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降低410t/h电站煤粉锅炉的NOx排放,在实炉上进行了热态试验,在最上层二次风喷口的上方装设了分离式燃尽风(SOFA)喷口.试验结果表明,投入分离式燃尽风SOFA后,炉内形成了良好的空气分级燃烧工况,显著降低了NOx的排放浓度,最高降低了43.4%.二次风缩腰型配风方式相较于宝塔型配风方式,更有利于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2.
1前言采用燃气轮机排气做为再循环烟气并向燃烧室回注水等措施,不仅可保证一定的透平进气温度,而且可有效的减少NOx生成及压缩机耗功。但还有以下问题有待解决:(1)若再循环烟气温度较高,不利于提高系统效率。(2)如果燃烧室回注水取自周围环境,造成系统水消耗大。因此即要能使再循环烟气降温又能使系统用水尽量来自系统本身。冷凝式换热器可适应上述要求,通过把烟气冷却至露点以下,烟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然后汽水混合物进入气水分离器,产生较低温度的再循环烟气,同时分离出液态水,经泵加压后作为燃烧室回注水使用。本文在…  相似文献   

3.
高温空气燃烧NO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两种结构烧嘴的热态燃烧试验对比,研究了烧嘴结构、燃气射流速度、过量空气系数对高温空气燃烧过程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认为:在燃气喷口两侧布置两个矩形空气喷口的烧嘴,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圆形空气喷口烧嘴;随着燃气射流速度的提高,高温空气燃烧过程排放的氮氧化物逐渐减少。与普通燃烧过程不同的是,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高温空气燃烧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分析认为,高温空气燃烧氮氧化物排放量与火焰体积、炉内氧气与燃气混合过程以及燃气射流和空气射流对炉内烟气的卷吸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F风下倾对W型炉内燃烧及NOx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在实际锅炉上的试验,研究了310 MW Foster Wheeler技术w型火焰锅炉F层二次风下倾15°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模拟和试验的分析表明,F层二次风下倾后对炉内燃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火焰行程延长,煤粉停留时间增加,还原区扩大,一次风与二次风的混合推迟等方面.试验和模拟结果都表明,F层二次风下倾后锅炉的火焰中心下降,飞灰含碳量降低,锅炉效率提高且NOx排放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通过二维单温模型,考虑甲烷燃烧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数值研究多孔介质燃烧-换热器内的燃烧、传热和NO排放规律.研究主要工作参数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烧器功率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和功率对NO排放有显著的影响.功率一定时,过量空气系数由1.12增大到1.42时,NO体积分数由3.9E-5减少到1.8E-5....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绝大多数天然气田储量不大,而且分布较分散,离天然气管道较远,因此小型撬装式天然气装置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型撬装式天然气装置要求设备少、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可靠性高、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这对于净化与液化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化工流程软件HYSYS,对单阶混合制冷剂流程,氮气膨胀流程和带丙烷预冷氮气膨胀流程三种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以单位能耗为指标对上述三种流程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带丙烷预冷氮气膨胀流程换热平均温差较小,而且能耗较低、流程简单、启动快、操作与维护方便,是比较适合于小型撬装式液化天然气装置的流程。  相似文献   

7.
废气进口位置对汽油机性能和NOx排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同时兼顾排放性、经济性和动力性,提高汽油机废气再循环率,提出改变EGR进气方式,将EGR废气通过管路直接通到进气门处的方案。在一台四气门汽油机上对进气门处单侧通废气与中央通废气的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中央进气方式的EGR相比,单侧EGR进气方式在降低同样NOx的排放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EGR率。另外,单侧EGR不必降低EGR进气温度,即能获得较较好的发动机性能。  相似文献   

