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海容  晋卫军  刘长松 《分析化学》2002,30(9):1067-1069
通过监测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 (AP)的 10 9位色氨酸 (Trp 10 9)室温光 (RTP)的强度与寿命的变化 ,探讨了变性剂酸、盐酸胍及EDTA对AP构象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光强度、光寿命与Trp 10 9所处的微环境刚性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盐酸胍的加入 ,AP经历了典型的 3种变化状态 :从稳定折叠态到中间态 ,最后形成展开态。极少量的EDTA加入 ,导致蛋白质变性、光减弱和光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2.
黄如衡 《分析化学》2001,29(9):1079-1082
吡哆辛(VB6)在碱液中有强的Lin光(λex316nm,λem444nm,寿命1.8S),经紫外光照射后Lin光消失。光照前后Lin光强度差(ΔP)与吡哆辛含量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吡哆辛的低温Lin光分析法,并应用于制剂及一些生物组织中吡哆辛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改茹  晋卫军 《分析化学》2002,30(12):1515-1520
钯(Ⅱ)/铂(Ⅱ)卟啉络合物在室温下发射长寿命(ms)、长波长的Lin光,这些特点使其在生物分析方面成为有用的探针。本文综述了该探针在Lin光免疫标记、肿瘤诊断、DNA测定、生物传感器及其它方面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43篇。  相似文献   

4.
用Lin光寿命变化分析血中游离色氨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如衡  纪庆娥 《分析化学》1995,23(3):245-249
全血用三氯醋酸去蛋白的上清液中加入不同量色氨酸,测Lin光寿命,以加入色氨酸与Lin光寿命变化回归方程与应用推导的公式x0=(τi-bxi)/b,计算血中游离色氨酸为11.1μg/mL。与文献报道的一致。  相似文献   

5.
黄如衡 《分析化学》2001,29(3):317-319
叶酸有Lin光、酸中强、碱中弱、HCl浓度高,Lin光强,但不稳定。叶酸经紫外光照射后Lin光增强,增强量与叶酸含量成比例,建立了叶酸的低温Lin光分析法,并用作小鼠,豚鼠肝中叶酸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建晴  董川等 《分析化学》2002,30(6):716-718
提出了以滤纸为基质的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和氧氟沙星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滤纸基质室温Lin光(PS-RTP)分析的新方法。方法取样量少(1.5μL).其线性动力学范围依次为0.11-55.2、0.35-211、2.10-526、1.03-411(ng/斑点);灵敏度高,其检出限分别为0.082、0.070、0.080、0.123(ng/斑点);标准回收率在97.70%-102.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8%。  相似文献   

7.
张海容  晋卫军等 《分析化学》2002,30(10):1183-1186
极少量环己烷存在下,由于超分子化合物β-CD/BNS/环己烷的形成,不经除氧可观察到强的室温Lin光(RTP)发射。同时,对影响超分子化合物发光性质的各种因素如形成三元包合物、空间区配效应、客体分子的结构以及醇和体系中其它的相互作用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滤纸基质室温Lin光(PS-RTP)法测定人尿中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并将该法用于人尿中氧氟沙星回收率和排出速率的测定,实验表明:氧氟沙星在尿液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9.1%,相对标准偏差RSD<1.7%。给药后24h内的排泄率为77.7%,氧氟沙星最大药物浓度出现的时间为2.5-4h。  相似文献   

9.
卫艳丽  董川等 《分析化学》2002,30(3):301-303
以快速定量滤纸为基质,用KI-NaAc为重原子微扰剂,建立了测定痕量可可碱、咖啡因、茶碱的滤纸基质室温Lin光(PS-RTP)分析法。该法取样量少,线性范围宽,可可碱、咖啡因、茶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4-576;5.44-699;7.21-360ng/斑点;检出限分别为1.14、0.78、1.80ng/斑点。该方法用于巧克力中可可碱、茶叶中咖啡因、氨茶碱药片中茶碱的测定,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标准回收率在92.8%-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  相似文献   

10.
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液氮低温荧光(LTF)、低温Ling光(LTP)、滤纸表面室温Ling光(PS-RTP)、滤纸表面室温荧光(PS-RTF)及延迟荧光(PS-DF)光谱进行了对比研究。各个药物的LTF、LTP、PS-RTP、PS-RTF及PS-DF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在280-290nm范围内,最大发射波长λem在430-450nm范围内。考察了溶液酸度对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各种光谱强度及波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各种光谱均在酸性溶液中有较强发射,中性溶液次之,碱性溶液最弱。研究了PS-RTP或PS-DF的寿命和偏振性。结果表明:喹诺酮类药物的PS-RTP或PS-DF的寿命均在0.1s数量级,属于长寿命Ling光或延迟荧光,而其PS-RTP或PS-DF为非完全偏振光。  相似文献   

