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卢道明* 《物理学报》2013,62(3):30302-030302
研究由三个全同的二能级原子与耦合腔构成的系统, 考虑腔场处于弱相干态的情况. 采用Negativity熵度量两子系统间的纠缠,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两个原子之间和两个腔场之间的纠缠性质. 讨论了腔场间的耦合系数和腔场的强度对纠缠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随光场强度增大, 原子间纠缠和腔场间纠缠均增强. 另一方面, 随耦合腔的耦合系数增大, 两原子间的纠缠减弱, 腔A和腔B间的纠缠增强; 而腔B和腔C间的纠缠, 以及腔A和腔C间纠缠与腔场间的耦合系数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原子与耦合腔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纠缠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卢道明 《光子学报》2012,41(3):343-347
研究了耦合腔A和B中各囚禁一个二能级原子的情况,给出了总激发数为2时系统态矢的演化.利用Negativity熵度量两子系统间的纠缠,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两个原子之间、腔内原子与腔场之间和两个腔场之间的纠缠性质.讨论了腔场间的耦合强度对纠缠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子1和原子2处于分离态.另一方面,随腔场间耦合系数增大腔场间的纠缠和原子与腔场间的纠缠减小.  相似文献   

3.
卢道明 《光子学报》2014,41(3):343-347
研究了耦合腔A和B中各囚禁一个二能级原子的情况,给出了总激发数为2时系统态矢的演化.利用Negativity熵度量两子系统间的纠缠,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两个原子之间、腔内原子与腔场之间和两个腔场之间的纠缠性质.讨论了腔场间的耦合强度对纠缠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子1和原子2处于分离态.另一方面,随腔场间耦合系数增大腔场间的纠缠和原子与腔场间的纠缠减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光纤耦合腔A和B中各囚禁一个和两个二能级原子的情况,给出了总激发数为1时系统态矢的演化。采用Negativity熵来描述两个子系统间的纠缠,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腔内原子与原子间和腔场与腔场间的纠缠特性,讨论了光纤模与腔场间的耦合强度变化对纠缠特性的影响。另一方面还研究了对腔A中原子选择性测量对纠缠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光纤模与腔场间的耦合系数增大,腔场间纠缠减弱。原子间纠缠与光纤模与腔场间的耦合系数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另一方面,采用原子态选择性测量方法,可增强腔内原子间和腔场间的纠缠。  相似文献   

5.
原子与耦合腔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纠缠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道明 《物理学报》2011,60(9):90302-090302
本文研究将两个二能级原子分别注入耦合腔A和B中,并且原子与腔场发生共振相互作用的情况.采用Negativity熵度量两子系统间的纠缠,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两个原子之间、腔内原子与腔场之间和两个腔场之间的纠缠性质.讨论了腔场间的耦合强度对纠缠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腔场间耦合的增强,两原子间的纠缠增强,而原子与腔场间和两腔场间的纠缠减弱. 关键词: 量子光学 二能级原子 耦合腔 量子纠缠  相似文献   

6.
卢道明 《物理学报》2012,61(3):30301-030301
采用Negativity熵来度量两个子系统间的纠缠,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简并Λ型三能级原子和简并V型三能级原子与耦合腔共振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之间、腔场之间和原子与腔场间的纠缠特性.给出了系统初始激发数为1时系统态矢的演化公式;讨论了腔场间的耦合系数变化对纠缠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腔场间的耦合系数增大,原子间的纠缠增强,腔场间的纠缠减弱.  相似文献   

7.
卢道明 《光学学报》2013,33(1):127001-234
研究腔与腔之间通过双光子过程耦合的三耦合腔系统,考虑每个腔囚禁一个二能级原子,并且原子通过双光子跃迁过程与腔场共振相互作用的情况。采用负本征值来度量两个子系统间的纠缠,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系统中两个子系统间的纠缠动力学特性。讨论了腔场间耦合系数变化对两个子系统间纠缠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腔场间耦合系数的增大,两原子间的纠缠增强,两腔场间的纠缠减弱。  相似文献   

8.
研究四个二能级原子与两维耦合腔的相互作用系统,其中每个腔囚禁一个二能级原子,并且原子通过单光子跃迁与腔场发生共振相互作用。利用负本征值度量两子系统间的纠缠,讨论了腔与腔之间的耦合系数变化对原子与原子之间和腔与腔之间纠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腔与腔之间耦合系数的增大,原子与原子之间纠缠增强,腔与腔之间纠缠减弱。  相似文献   

9.
研究四个二能级原子与两维耦合腔的相互作用系统,其中每个腔囚禁一个二能级原子,并且原子通过单光子跃迁与腔场发生共振相互作用。利用负本征值度量两子系统间的纠缠,讨论了腔与腔之间的耦合系数变化对原子与原子之间和腔与腔之间纠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腔与腔之间耦合系数的增大,原子与原子之间纠缠增强,腔与腔之间纠缠减弱。  相似文献   

10.
采用负本征值描述两个子系统间的纠缠,研究了光纤耦合腔模型中每个腔囚禁原子系综的情况下,两腔场间和腔场与原子系综间的纠缠特性。讨论了原子系综所含的原子数以及光纤模与腔模间耦合系数对纠缠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原子数的增大,两腔场间纠缠以及腔场与原子系综间纠缠的拉比振荡频率都增大;随着光纤模与腔模间耦合系数的增大,两腔场间纠缠和腔场与原子系综间的纠缠都增强。  相似文献   

11.
双光子过程耦合腔系统中的纠缠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卢道明 《光学学报》2012,32(2):227001-312
研究了双光子过程原子与耦合腔相互作用系统,给出了系统总激发数等于2时态矢的演化。采用负本征值来描述两个子系统间的纠缠,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系统中原子与原子间、腔场与腔场间和原子与腔场间的纠缠特性。讨论了腔场间的耦合强度变化对纠缠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腔场间耦合的增强,两原子间的纠缠增强,但原子与腔场间和两腔场间的纠缠却减弱。  相似文献   

12.
汪仲清  赵小奇  周贤菊 《物理学报》2013,62(22):220302-220302
研究由两个相同的二能级原子分别处于用单模光纤耦合的两弱相干光场系统的共生纠缠特性, 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光纤模-腔模与原子-腔模的耦合强度比、弱相干光场的强度和两光场相对相位差等因素对系统纠缠演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两腔中的两原子之间、两光场之间和每个腔中的原子与光场之间的纠缠随时间呈现周期或准周期性演化, 两腔场之间的纠缠与腔中的两原子的纠缠可以相互转换, 与两原子之间和两光场之间的纠缠相比, 每个腔中光场与原子之间的纠缠随时间变化的周期缩短. 光纤模-腔模与原子-腔模的耦合强度比与两腔中光场相位差对系统纠缠的影响很大, 较小的光纤模-腔模与原子-腔模的耦合强度之比可以获得较大的系统纠缠度. 关键词: 弱相干场 光纤耦合腔 耦合强度 量子纠缠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star structure coupled cavities system is composed of six single-mode cavities. One of them is at the center of the star structure, and other five cavities are at the five vertices of the star structure, respectively. The center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other five cavities by optical fibers. The situation is considered that six identical two-level atoms are separately trapped in six single-mode optical cavities, each atom resonantly interacts with cavity via a one-photon hopping, and the total excitation number of the system equals one. Negativity is adopted to quantify the degree of entanglement between two subsystems. The entanglement properties between atoms and that between cavities ar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atom-cavity coupling coefficient on the entanglement properties between two subsystem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numerical method show that the atom-atom entanglement is weakened, and the cavity-cavity entanglement is strengthe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tom-cavity coupling 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