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MIMO-OFDM技术将是下一代无线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分布式MIMO-OFDM系统因其大容量,低功耗,更好的覆盖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现在对MIMO-OFDM系统同步问题的研究大多在集中式MIMO-OFDM系统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训练序列的分布式系统的定时和频率同步方法,通过对训练序列进行一些相关运算,能够估计出多个时间偏移和单个的频率偏移.仿真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方法在定时同步的正确率和频率同步的均方误差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MIMO-OFDM系统同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对定时偏移和频率偏差极其敏感,并且对时间同步精度要求极高。分析比较了29种具有代表性的MIMO-OFDM系统同步算法的优缺点,指出针对数据辅助类的同步方法,采用共轭、取反等特性构造优良正交性的训练序列是提高时间同步性能的关键,可在时域进行频偏估计和降低参数维数来降低系统计算复杂度;针对非数据辅助类的同步方法,构造计算复杂度较低的代价函数是提高频率同步性能的关键,这些都是MIMO-OFDM系统同步方法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罗仁泽  杨娇  李芮  牛娜  党煜蒲  付元华  曹鹏 《电子学报》2014,42(9):1781-1785
针对MIMO-OFDM系统对同步错误率和载波频偏特别敏感问题,本文提出了MIMO-OFDM系统训练序列构造及其同步方法.该同步方法设计的训练序列由两个结构不同的序列构成:第一个序列利用重复性构成,第二个序列利用反对称性构成,其构造训练序列中的β因子影响系统定时同步性能.在接收端,利用训练序列和本地数据信号进行互相关获取定时同步,在获取精确地定时同步后进行小数频偏估计和整数频偏估计,其整数频偏估计范围可达到1/4带宽.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同步新方法比常规方法有更好的同步性能,并且降低了系统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从每一个MIMO-OFDM符号中循环前缀与数据部分的相关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实时调整的频率同步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时域导频进行频率偏移估计,并对接收数据进行频偏调整.然后,再依据基于循环前缀的频率调整算法对已经进行了频偏校正的每一个符号进行进一步的精确调整.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两个过程的调整,同步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5.
王岩  卓东风  灰兵义  张习民 《通信技术》2010,43(10):108-110
为了检测不同天线的时延和频偏,提高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同步算法性能,给出了一种有效的MIMO-OFDM系统定时和频率同步算法。该算法构造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恒包络零自相关码(CAZAC)的良好正交特性的训练序列结构,利用该训练序列结构可以有效地完成各发射天线的迟延和载波频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给方法具有高的定时估计精度和低的计算复杂度,适用于各发射天线信号到达时延不同情况的MIMO-OFDM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MIMO-OFDM技术将成为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因MIMO-OFDM对时间和频率偏移非常敏感,因此MIMO-OFDM同步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新的MIMO-OFDM定时同步和频偏同步技术。以GCL序列为基础设计了一个新的符合MIMO-OFDM同步技术的导频序列,通过对该导频序列进行2次相关得到频率估计,并将所得频率运用到定时同步中,得到更为准确的时间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信噪比情况下,该方法可以使得系统的误码率和帧传送误码率相对传统方法得到进一步减小。  相似文献   

7.
盲频偏估计不占频谱资源,但性能欠佳。为了提高性能,在盲估计算法中引入多天线,推导出恒包络MIMO-OFDM系统中盲估计的代价函数,充分利用多天线的分集增益来改善性能,仿真表明性能确有明显提高。当子载波满载时,该算法的约束条件之一保护边带将不复存在,估计的频偏只能局限于小数范围内。运用在频域插入少量导频的半盲估计算法,并利用一种导频方案——空载导频,在频率利用率不损失的情况下,扩大了频偏的搜索范围。仿真发现该半盲算法即使在低信噪比下也能很好地估计频偏。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实现直扩信号的盲解扩还是扩频码序列恢复,严格的同步都是算法的关键,同步精度对扩频码序列估计的误码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脉宽峰值搜索的直扩信号盲同步算法,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运用于低信噪比条件下直扩信号的同步点估计。  相似文献   

9.
4G中的MIMO-OFDM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光斌  周围 《信息通信》2007,20(1):22-25
第四代移动通信提供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而MIMO和OFDM提高了频谱效率,从而提供高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的技术.两者的结合已经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通过这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可以为系统提供高传输速率,同时也能提高系统容量,降低成本.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技术及信道估计.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训练序列的OFDM帧同步算法,该算法简单、复杂度低、鲁棒性强。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OFDM帧结构中的短训练序列的周期性,达到在接收端进行OFDM帧同步目的。  相似文献   

11.
提出利用Gloay互补序列构造一种特殊的训练序列进行MIMO-OFDM系统同步的方案,详细介绍了同步算法。并给出瑞利衰落条件下单径和多径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这种同步方案算法复杂度低,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对无线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促进了用于高速宽带无线通信的诸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MIMO-OFDM对时间和频率偏移非常敏感,因此MIMO-OFDM同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MIMO-OFDM同步算法,该算法适用于各发射天线信号到达时延不同的情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可用于分布式MIMO系统。  相似文献   

13.
MIMO-OFDM系统定时同步算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应用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的空间信号资源,提出了基于单个前导符号的MIMO--OFDM系统帧定时和符号定时同步的分集算法,以克服高速无线多径信道中深衰落对MIMO—OFDM系统定时同步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具体的帧定时、符号定时同步的分集算法以及在高速无线多径信道COST207模型下帧定时和符号定时同步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MIMO-OFDM(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中最有力的竞争者,其优势十分突出。MIMO-OFDM系统既结合了两个系统的优点,又克服了OFDM在多径衰落问题上和MIMO在频率选择性问题上的不足。系统利用了时间、频率和空间的三种分集技术,使无线系统对噪声、干扰、多径的容限大大增加,在提高无线链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介绍了MIMO-OFDM系统的模型,并分析了系统时频同步的原理及各种常用算法,最后对系统的同步做了仿真并分析其结果,提出了算法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传统定时同步算法的分析,重新设计了一种前导字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定时同步算法.最后,在信道环境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前导字具有良好的自相关性,同时文章给出的定时同步算法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能.  相似文献   

16.
罗仁泽 《电讯技术》2006,46(4):150-155
对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53种同步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这对于无线通信OFDM系统中同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出利用Gloay互补序列构造一种特殊的训练序列进行MIMO-OFDM系统同步的方案,详细介绍了同步算法,并给出瑞利衰落条件下单径和多径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这种同步方案算法复杂度低,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非合作条件下短码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盲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伪码同步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事先知道扩频序列,先将直扩信号进行延迟相乘和低通滤波处理,计算其Haar小波变换,再按照伪码周期分段进行累加,搜索幅度累计平均的峰值,即可估计出直扩信号的伪码同步时间。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在低信噪比下,该方法仍具有较好的性能,而且计算量较小、数值稳定性好,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利用Gloay互补序列构造的训练序列用于MIMO-OFDM系统进行同步的方案.在承载数据的偶数序号子载波上发送由Gloay互补序列组成的复数序列,其余子载波置零,由此构成训练序列作为前导符.算法利用前导符经多载波调制后的特点进行符号同步和分数倍频偏估计,利用取值为( 1,-1)的复数训练序列构造的差分序列估计整数倍频偏.在详细介绍了同步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这种同步方案算法估计精确度较高,同时具有实现复杂度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宽带OFDM系统中的定时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FPGA混合结构的硬件实现方案。相对于全FPGA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具有资源消耗少,定时精度高等一系列特点,并且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可以满足多种通信协议的定时同步实现。在无线环境下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在实际系统中的可行性,以及优良的定时和调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