰值温度时的晶化反应速率常数,从而降低了材料的玻璃形成能力(GFA);对CNTs降低GFA的原因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用冷坩埚磁悬浮熔炼方法制备La0.7Mg0.3(Ni0.85-xCo0.15Alx)3.4(x=0.00,0.04)和La0.7-yNdyMg0.3(Ni0.81Co0.15Al0.04)3.4(y=0.10)贮氢合金,采用XRD,FESEM,EDS,P-C-T测试及三电极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合金的相结构、相成分、P-C-T曲线、电化学性能及相应电极的表面状态。Rietveld法全谱拟合表明,La0.7Mg0.3(Ni0.85Co0.15)3.4合金为多相结构,主相为Ce2Ni7型六方相,主相成分为(La,Mg)(Ni0.85Co0.15)2.9-3.3。P-C-T曲线显示随着Al和Nd的依次替代,平台压力从0.0118 MPa降低到0.0057 MPa再升高到0.0073 MPa。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最大放电容量先从392.9 mAh.g^-1降低到363.4 mAh.g^-1再降低到343.7 mAh.g^-1,循环稳定性则从59.6%增加到73.1%再增加到79.7%。  相似文献   

10.
Nd60Fe20Al10Co10非晶粉末晶化过程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机械合金化制备出Nd60Fe20Al10Co10非晶粉末,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考察了Nd60Fe20Al10Co10非晶的晶化转变过程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用Kissinger方程计算了Nd60Fe20Al10Co10的晶化激活能,从晶化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了玻璃形成能力与晶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结果表明,Nd60Fe20Al10Co10合金的晶化过程为:非晶+α Fe→非晶+α Fe+Nd→非晶+α Fe+Nd+未知相Mx→α Fe+Nd+未知相Mx+Co2Nd+AlCo。晶化激活能E约为173kJ·mol-1。非晶相的的弛豫无序结构是Nd60Fe20Al10Co10具有硬磁性的原因。完全晶化后硬磁性迅速消失。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体单辊旋淬法制备了快凝Al87Ni7Cu3Nd3合金条带,利用差热扫描热力学(DSC)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手段对比研究了快凝合金条带及其不同退火态材料的晶化行为.选择合适工艺条件,对快凝合金条带进行等温加热退火,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观察分析了等温退火态材料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快凝Al87Ni7Cu3Nd3合金薄带呈现出完全均匀的非晶态结构.随加热温度升高,非晶态薄带的晶化过程包括两个主要的相转变: α-Al晶体从非晶基体中析出的初始晶化以及有Al3Ni,Al11Nd3和Al8Cu3Nd形成的第二次晶化过程.在低于310 ℃下加热,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金属玻璃中发生的主要相转变是富Al非晶的初始晶化.110 ℃等温退火态薄带主要是由α-Al加残余非晶相的两相组成,α-Al晶体纳米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残余非晶基体上.而在310 ℃热暴露后的退火试样中,在除α-Al晶体外的残留非晶相中开始出现极少量的Al3Ni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B掺杂替代Al对AB5型稀土贮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M1Ni3.55Co0.75Mn0.4Al0.3-xBx(x=0,0.1,0.2,0.3)合金的研究结果表明:掺B后贮氢合金出现了CeCo4B第二相,导致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容量下降;随B含量的增加和Al含量的减少,氢的扩散系数明显上升,合金的极化电阻减小,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Y对Nd-Fe-Al-Ni非晶合金热稳定性和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的Nd60Fe20Al10Ni10-xYx(x=0,2)合金基本为非晶组织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淬态相,Y的加入抑制了淬态相的析出。加入Y后,非晶合金的晶化开始温度和晶化峰值温度都向高温方向移动,证明其热稳定性提高。Y的加入改变了合金的晶化方式和最终晶化产物,使非晶基体中析出的晶化相更加弥散圆整细小。并且Y具有在化学上钝化氧杂质的作用,从而抑制了氧的有害作用。利用Kissinger方程获得了Nd60Fe20Al10Ni8Y2非晶合金的晶化开始和晶化峰值激活能分别为1.21和1.16 eV。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组分类水滑石前驱体Co-M—Al和Co—M—Ce—Al(M=Zn,Ni,Cu)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分解N2O.结果表明,Co—M—Al系列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Co—Ni-Al系列〉Co—Zn-Al系列〉Co—Cu-Al系列;CeO2添加使得催化剂催化活性进一步提高,N20分解温度T50和马0均下降80℃;继续负载碱金属K也使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活性提高,N2O分解温度T50和T90下降约50℃.