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玻恩与玛利亚·戈佩特都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玻恩是玛利亚的博士指导教师.两人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师徒关系.玻恩关心自己的这位得意弟子,玛利亚一直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恩师,继承他的学术精神、传播他的学术思想.对科学世界美好情感的挖掘和描述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科学家,有助于科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厚宇德 《大学物理》2011,30(1):48-55,65
马克斯·玻恩为20世纪的物理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他在自己70余岁才获得诺贝尔奖,个中原因多有推测;另外,究竟哪些人是玻恩的诺贝尔奖提名人,也是众说纷纭.根据可靠的文献资料,对以上不可思议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明确答案.  相似文献   

3.
厚宇德  王盼 《大学物理》2012,(12):30-37,41
高斯奠定了哥廷根数学学派的学术传统.这一传统历经几代人而得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建立量子力学的玻恩哥廷根物理学派,是高斯奠定的学术传统适逢物理学具有特殊发展需求阶段的必然产物.通过理清哥廷根数理学术图谱的复杂关系,展示了一个学派先进学术传统得以有序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量子力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贡献;量子力学也是20世纪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科学理论.但是对于有的量子力学重要思想的起源还存在混乱的认识.可观察性原则是建立量子力学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对于其起源有多种说法.通过分析充分可靠的文献资料,得出的结论是:所谓海森伯的可观察性原则,直接来自于玻恩及其哥廷根物理学派的影响,玻恩是早于海森伯明确表述这一思想原则的人.  相似文献   

5.
当来剑桥求学的奥本海默心理和信心受挫之时,他遇见了到这里讲学的玻恩,并得到了玻恩的赏识.奥本海默来到哥廷根,在玻恩的指导下短期内做出了出色的科学研究,很快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成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但这对师生之间关系并不融洽,早年老师害怕见到学生,后期学生心存怨恨不愿见到老师.个中原因值得科学研究学派的领袖和教书育人的导师们注意.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与奥托·斯特恩同时代并与斯特恩交往甚密,对斯特恩的学术生涯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8.
阎康年 《物理》2000,29(2):114-118
将美国的工业实验研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贝尔实验室开创了后两个阶段,在简单介绍了该室的主要成就和获得的11次诺贝尔物理奖之后,理分析了它获得诺贝尔奖的经验,提出了五点启示,特别就通向诺贝尔奖的道路分为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两方面作了说明,以供我国实现诺贝尔奖零点突破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决策时作为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总的介绍每年11月,全球学术界的目光都注视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看今年的诺贝尔奖将颁给哪些人.诺贝尔奖现在已成为有关学科的国际最高荣誉奖.虽然也存在一些争议,特别是在和平奖和文学奖的授予上,但是在自然科学的几个奖项(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上,争议是比较少的(不是没有,我们下面会讲到).就物理奖而言,每年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基本上反映了过去一些年里物理学领域内的最高水平;而历年的诺贝尔奖得奖名单,连起来就是一部近代物理学史.例如,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上一个世纪之交时的“两朵乌云”和它们带来的相对论和量子论两大革命理论的建立,在诺贝尔奖的得奖名单上都得到了反映.  相似文献   

10.
探讨玻恩与泡利之间的关系,揭示二人不同的的性格特点,展示玻恩作为一位科学大师的为人风范.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守胜 《物理》2004,33(3):198-204
简要介绍了奖金获得者Alexei A Abrikosov,Vitaly L Ginzburg和Anthony J Leggett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方面开拓性的贡献,特别着重于他们所发展的理论的背景和重要性,文章还简要谈及20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出发,考察了已往和长度基准有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物理学史的角度.探讨了长度基准的历史沿革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光学频率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志义 《物理》2006,35(3):213-217
光学频率梳是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时间频率标准的发展历史,简要介绍了飞秒频率梳的基本原理、发明背景、科学意义及研究趋势.最后通过对该项发明的思考,浅谈了一点对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成熟认识.  相似文献   

14.
陈徐宗 《物理》2006,35(3):207-212
200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现代光学领域的科学家,其中诺贝尔奖的一半授予了哈佛大学的Roy J.Glauber教授,以表彰他在光的量子相干性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诺贝尔奖的另外一半授予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联合实验(JILA)的John L.Hall教授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所长TheodorW.Hansch教授,以表彰他们在光的超高精密测量方面的突出贡献,文章介绍了三位诺贝奖得主的贡献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年龄结构与学位制度,获奖工作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关系以及导师对获奖者的作用.认为获奖者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是其成为一流科学家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6.
陆埮 《物理》2007,36(3):185-190
讨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天体物理的关系,指出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是第8个年度、第11个天体物理项目、第14、15个天体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见正文表1).这个奖授予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和各向异性的发现,强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宇宙学.文章也讨论了这个领域近年来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Two remarkable men, Ernest Rutherford in New Zealand and Chandrasekhara Raman in India, had very demanding early backgrounds from which most would fail to emerge with distinction. Yet, each rose to the top in science, Rutherford being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in 1908 and Rama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1930. Their fascinating lives overlapped in interesting ways. There were many hurdles that each needed to overcome, mainly due to the early lack of both finance and good research facilities, and each required fortitude, resilience, industry and insight. The careers of both scientists should be an inspiration to today's student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董相坤  邹冰松 《物理》2022,51(9):611-623
作为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一,强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元素天然放射性的发现。在随后将近一个世纪里,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强相互作用的面纱逐渐被揭开。文章将简要介绍与强相互作用相关的诺贝尔奖,并以此为载体梳理我们在探索世界的进程中对强相互作用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关洪 《物理》2004,33(6):458-460
评述了阿伯拉罕·派斯的生平及其在理论物理学和物理学史上的贡献 ,介绍了他的著作InwardBound的新出版的中译本《基本粒子物理学史》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