11.
12种嘌呤类化合物的滤纸基质室温Lin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晓红  董川 《分析化学》1998,26(9):1065-1070
较为详细地研究了12种嘌呤类化合物以滤纸为基质的室温Lin光(RTP)光谱特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以及重原子效应和酸度效应对RI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氧氟沙星与脲诱导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脲(Urea)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结构的影响以及氧氟沙星(Oflxacin)与脲诱导的BSA结合的情况。结果显示:Urea诱导BSA变性历经两步、三态过程,且伴随中间态的形成。随着Urea浓度的增大,BSA荧光强度降低并先蓝移(344 nm~336 nm),后又红移至350 nm。Urea浓度在4.6~5.2 mol/L范围时,Oflx对BSA中间态有强的猝灭作用(KQ=10.46×104 L/mol, Urea 4.8 mol/L)和较大的结合常数(KA=3.8807×105 L/mol, Urea 4.8 mol/L),但是结合位点数小(n=0.76, Urea 5.0 mol/L),能量传递效率低(E=0.3002, Urea 4.8 mol/L)。同步荧光光谱显示:Urea诱导BSA去折叠时,Trp-212残基微环境并未发生改变,而Tyr的最大荧光发射峰蓝移,Oflx的加入诱导Trp-212的微环境更具疏水性。Oflx加速了Urea对BSA的失活作用。  相似文献   

13.
色氨酸残基光寿命监测了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在不同变性剂中展开过程的构象 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变性剂加人蛋白质溶液中,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了较大 的变化,磷光发射减弱,寿命缩短,预示了色氨酸残基从刚性的疏水内芯转移到蛋 白质表面;通过Arrthenius关系式获得的热动力学参数如活化能(E_a)、活化熵 (△S°)、活开过程中间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色氨酸残基光寿命监测了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在不同变性剂中展开过程的构象 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变性剂加人蛋白质溶液中,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了较大 的变化,磷光发射减弱,寿命缩短,预示了色氨酸残基从刚性的疏水内芯转移到蛋 白质表面;通过Arrthenius关系式获得的热动力学参数如活化能(E_a)、活化熵 (△S°)、活开过程中间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用铬黑T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金属指示剂铬黑T(EBT)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在pH=4.1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条件下,铬黑T只有极弱的光散射,它与蛋白质结合后有强烈的共振光散射作用。在λ=375nm处,光散射强度最大,光散射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对HSA的检出限达到39μg/L;线性范围为0-15mg/L,用于人体血清样品的分析并用考马斯亮蓝法比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亦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λ球蛋白、鸡蛋白蛋白、溶菌酶与染料EBT之间的作用。比较了2种不同类型的荧光仪器绘制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并探讨了共振光散射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ICP-AES法间接测定高氯酸二乙基联吡啶中高氯酸根含量的方法,选择了氯化四苯Lin(TPPCl)与高氯酸根发生沉淀的条件及ICP-AES测定四苯Lin的最佳条件,在氯化四苯Lin过量的情况下,在水中难溶的高氯酸二乙基联吡啶可以定量转化成TPPClO4晶形沉淀,通过测定反应剩余的TPPCl,可计算得到样品中高氯酸根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0.74%,回收率99.5%-100.6%。同时以TPPCl为沉淀剂,用重量法测定了样品中高氯酸根含量,结果与ICP-AES法一致。  相似文献   

17.
李国铮  陈承乾 《电化学》1997,3(2):154-159
n+-Si在HF水溶液中经光电化学刻蚀形成的微米级多孔硅(PS)具有较好的电致发光(EL)性能,其发光光谱的波长范围约在500~800nm之间,阴极EL的波长和强度均随调制电位可逆变化;在酸性溶液中,发光强度较大,光淬灭过程也较中性溶液为慢.与n--Si的结果类似,PS的制备电位也决定性地影响着EL的强度.光淬灭前的伏安行为表明,除S2O2-3和H+还原外,可能还涉及PS表面化合物的转化.对能带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k系数方法[1],应用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下的简单解析波函数,系统研究了各种可能节点校正下,锂原子高里德伯态(n~40)间跃迁的振子强度与辐射寿命,得到了对应于各跃迁类的节点校正规则,在这些节点校正规则下,所得振子强度及辐射寿命与可得到的其他作者的结果非常接近,表明了k系数方法对于研究锂原子高里德伯态性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弱酸性介质中,盐酸氯米帕明能和曙红B通过静电作用、疏水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从而引起曙红B溶液的吸光度、荧光强度下降,共振光散射显著增强;其变化值均与盐酸氯米帕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盐酸氯米帕明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025-2.5 mg/L,已用于药物中盐酸氯米帕明的测定,回收率在100.2%-104.4%。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双波长共振光散射(DW—RLS)比率法研究了溴百里酚蓝(BTB)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的相互作用。在pH1.5的乙酸钠-HCl缓冲溶液中,CPB本身的共振光散射很弱,BTB有一定的共振光强度,加入CPB后BTB的共振光信号显著增强,最大散射峰位于523nm,且散射光强度与CPB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单波长共振光散射法检测CPB,CPB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5—0.60mg/L和42μg/L。使用248nm和424nm两波长处散射强度比值(I248/I424)代替单波长处的共振光散射强度测定CPB,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3~1.0mg/L和3μg/L。与共振光散射法相比较,DW—RLS比率法受酸度、离子强度等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并且有更宽的线性范围和更低的检出限,应用于合成和实际水样中CPB的测定,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