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失重法考察了6种具有Keggin结构的含钼杂多酸盐在NaCl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实验表明,所研究的化合物均有一定的缓蚀性能,尤其抑制点蚀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蚀法、测定孔蚀特征电位及i-t曲线、模拟闭塞电池试验及交流阻抗频谱技术等,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在氯化物水溶液中的孔蚀行为,以及十二烷基苯磷酸钠和/或单乙醇胺对孔蚀引发与扩展过程的抑制作用.发现十二烷基苯磷酸钠及单乙醇胺对本腐蚀体系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二者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孔蚀扩展阶段的影响.模拟闭塞电池实验表明,孔蚀的扩展阶段包含稳定扩展阶段及加速扩展阶段,添加剂使稳定扩展阶段的Nyquist图的低频部容抗派加大;在加速扩展阶段,低频部增加一个容抗弧.  相似文献   

3.
钼酸钠与羟基羧酸盐对碳钢孔蚀的协同缓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钼酸钠与酒石酸钠、柠檬酸钠、水杨酸钠、苹果酸钠、葡萄糖酸钠的联合缓蚀作用,结果表明,钼酸钠与羟基羧酸盐对NaCl体和涨碳钢的小孔腐蚀具有良好的协同缓蚀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化学浸泡试验、动电位极化试验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了14种三价稀土金属离子对LY12CZ铝合金在0.1mo1.1~-NaCl中性介质中孔蚀的缓蚀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价稀土金属离子缓蚀剂属于阴极沉淀型缓蚀剂,其缓蚀规律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镧系“四分组效应”,其中Ce~(3+)缓蚀性能最佳,铝合金表面的铈转化膜为多层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化学浸泡试验、动电位极化试验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了14种三价稀土金属离子对LY12CZ铝合金在0.1mol.1^-NaCl中性介质中孔蚀的缓蚀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价稀土金属离子缓蚀剂属于阴极沉淀型缓蚀剂,其缓蚀规律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镧系“四分组效应”,其中Ce^3+缓蚀性能最佳,铝合金表面的铈转化膜为多层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AES分析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10~#钢钝化膜在含NaCl碳酸钠缓冲溶液中,二元羧酸盐对孔蚀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二元羧酸盐对钝化膜孔蚀有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顺序为:壬二酸>癸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己二酸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浸泡试验 ,动电位极化试验及俄歇电子能谱 (AES)研究了 14种三价稀土金属离子对LY12CZ铝合金在 0 .1mo1.1—NaCI中性介质中孔蚀的缓蚀规律及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三价稀土金属离子缓蚀剂属于阴极沉淀型缓蚀剂 ,其缓蚀规律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镧系‘四分组效应’ ,其中Ce3 缓蚀性能最佳 ,铝合金表面的铈转化膜为多层结构。  相似文献   

8.
钼对铸造双相不锈钢组织及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钼含量对铸造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及耐点蚀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耐点蚀性能、含钼量、组织彼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钼含量增加,钢中r相含量逐渐减少。当钼含量超过一定量后,组织的均匀程度降低,并存在X相。随钼含量的增加,钢的耐点蚀性能逐渐提高;当钼量超过一定量后,耐点蚀性能明显降低,耐点蚀性能与组织的均匀程度及X相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浸泡试验,动电位极化试验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了14种三价稀土金属离子对LY12CZ铝合金在0.1mol.1-NaCI中性介质中孔蚀的缓蚀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价稀土金属离子缓蚀剂属于阴极沉淀型缓蚀剂,其缓蚀规律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镧系‘四分组效应',其中Ce3+缓蚀性能最佳,铝合金表面的铈转化膜为多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酸化缓蚀剂的缓蚀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酸化腐蚀实验,评价马氏体不锈钢油管用酸化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同时,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探讨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120℃鲜酸中的均匀腐蚀速率仅为14.551 6 mm/a,远小于50.8 mm/a,缓蚀效率在90%以上,并且局部腐蚀轻微,表明酸化缓蚀剂与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在30℃和60℃,添加缓蚀剂后,腐蚀电位正移,缓蚀剂作用机理为"负催化效应型"。在80℃,腐蚀电位负移,缓蚀剂作用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型"。  相似文献   

