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利用波恩近似理论对双原子激发态转动传能进行了剖析,更深入的研究了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量子干涉效应相关信息.利用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建立了新的量子干涉模型,讨论了原子与双原子分子碰撞时散射角和微分干涉角的关系,得到了干涉角和各向异性参数及转动量子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理解原子双原子系统碰撞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本文对NaH —He碰撞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本文利用一阶含时波恩近似和L-J相互作用势,建立了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系统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模型,通过本文理论可得出影响碰撞系统积分干涉角的因素,同时也得到了积分干涉角和转动量子数间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于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理解原子双原子系统碰撞转动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本文对NaH(b3Π~A1∑+)-He碰撞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本文利用一阶含时波恩近似和L-J相互作用势,建立了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系统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模型.通过本文理论可得出影响碰撞系统积分干涉角的因素,同时也得到了积分干涉角和转动量子数间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于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沙国河等人在CO(A1∏(v=0)~e3∑-(v=1))体系与He,Ne和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首次观测到了量子干涉效应,并测量了干涉度。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与转动量子数以及能量间隔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考虑长程相互作用势,应用一级玻恩近似和直线轨迹近似,分别计算了CO(A1∏(v=0)~e3∑-(v=1))体系和He,Ne,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不同转动量子数以及不同能量间隔下的干涉角,得到了干涉角随转动量子数和能量间隔的变化趋势。这些结果对设计、分析这种类型的实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在静态池实验中发现,并且已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得到更多关于穿能的准确信息,应利用分之束进行实验.本文基于一阶含时波恩近似,模拟了利用分子束实验进行量子干涉效应研究的理论模型.此模型采用了Lennard-Jones 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道近似.通过本文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影响干涉效应的微分干涉角的因素,并且得到了微分干涉角和碰撞速度、碰撞参数及碰撞伴间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于对于指导分子束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波长为157nm的 O2 在受激准分子激光器作用下可离解为 O3P 和 O1D .为了在理论上研究化学反应 的量子干涉效应,利用一阶含时波恩近似及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建立了量子干涉效应模型,讨论了完全干涉和完全非干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在静态池实验中发现,并且已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得到更多关于传能的准确信息,应利用分子束进行实验.本文基于一阶含时波恩近似,模拟了利用分子束实验进行量子干涉效应研究的理论模型.此模型采用了Lennard-Jones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道近似.通过本文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影响干涉效应的微分干涉角的因素,并且得到了徽分干涉角和碰撞速度、碰撞参数及碰撞体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于指导分子束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子内部转动传能的静态池实验观察到了碰撞量子干涉效应(CQI),并且测得积分干涉角,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分子内部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效应信息,实验就必须要采用分子束实验进行.本文理论上采用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应用含时微扰理论的一级波恩近似,假想在分子束实验的条件下,建立在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中碰撞量子干涉的理论模型.理论上推导出微分干涉角具体表达式,通过计算定性地讨论了微分干涉角随着碰撞参数、速率等的变化趋势,同时初步探讨了实验的正确观测途径,得出了采用分子束进行实验观测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进行分子束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实验的进行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物质波的干涉是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特性而产生的干涉现象。对于双原子分子单三重混合态转动传能过程具有波动特性,两个通道间存在量子干涉效应。基于玻恩近似的微扰理论,本文利用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给出了包含干涉相位角的干涉表达式,建立了新的量子干涉模型,并讨论了此模型中利用的近似理论。  相似文献   

10.
物质波的干涉是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特性而产生的干涉现象.对于双原子分子单三重混合态转动传能过程具有波动特性,两个通道间存在量子干涉效应.基于玻恩近似的微扰理论,本文利用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给出了包含干涉相位角的干涉表达式,建立了新的量子干涉模型,并讨论了此模型中利用的近似理论.  相似文献   

11.
李永庆  李健  马凤才 《中国物理》2006,15(12):2920-2927
Collisional quantum interference (CQI) on the intramolecular rotational energy transfer is observed in an experiment with a static cell, and the integral interference angles are measured.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information, an experiment with a molecular beam is carried out, and there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angle and the scattering angle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first-Born approximation of time-dependent perturbation theory,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QI is developed in an atom-diatom system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molecular beam, with the long-range interaction potential taken into account.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correctly the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angle is presented. The tendencies of the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angle changing with the impact parameter and rel- ative velocity are discussed. The theoretical model presented here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or performing the experiment in the molecular beam.  相似文献   

12.
碰撞转动传能中存在量子干涉效应已经在静态池实验中被观测到,并且积分角也能被测量.利用分子束实验可得到转动传能更准确的信息,进而得到影响干涉角的的具体因素.文中利用一阶含时波恩近似和L-J相互作用势,建立了原子—双原子分子碰撞系统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模型,描述了观察和测量微分干涉角的方法,得到了微分干涉角与碰撞半径和碰撞速度间的关系,同时也得到了积分干涉角和实验温度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于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已经对原子与双原子分子间的碰撞量子干涉进行了理论研究,为了对 分裂引起的碰撞诱导转动传能进行更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洪德情况b下原子双原子分子系统的理论模型.对洪德情况b下原子双原子分子系统干涉程度进行了讨论,并对洪德情况b下NO与He, Ne , Ar碰撞干涉角进行了定量计算。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下,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定量分析转动量子数,实验温度等对干涉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们已经对原子与双原子分子间的碰撞量子干涉进行了理论研究,为了对 分裂引起的碰撞诱导转动传能进行更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洪德情况b下原子双原子分子系统的理论模型.对洪德情况b下原子双原子分子系统干涉程度进行了讨论,并对洪德情况b下NO与He, Ne , Ar碰撞干涉角进行了定量计算。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下,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定量分析转动量子数,实验温度等对干涉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碰撞转动传能中存在量子干涉效应已经在静态池实验中被观测到,并且积分角也能被测量.但静态池掩盖了大量的实验信息,利用分子束实验可得到转动传能更准确的信息,进而得到影响干涉角的的具体因素.文中运用含时微扰的一级波恩近似理论和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建立了原子-双原子分子(混合态)体系碰撞诱导转动能量传递中的量子干涉效应的理论模型,描述了观察和测量微分干涉角的方法,得到了微分干涉角与碰撞半径和碰撞速度间的关系,同时也得到了实验温度对微分干涉角的影响.此理论模型对于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碰撞转动传能中存在量子干涉效应已经在静态池实验中被观测到,并且积分角也能被测量。但静态池掩盖了大量的实验信息,利用分子束实验可得到转动传能更准确的信息,进而得到影响干涉角的的具体因素。文中运用含时微扰的一级波恩近似理论和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建立了原子-双原子分子(混合态)体系碰撞诱导转动能量传递中的量子干涉效应的理论模型,描述了观察和测量微分干涉角的方法,得到了微分干涉角与碰撞半径和碰撞速度间的关系,同时也得到了实验温度对微分干涉角的影响。此理论模型对于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Collisional quantum interference (CQI) in the intramolecular rotational energy transfer was observed in experiment by Sha and co-workers. The interference angle, which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the coherence, were measured in the experiment of the static cell. Based on the first Born approximation of time dependent perturbation theory, taking into accounts the anisotropic Lennard-Jones interaction potential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QI in intramolecular rotational energy transfer in an atom-diatom collision system. In the model, the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angle for the experiment of the molecular beam is calculated, the changing tendencies of the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angle with the impact parameter and collision partners are obtained. This theoretical model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or performing this kind of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