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方法,利用函数图像的直观性,通过观察图像而获得对函数性质的认识,这是数形结合的基础依据,也是研究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常见函数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图形对称性求函数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2.
函数的思想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更是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因此,有些数列的问题可以构造函数,利用函数思想来解决.下面结合实例加以说明.一、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图像性质巧解  相似文献   

3.
<正>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方法,利用函数图像的直观性,通过观察图像而获得对函数性质的认识,这是数形结合的基础依据,也是研究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常见函数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图形对称性求函数的解析式例1(2013年北京)函数f(x)的图像向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函数问题时往往需要数形结合利用函数图像,有时会涉及图像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C-V模型中弱边缘或边缘模糊图像分割问题,提出了用边缘停止函数代替正则化Dirac函数的C-V图像分割模型.首先对正则化Heaviside函数和正则化Dirac函数中的参数进行了讨论,然后利用图像边缘信息将梯度算子引入正则化Driac函数中,对C-V模型进行改进,最后,用边缘停止函数代替C-V模型中的正则化Dirac函数.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模型比C-V模型对图像的分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刘震 《中学数学》2012,(4):19+22
初中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些内容是高中学习函数的重要基础.高中数学并没有再安排二次函数的课题,二次函数的内容穿插到各章节之中,遇到的问题比初中复杂,难度变大,学生感到困难.这里向同学们介绍怎样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解决与二次函数相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函数问题时往往需要数形结合利用函数图像,有时会涉及图像的对称性.问题1函数y=f(a+x)与y=f(a-x)的图像关于x=a对称吗?分析我们先从具体函数f(x)=x3谈起,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教与学中,函数对称问题是个难点,同学们经常将一个函数自身的对称与两个函数之间的对称关系混淆,而且这部分内容结论较多又抽象难掌握.本文对于一个函数自身对称问题借助图形来帮助理解,并总结出对称函数表达式的特点;对于两个函数之间的对称问题,将从两个简单的对称问题出发,结合函数图像平移知识来解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函数图像对称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谢伟  王丹 《中学数学》2012,(19):76-77
与三次函数有关的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三次函数的图像是三次函数性质的直观反映,借助函数图像,可以直观地研究对应函数的性质.本文以近年与三次函数有关的高考试题为例,分析如何结合三次函数的图像解决这类问题.一、求解单调区间和极值点的问题例1(2012年重庆文17)已知函数f(x)=ax3+bx+c在x=2处取得极值为c-16.(1)求a、b的值.(2)若f(x)有极大值28,求f(x)在[-3,3]上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0.
这里介绍函数的简单应用题,这是历年来中考的热点,其内容紧贴生活实际,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判断能力,以及对函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下面列举近年来中考相关试题加以分析,仅供参考. 一、借助实际生活情境探究函数图像 函数关系来自于生活情境,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各个数量之间的联系,理清题目的前后关系,才能把整个函数图像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数学里的变换,是指一个图形(或表达式)到另一个图形(或表达式)的演变.图像变换是函数的一种作图方法.已知一个函数的图像,通过某种或多种连续方式变换,得到另一个与之相关的函数的图像,这样的作图方法叫做图像变换.为了确定经过变换后函数图像的函数解析式,我们通常在所求的函数图像上任取一点P(x,y),然后根据变换找到这个点的坐标与原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x、y的关系式,这种方法是函数图像变换问题的解决的通法.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说过:“数形结合万般好,数形分离万事休”.数形结合确实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要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首先须作出函数的图像或方程的曲线,如何作出函数的图像是每个同学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作函数图像的几种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秀云 《中学生数学》2011,(4):24-24,23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借助函数的图像解决数列问题,可使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易于求解.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丹 《数学之友》2013,(24):60-61
数形结合是研究函数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研究函数图像,可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函数及其性质,从而较好地应用函数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各地中考数学必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在解决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时,由于缺乏对二次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忽视函数图像的作用,往往在解与二次函数相关的问题时,很难找准切人点,得分率较低,部分学生因此产生畏惧心理,失去解题信心.本文通过对二次函数典型例题剖析与探索,希望能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上对正在学习此内容的初三学生有所启迪,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的基本要素之一,而解决函数最重要的方法是借助函数图像对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把繁琐的解题过程在图像的辅助下加以简化,使得解题思路清晰直观.笔者通过对一些问题的研究,总结出复合函数图像的一种“弹簧效应”,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判断一个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常用解析几何中求对称曲线的方法,但判断过程一般比较复杂.本文利用图像对称性是平移变换的不变量这一特性,从函数变换的角度,较为简单地给出了一个统一的判别模式:利用奇偶函数进行判断,并完全解决了多项式函数图像的对称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沈洪华 《中学数学》2012,(22):94-95
二次函数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点.解决此类问题时,如果能引入函数的图像,常可使解题事半功倍.下面就此类问题中图像的运用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三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深入研究并利用这些图像与性质可以迅速有效地解决高考数学卷中的部分试题.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考试题的选择题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类问题:已知几何图形,根据题目呈现的条件判断函数图像大致形状.这样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相互转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提取图像提供的信息的能力.同时,作为选择题,也考察学生利用最优方法进行判断选择的能力.下面结合北京市的中考(或模拟)试题进行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导数是解决函数问题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与导数相关的函数综合问题是近年来的热点,此类问题往往涉及函数的单调性、极(或最)值、图像交点(或函数零点)等性质,通常可以利用代数逻辑推理和恰借图形直观两种方法进行求解,数学数解题中极能体现逻辑推理的严密和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