11.
溶液pH值对不锈钢亚稳态孔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测试动电位的电流-时间曲线法研究了不锈钢在不同pH值的NaCl溶液中的亚稳态孔蚀行为.结果表明,随溶液pH值升高,316L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的亚稳孔形核电位Em和孔蚀电位Eb均正移;不同NaCl浓度下,Em和Eb随溶液pH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溶液pH值对亚稳孔形核数有明显影响,随pH值升高形核数降低.但pH值对亚稳态孔蚀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包括亚稳孔生长速度、峰值电流和平均寿命,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和表面分析等手段研究了 ZnBTA 对 6063铝合金在中性 NaCl 溶液中孔蚀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 pH 5—7,Cl~- 浓度为 0.5 mol·L~(-1),ZnBTA 用量大于 0.1m mol·L~(-1)条件下,样品浸泡 1 080 h,缓蚀效率达99%;ZnBTA 既可阻止孔蚀的诱发,又可抑制孔蚀的发展,对电极阴、阳极过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显示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的特征。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证明,ZnBTA 可以阻滞 Cl~-在铝合金表面的吸附聚集过程。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了ZnBTA 协同效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两次动电位极化中316L不锈钢孔蚀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0.01 mol/L NaCl溶液中的316 L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慢速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第一次极化只发生亚稳态孔蚀、同时发生亚稳态和稳态孔蚀两种条件对再次极化时小孔形核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极化条件对不锈钢再次极化时的孔蚀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两种极化条件下的第一次极化均导致材料表面活性点显著减少,从而再次极化后亚稳孔形核数目明显减少,同时亚稳态孔蚀电位和稳定孔蚀电位都有所升高;两种极化条件下的第二次极化过程中产生的亚稳态小孔的峰值电流和平均生长速度与初次极化相比有所增大,其原因主要是第二次极化的电位范围更高。  相似文献   

14.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聚天冬氨酸PASP、聚环氧琥珀酸PESA和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3种聚合物缓蚀剂与Fe(110)和Fe(001)面在水溶液和无水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聚合物缓蚀剂与Fe晶面的结合能排序由大到小均为PASP〉HPMA〉PESA;缓蚀剂与Fe(110)晶面的结合能要大于Fe(001)面。水溶液中聚合物缓蚀剂的形变能总体要小于无水体系中的形变能,水分子的存在消弱了缓蚀剂的形变程度。从对关联函数g(r)的分析表明,Fe原子分别与聚合物缓蚀剂和水分子中的O原子形成了非键作用。溶剂化效应在模型构建时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些结果的获得可以为新型缓蚀剂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椭圆偏振技术研究盐酸介质中丙炔醇对不锈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椭圆偏振光谱法,研究了丙炔醇(Propargyl alcohol ,PA)对1Cr18Ni9Ti不锈钢在含有氯离子的腐蚀环境中的缓蚀作用,实验表明Cl∧-能使1Cr18Ni9Ti不锈钢发生点蚀,而缓蚀剂PA对不锈钢受到Cl∧-的腐蚀起抑制作用,采用电位扫描椭圆偏振光谱法测定几次循环扫描过程的Vop值,其比值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可判定点蚀往往的产生及缓蚀剂PA的合理用量。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合成温度低、污染小的醛酮胺缓蚀剂的合成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醛酮胺缓蚀剂的最佳合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缓蚀剂质量分数为0.5%,在质量分数20%以下的HCl中,当使用温度低于90℃时,对P110钢材的缓蚀率可高达99%以上。电化学分析表明,该缓蚀剂为抑制阴极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通过在P110碳钢表面产生吸附膜而起缓蚀作用。随着缓蚀剂加量的增大,吸附膜越厚,极化电阻也越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电化学方法对合成的几种咪唑类缓蚀剂在铜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参数进行计算得出了以下结论:合成的缓蚀剂均为阳极型缓蚀剂而且其缓蚀效率具有极值;超过最佳浓度之后,缓蚀效率有所下降。这是其吸附模式在缓蚀效率极值前后发生变化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锈钢在氢氟酸腐蚀环境中免遭腐蚀。作者用失重法研究了硫氰酸钠在氢氟酸溶液中对不锈钢的吸附及缓蚀作用,并应用吸附理论和Sekine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硫氰酸钠对不锈钢在氢氟酸介质中的腐蚀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吸附型缓蚀剂,低浓度下在不锈钢表面的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等温式,相关系数大于0.999。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获得了吸附过程△H0、△S0和△G0等重要的热力学参数,△H0=-60.2KJ/mol,说明吸附过程是放热的。  相似文献   

19.
盐酸介质中烷基胺对铝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异丙胺、正丁胺、正辛胺在盐酸介质中对铝的缓蚀性能,发现正辛胺是一种较好的缓蚀剂.测定了在30,40,50,60℃的温度下正辛胺在不同浓度(0,5×10  相似文献   

20.
把软钢加工成旋转圆盘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软钢在去空气和空气饱和的中性低硬度水中钼酸盐的缓蚀性能,以及钼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协同效应。通过测定点蚀电位再钝化电位和点蚀临界氯离子浓度等参数来评定体系的抗点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钼酸盐比亚硝酸盐对软钢有更好的抗点蚀性能。亚硝酸盐有利于钝化;而钼酸盐有利于再钝化。当它们结合使用时,由于性能的相互补偿,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旋转环盘电极的研究表明,钼酸盐改善再钝化性能是由于形成铁的不溶性钼酸盐化合物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