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校购置的弹簧测力计式的超重失重演示器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很容易损坏,而且还不好修理.为了不影响教学,笔者设计制作了一件简易的超重失重演示器.下面介绍一下制作方法和演示方法.  相似文献   

2.
江敏丽  吴先球 《物理通报》2016,35(12):108-110
利用智能手机自带的加速度传感器,借助相应手机软件得到电梯升降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解决了体重计或弹簧测力计读数转瞬即逝、不方便记录分析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超重、失重 现象蕴含的物理规律进行探究. 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相似文献   

3.
超重失重演示实验一般用J2142超重失重演示器来完成,其结构图如图1(a)所示.但实验成功率并不高,主要问题是实验者还没完全看清楚指针式圆盘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实验就已结束了;当实验快结束时,老师必须用手接托或拉住物B以降低测力计和物A的速度直到停止,稍有不慎就可能使测力计与物A相连的细绳1断开,有时连一个班也做不到头.如果细绳1断在测力计内转动轴的连接处,则很不好修复,即使修复了,称量物A时大多不准.这两个问题着实令人头疼不已。  相似文献   

4.
"超重失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1中第四章第七节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二)的内容,是牛顿运动定律运用的典型例子,加深学生对动力学内容的理解,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超重、失重现象与受力对应联系常常混淆,原因在于没有理解超重失重的本质。目前大多数超重失重的实验仪器无法清晰演示减速上升的失重现象和减速下降的超重现象,或者制作过于复杂,都不适合普通课堂演示。因此目前的大部分实验现象会给学生一个固有的印象——加速上升就是超重,加速下降就是失重。造成一种"背现象"来定义超重失重的现象,而无法从超重失重的本质去分析。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减速下降四个过程,并能引导学生从受力分析去定义超重失重现象的演示仪。  相似文献   

5.
高一级物理的超重失重演示历来是个难题。我们设计制作了一台超重失重演示装置,经高一级六个班课堂教学演示和有关部门的评比鉴定,性能稳定,效果很好。介绍如下: 一、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1.定滑轮,2.上减速缓冲装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计配重钢珠袋改进了超重、失重磁力演示装置,在向上和向下2个运动过程中实现拉力的自动化改变,利用异名磁极的相互作用,演示了物体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7.
弭宝国  王硕军 《大学物理》2006,25(5):32-33,59
对传统的超重、失重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弹簧秤的指针能静止在超重(或失重)的位置上,从而能准确地读出读数,提高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8.
1 实验目的 超重、失重现象较为常见,也很重要.虽然学生对超重、失重现象有所了解,但仍缺乏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从电梯、过山车现象中的感觉上升到直接"看到"超重、失重现象,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现象,我们设计了弹性双轨,以此更加直观地观察超重、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9.
超重失重的演示杨志先(四川省简阳师范学校641400)超重、失重是中学生难于理解的概念.用弹簧秤来演示超重、失重是符合人们的称重习惯的.为从秤上看清超重、失重可用教学弹簧秤作一台《光显示超、失重演示仪》.一、结构组成如图所示,该仪是用弹簧秤的背面装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利用发光显示超重、失重演示器的直观性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超重、失重演示装置的制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用简易材料制作超重、失重演示装置的方法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原超重失重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利用蓄电池和小灯泡等简易材料设计了触发电路,当重物出于失重状态时,绿灯亮;当重物出于超重状态时,红灯亮,同时灯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对改变,更明确地演示了超重和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13.
超重与失重的演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世平 《物理实验》2000,20(5):31-32
设计了一演示装置,可演示超重、失重现象。揭示“非惯性力”本质。  相似文献   

14.
沈亦红 《物理与工程》2005,15(4):32-33,41
本实验用简单的装置和易懂的原理清晰明了地演示旋转过程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滚摆的旋转上升和下降其质心的平动速度也较自由落体慢,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装置简单。  相似文献   

15.
曹志刚 《物理通报》2012,(5):123-124
1超重失重可视仪的制作背景超重和失重是运动物体的视重不再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目前实验室提供的演示仪器(图1),其力的示数盘随着物体一起快速运动,观察者很难读出视重的大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能让学生感性的理解超重、失重现象,导致学生对力的变化印象不深刻,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抓不准现象的本质,出错率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16.
陈锐鸿  吴先球 《物理通报》2015,34(10):68-71
: 用传统的指针式仪器演示超重、 失重时, 实验现象转瞬即逝, 不易观察. 利用 MPU 6 0 5 0和2. 4 G无线技 术实时采集加速度值并将其可视化, 以实时图像、 生成数据表供用户进行实验分析, 克服了传统实验的不足, 更容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对超重和失重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华 《物理实验》2005,25(4):34-34
用U形压强计改进超重和失重演示实验,提高了演示的可见度和对比度  相似文献   

18.
顷爱学 《物理实验》2004,24(10):60-60
近两年来,有关超重、失重的演示实验设计方案不时出现在各种学术刊物,真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我们学校制作小组的同学用易拉罐和矿泉水瓶设计了一组有趣而简单的实验,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郭旺 《物理通报》2007,(7):63-64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牛顿运动定律一章中有一节课讲解了失重和超重的概念,教材中的定义为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现象为超重现象;反之,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现象为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20.
超重与失重演示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一兵 《物理实验》2003,23(10):31-31
应用简易材料制作了超重和失重演示装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