8.
9.
远离火源位置点烟气浓度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火灾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烟气,且伤亡人员主要在远离火源位置处。本文在小尺度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系统研究了燃料充分燃烧变化时的规律、烟气浓度在通道远点的变化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推导了远距离处烟气浓度变化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级进风旋流燃烧室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湍流燃烧的实验研究。测量了在不同的一次风旋流数下,气体的时均温度、O2、CO2、CO和NO浓度的分布。利用实验测量结果分析了一次风旋流数对燃烧室内湍流燃烧及NOx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水蒸汽稀释燃烧是燃气轮机燃烧室降低出口污染物NOx排放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模型燃烧室水蒸汽伴随稀释燃烧实验,研究了稀释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实验中发现,火焰的形态和尺寸、燃烧室内温度分布、出口污染物生成(即NOx、CO)及燃烧效率都受到稀释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汽伴随稀释使得燃烧室温度场、浓度场发生变化,出口污染物NOx排放下降,CO和UHC上升.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某台燃用褐煤的600 MW机组锅炉上进行了煤粉再燃技术示范并进行了工业试验.机组在600 MW负荷下运行时,NOx排放可控制在274 mg/m3(烟气中氧量折算到6%,下同)的水平,比改造前下降了65.36%,同时燃烧效率没有降低.进行了常规通风、空气分级和煤粉再燃三个工况下的试验,结果表明,煤粉再燃对NOx的控制效果最好,其次为空气分级.再燃煤粉比例对NOx排放也有明显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随着再燃燃料比例的增加,NOx排放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3.
燃烧烟气汞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量子化学理论的不同方法和典型ECP基组分别计算含汞燃烧烟气中分子的几何结构和反应的焓变及熵变,并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的实验数据相比较,以验证量子化学计算所用的理论水平和基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QCISD方法/Stevens基组的组合最好,其次为B3PW91方法/Stevens基组、B3LYP方法/Stuttgart RSC1997基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应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汞相关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与NOx排放的模型与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一台前墙布置有24只旋流燃烧器的350 MW燃煤电站锅炉为研究对象,对锅炉在100%、95%、85%、70%和50%额定负荷下的流动、燃烧和NOx排放进行了全炉膛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锅炉运行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全面比较并发现,除50%负荷外,其余工况两者符合情况良好。文中提出并采用了NOx模拟中相关的模型参数;对炉内空气量、炉温与NOx生成关系的计算结果表明, NOx的最终排放对温度的敏感性更强。  相似文献   

15.
多组分粒子流化床半湿式烟气脱硫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用多组分粒子流化床(MSFB)的半湿式烟气脱硫方法.在本研究阶段,对多组分粒子流化床的粒子流动特性、浆液的干燥特性、采用模拟烟气时的脱硫效率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到如下结果。(1)大、小粒子混合流化时,小粒子达到输送状态的时间有所延迟,稳定操作速度主要由大粒子的流化特性决定;(2)浆液的完整干燥过程分下落和床内两个阶段。浆液在床内的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使粒子流化床膨胀,床层阻力下降;(3)采用CaCO3时,脱硫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气体回流区分级着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方式在气体燃料燃烧上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冷热态模拟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比较了直流、钝体和开缝钝体喷口的出口速度、温度分布,以及在不同气体燃料热值时的稳焰能力。试验表明,开缝钝体喷口中缝小股射流进入喷口后低速回流区能稳定着火,进一步点燃主流,有效地形成回流区分级着火;开维钝体喷口的稳焰能力最强,特别适合低热值煤气燃烧。在大容量锅炉上进行了低热值高炉煤气燃烧的改造性工业试验,试验证明,开缝钝体燃烧器强化了低热值煤气的燃烧,有效地解决了锅炉煤气段燃烧强度不足以至锅炉尾部超温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内流体流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一维LDA技术通过旋转方法对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炉膛内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流动定量化的流动特征:中心较明显的向下流动;下部燃烧器区外旋气流沿壁面向下流动;在屏式过热器下面仍然存在较强的旋转流动。本文所提供的数据可用于数值计算结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增湿活化反应器内喷水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在热态脱硫试验台上进行的生石灰和消石灰的喷水活化脱硫试验,研究了Ca/S比、饱和温距、入口烟气SO2浓度、烟气速度及水喷嘴雾化风对脱硫效率和钙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对两种脱硫剂的脱硫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对喷水增湿提高脱硫效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喷水增湿使两种脱硫剂的活性都有明显提高,生石灰具有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19.
倾斜封闭立方腔内多块孤立平板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平板的相互位置、腔体倾角及Rα数对倾斜封闭立方腔内多块孤立平板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实验查明:在一定Rα数下存在着一个使每块板换热强度相当的间距;平均换热特性对位置很不敏感;平板的换热强度比相同Rα数下的大空间自然对流更弱,且随倾角增加,Nu数随Rα数增加的增长幅度逐渐减慢.  相似文献   

20.
封闭圆内开缝圆自然对流换热的振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了封闭圆内开缝圆自然对流换热的振荡特性。数值计算以整个圆为计算区域,采用了非稳态的数学模型和具有QUICK差分格式的SIMPLE算法。在相同条件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很好。数值结果显示, 当几何结构一定时,Rayleigh数Ra小于某个临界值时,流动和换热处于稳态,并且关于垂直中心线对称;Ra大于这个临界值时,流动和换热是振荡的,非对称的。数值实验还表明,流动和换热出现振荡时的临界Rayleigh数Rac与开缝圆的开缝度有关,且流动和换热的振荡会出现对称振荡和非对称振荡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