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聂晓 《科技信息》2012,(7):467-46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为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2010广东省首批试点院校之一,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广东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贾艳丽 《科技信息》2012,(35):42-42,64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注重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有机衔接,其中以课程体系衔接为重点。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课程重复、人才培养与需求不匹配、教育之间不协调等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及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色做法.以更好的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陆民 《科技咨询导报》2008,(30):229-229
本文通过对构建普职互通及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论述,阐明在推动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发展,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两种不同类别学生的升学与就业意愿,以及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具体作法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衔接.基于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统一课程标准,中高职课程一体化设计,职业资格证目标设计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三点构想.  相似文献   

5.
吴军  蒋涛 《科技信息》2012,(32):250-250
目前,我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重点在于课程的衔接,而课程衔接首先要理论先行。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方面:人的认知能力发展及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的次序性和阶段性规律;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吴军  李树白  周鹏鹏  周凯 《科技信息》2013,(10):266-266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方案是通过桥梁课程,统一达到高职的入学要求。专业课程衔接的开发策略是:培养目标衔接;调查预入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专业的衔接;衔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以化工类专业为例,简单说明了中高职化工类专业的课程衔接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7.
周志和 《甘肃科技》2014,30(21):73-75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是形成上下衔接、纵横贯通的交互性"立交桥"的成功所在。中高职会计专业在中职阶段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高职阶段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实践技能和培养综合素质为重点,构建了知识与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高职衔接是关系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寻求中高职教育的良好衔接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优秀的中职学生(包括实践技能优秀者)提供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对稳定和进一步发展中高职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分析目前几个常见衔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五年一贯制”的理想形式和“3+2”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高职学校在英语课程方面衔接不畅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各管理部门的协作,提高学校对公共英语课程的重视;做好课程标准的衔接,统一编写英语教材;协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实施中高职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不畅的现状,研究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采取的对策,加快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分层教学的步伐,加强教材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过渡和衔接。  相似文献   

11.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本属于同一教育类型,其教学模式都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即突出实践性、操作性的职业教育特点。中职和高职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发展关系,使之发挥最大的效应,对我国职业教育有重要意义。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对接是两者协调发展的前提,专业设置的对接是两者协调发展的基础,课程的对接是两者协调发展的核心,教学内容的对接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中高职衔接,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之一。从落实终身教育理念、顺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解决中、高职生源之困的高度对中高职衔接的战略意义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创新性提出了中高职衔接的调整夯实阶段,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为基础,改革高职高专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运动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健美操”课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和任务驱动法,以“目标导入一任务驱动一技术学习一技能训练一应用展示一分析评价”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如优选教学项目,充分做好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式,自编特色教材,改善硬件奈件,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打破教学时数、教师素质和教材等条件的限制,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构建更贴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更具人性化、生活化、游戏化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