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从我国当前"软件蓝领"的就业市场出发,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软件蓝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当前国内外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阐述了长三角区域校企合作一体化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基本内涵,结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商贸分院实施的“中印合作培养软件人才”项目进展情况,提出了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芳  韩包海 《科技信息》2010,(36):41-41,44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目标分析、构建原则、组织实施三大方面,探索并论述了基于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世界的广泛交流,社会缺少既懂得医学知识又有娴熟英语技能的人才,医学英语人才需求激增。作为医学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医学同时具有英语技能人才的重任。这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医学英语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改变医学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创新能力培养是职校教育中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实例,就教学培养“软件篮领”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根据国家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首先应当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其次应确定创新人才的知识面和培养熟练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体育教学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该文结合高职院校在迎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状态数据的采集、内涵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深度访谈等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队伍不断壮大,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已成为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加强教学建设与改革,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从图书馆管理队伍的优化、文献资源建设的合理化、馆员队伍建设的计划性、读者服务水平的提升、馆舍环境的优化5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对图书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行业人才与市场需求出现的脱节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教育方向和培养方式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革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实施要求,论述了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我们重点针对企业的需求和国内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经过实践提出了一套在高职院校培养软件人才的切实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状况,提出适应产业发展的高职智能交通人才培养目标,加之对就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的深入分析,探讨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实践,同时运用工学结合理念,在基于产业发展的师资队伍、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示范校建设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示范性高职院校重要建设内容之一。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情况,就示范建设过程中各个院校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方面、在构建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并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的全新课程体系方面、在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在以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为载体的校企深度融合以及“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