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不同质量分数下非共沸混合工质(R134a/R32)在微尺度管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阐述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量和质量干度对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流密度对换热的影响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而愈加明显;在质量分数为75%/25%和65%/35%时,换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质量分数为85%/15%时,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量的变化先增加后减小;随着质量干度的增加,换热系数在各质量分数下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基于气液环状流的水平螺旋微肋管内沸腾传热理论预测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假设环状流液膜是由基底液膜和叠加扰动波液膜单元组成,将无量纲准则数Fr0=G/[gdeρv(ρl-ρv)]0.5作为汽液两相流环状流理论模型的判据建立的模型理论预测值与已由的四种不同结构的微肋管、三种有机工质下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Fr0>4.0时,提出的环状流预测值理论值或者和预测值符合得较好,或者大幅度改善了原有分层流模型的预测效果,充分说明了提出的环状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经典汽泡动力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描述汽泡生长过程的综合界面模型.本模型的核心在于汽泡内部的热力学过程的详细分析及汽液界面的传热、传质过程的详细描述.并对汽泡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动力学控制阶段的时间范围.本模型对汽泡生长、汽膜发展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煤油为介质,在高不凝气体含量下对水平管内的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在不同的不凝气体含量范围内,沸腾换热系数随不凝气体含量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了不凝气体的加入使得煤油的分压降低,泡点温度降低,在较低的混合流体温度下就产生了沸腾,但不凝气体对核态沸腾换热存在抑制现象.采用渐进逼近模型给出了含不凝气体的煤油管内沸腾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近似解析方法对双组分混合液在竖直平壁上的膜态沸腾换热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其平均膜态换热系数的解析计算式,并通过三种典型的双组分混合液例证了传质过程对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鉴于水平管内凝结在冷凝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实验和模型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水平管内流动凝结换热的研究。对多种公开发表的制冷工质凝结换热关联式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现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不足,以及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7.
李祥东  汪荣顺  石玉美 《低温与超导》2006,34(3):168-171,175
对核态沸腾表面上的各种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和量化,建立了低温液体核态流动沸腾传热的机理模型,并将该模型纳入双流体模型实现了数值求解,数值预测的结果详细地反映出了壁面上各参数随流动的变化情况。该机理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气泡挣脱后液体与过热壁面间的激冷效应是导致壁面上各参数在OSV处突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蒸馏水为工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流动总压降的因素,给出了计算摩擦压降的经验关系式,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误差约±15%,此关系式可以用来预测该实验范围内的摩擦压降。同时还给出了计算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经验关系式,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误差为-17%~13%,此关系式可以用来预测该实验范围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9.
水平管内乙烷饱和流动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乙烷在内径为8 mm的水平管内进行了饱和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实验测量。实验测量的压力范围为0.35~0.57 MPa,热流范围为13.2~65.9 kW·m~(-2),流量范围为55.3~92.2 kg·m~(-2)·s~(-1),并系统分析了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含气率对饱和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最后将实验结果同九种关联式进行了比较,渐进模型的两种关联式和增强模型的两种关联式计算结果较好,平均偏差都小于15%。  相似文献   

10.
以汽油-空气为介质,在不凝性气体质量含量不超过5%时,对导程为200mm的螺旋扁管管束中的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沸腾换热系数随两相质量流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流动压降随空气流量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相应条件下,载气汽油在该导程的螺旋扁管管束中的沸腾换热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1.
三维微肋螺旋管内流动沸腾流型与传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三维微肋螺旋管进行了制冷剂R134a在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与流型可视化实验。随着流量和干度的变化,流型可划分为泡状流、塞状流、分层波状流、间歇流以及环状流。在Taitel-Dukler流型图上给出了流型的分区及其转变曲线,讨论了螺旋管内两相流动流型转变的特性。传热实验揭示了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及蒸汽干度对传热性能的影响,三维微肋螺旋管的强化因子为1.5-2.1。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汽液界面紊流脉动受到抑制的物理基础出发,提出对近界面缓冲层的混合长理论应进行修正,通过试验得到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及速度分布,并据此发展了一个新的环状流液膜换热模型。通过与试验值的比较,本文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有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3.
EHD强化水平管外沸腾传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研究对水平管外沸腾换热的EHD强化进行了试验,得出了沸腾换热系数与外加电场的电压、管壁热流密度等相关参数的关系,并对试验现象和外加电场的功耗进行了分析,为探索EHD强化沸腾传热的机理和理论以及它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形狭缝中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沸腾传热特性的各种因素,以间隙为 1 mm~2 mm的环形狭缝通道中流动沸腾传热的实验数据为基础,给出了三种计算环形狭缝中流动沸腾传热的准则关系式。分别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找出了影响狭缝中沸腾传热的关键因素,确定了可以用来预测该实验范围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的准则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垂直套管环隙内汽液固三相流动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表C。固体颗粒在液q热通量kw/mZu。固体颗粒与液体中的含量voL%,液体汽化游热kJ/kg体的滑移速度m/s小固体颗粒直径mm或mTi流体温度”CP;液体的密度kg/m’D实验段当量直径mm或mTw加热壁面温度“CP。固体颗粒的密度kg/m’h传热膜系数kw/m’K。1循环液速m/sH液相粘度mPa。k液体导热系数W/inK1前言自MatchL.P.等人首次将固体颗粒引入换热器应用于地热利用山后,对这种流化床换热器的研究开始增多【‘-‘]。研究结果均表明,固体颗粒的引入,可显著强化传热,并有较好的防垢抗垢性能。本文的研究是在液体在垂直套管环…  相似文献   

16.
L. Zhang  M. Gong  J. Wu  L. Xu 《实验传热》2013,26(3):251-260
The nucleate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data on a smooth flat surface were measured for three binary mixtures of HC600a/HFC134a, HC600a/HC290, and HC600a/HFC23. Much effort was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boiling range on the pool-boiling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HC600a/HFC23 mixture with a wide boiling range showed lower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HTCs) than the mixture with a narrow boiling range such as HC600a/HFC134a and HC600a/HC290 systems. The measured data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predicted by five well-known correlation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average deviation is less than 25% for mixtures with narrow boiling ranges, but a larger deviation for mixtures with wide boiling ranges.  相似文献   

17.
微小圆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通道内相变换热具有热流密度高、单位体积内换热面积大、结构紧凑等特点,成为高效紧凑式换热器设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氟利昂R113为工质,完成了0.7、1.1和1.4 mm的圆形小通道内的流动沸腾实验,对小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拟合了计算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关联式,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环形管内流动与传热的特点,重新定义了环形管的水力直径和热周直径,基于圆管环状流CHF解析模型,得到了环形管内环状流临界热负荷解析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环形管内沸腾两相流环状流时在不同加热方式下发生的临界热负荷,加热方式包括有内侧加热、外侧加热、两侧同时加热等。数值预测结果与文献数据比较表明本文的解析模型在P=0.57-15.01.MPa,G=198-3789.5 kgm-2s-1,xc=0.068-0.855,L/Dhe=19.3-539.5范围内预测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