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Al89Gd7Ni3Fe非晶粉末经不同温度热挤压成块后的组织形貌和相结构,分析了非晶的晶化过程,并考察了该合金的弯曲强度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热挤压成块合金组织均由面心立方的α-Al、二元金属间化合物Al3Gd和少量三元金属间化合物τ1相组成,α-Al晶粒细小,Al3Gd相呈等轴颗粒状,τ1相呈杆状分布,提高热挤压温度,有利于Al3Gd相的析出,不利于τ1相的形成。与普通沉淀硬化型Al合金相比,热挤压成块Al89Gd7Ni3Fe合金具有极高的强度和优良的抗疲劳性能,不同温度热挤压成块Al89Gd7Ni3Fe合金的弯曲强度均超过1000MPa,提高热挤压温度,合金的强度和疲劳性能也因金属间化合物Al3Gd相含量增加而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La-Mg-Ni系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对铸态合金La0.75Mg0.25Ni3.5Co0.2在0.3 MPa压力氩气保护下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1123,1223和1323 K),保温时间均为10 h。系统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当铸态及1123 K温度退火后合金主要由LaNi5,(La,Mg)2(Ni,Co)7相以及少量的LaNi2相组成。当退火温度为1223和1323 K时,合金中LaNi2相消失,合金主要由LaNi5,(La,Mg)2(Ni,Co)7及(La,Mg)(Ni,Co)3相组成。随退火温度提高,合金最大放电容量单调下降,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改善。退火处理改善合金循环稳定性的原因在于退火后合金组织均匀,晶粒增大,在KOH电解质溶液中增强合金电极抗氧化腐蚀能力,抑制合金颗粒粉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铵-铝试剂体系中Fe(Ⅲ)、Al(Ⅲ)、Cu(Ⅱ)、Co(Ⅱ)、Cd(Ⅱ)、Mn(Ⅱ)、Ni(Ⅱ)的萃取分离行为.结果表明,在pH 5.0~6.5HAc-NaAc 缓冲溶液中,Fe(Ⅲ)、Al(Ⅲ)可被 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 Cu(Ⅱ)、Co(Ⅱ)、Cd(Ⅱ)、Mn(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实现了 Fe(Ⅲ)与 Cu(Ⅱ)、Co(Ⅱ)、Cd(Ⅱ)、Mn(Ⅱ)及Al(Ⅲ)与 Fe(Ⅲ)、Co(Ⅱ)、Cu(Ⅱ)混合离子的定量萃取分离。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PEG相萃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铒对Al-Ni-Y非晶合金微观结构及晶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了Al88Ni4Y8-xErx(x=0,2)非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 小角X射线散射(SAX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Er元素的添加对Al-Ni-Y系非晶合金微观结构和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Er元素的添加使合金内部的微观颗粒结构的尺寸增大,导致原子扩散困难,阻碍了原子间的进一步成核与长大,延迟了非晶的晶化动力学行为,从而提高了该合金体系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厚带制备技术获得了Nd-Fe(Ni,Co,Al)-B合金试样,并研究了其异常组织特征。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测量了合金的相关热物理参数,依据这些参数确定了厚带制备工艺的加热机制。利用X射线电子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确定了相结构。结果表明,沿热流方向Nd-Fe(Ni,Co,Al)-B合金厚带中含有一种异常组织。该组织由两层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20.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La0.83Mg0.17Ni3.1Co0.3Al0.1和La0.63Gd0.2Mg0.17Ni3.2-xCo0.3Alx(x=0~0.4)贮氢合金,并在氩气气氛900℃进行退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显微电子探针(EPMA)分析方法和电化学测试分析研究了Gd和Al元素对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合金退火组织主要由Ce2Ni7/Gd2Co7型、Pr5Co19型、PuNi3型和CaCu5型相组成;Gd元素的加入使合金中CaCu5型相明显减少,Ce2Ni7型/Gd2Co7型相显著增加,x=0.1时其相丰度达到81.2%;随Al含量x不断增加,合金中CaCu5型相丰度逐渐增多,当x=0.1~0.2时,CaCu5型相丰度为4%~5%,x=0.4时,其相丰度达到66.65%。电化学测试分析表明,Gd和Al元素对合金电极活化性能影响不大,当x=0.1时,含Gd合金电极放电容量达到最大值391 mAh.g-1,随Al含量x进一步增加,合金电极放电容量降低。含Gd和加入适量的Al元素可使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当Al含量x=0.1,0.2时,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电极容量保持率S100分别为93.7%和90.1%,其中La0.63Gd0.2Mg0.17Ni3.1Co0.3Al0.1合金具有最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