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Rice不可逆内变量热力学框架,在约束构型空间中讨论材料的蠕变损伤问题.通过给定具体的余能密度函数和内变量演化方程推导出考虑损伤的内变量黏弹--黏塑性本构方程.通过模型相似材料单轴蠕变加卸载试验对一维情况下的本构方程进行参数辨识和模型验证,本构方程能很好地描述黏弹性变形和各蠕变阶段.不同的蠕变阶段具有不同的能量耗散特点.受应力扰动后,不考虑损伤的材料系统能自发趋于热力学平衡态或稳定态.在考虑损伤的整个蠕变过程中,材料系统先趋于平衡态再背离平衡态发展.能量耗散率可作为材料系统热力学状态偏离平衡态的测度;能量耗散率的时间导数可用于表征系统的演化趋势;两者的域内积分值可作为结构长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Perzyna过应力本构框架,引入塑性损伤在饱和强化率相关介质中的动态演化规律,建立了考虑损伤的弹-粘塑性本构方程,修正了Eftis等人将Perzyna方程推广时采用不一致的基体强化模式推演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关系这一矛盾。详细计算了黄铜的初始屈服强度及率相关屈了面,给出了动态单轴拉伸数值结果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内变量理论的一种广义粘弹性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Biot理论为基础,将弹性应变与非弹性尖变均取作状态为量,引入耗散势,建立了一种率相关非弹性本构关系及演变方程,进而导出一种广义的粘弹性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4.
在金属晶体材料高应变率大应变变形过程中,存在强烈的位错胞尺寸等微观结构特征长度细化现象,势必对材料加工硬化、宏观塑性流动应力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宏观塑性流动应力与位错胞尺寸成反比关系,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CJ本构模型。利用位错胞尺寸参数,修正了BCJ模型的流动法则、内变量演化方程,引入了考虑应变率和温度相关性的位错胞尺寸演化方程,建立了综合考虑微观结构特征长度演化、位错累积与湮灭的内变量黏塑性本构模型。应用本文模型,对OFHC铜应变率在10-4~103 s-1、温度在298~542 K、应变在0~1的实验应力-应变数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较宽应变率、温度和应变范围内,本文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实验吻合很好;与BCJ模型相比,对不同加载条件下实验数据的预测精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从9.939%减小为5.525%。 相似文献
5.
蠕变是金属材料的重要现象,其机理及本构方程的研究则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虽然这方面工作已为数颇多,但迄今尚难以与实验有较好的吻合。本文在综合前人各种蠕变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金属材料蠕变的热力学机理,并进而推导出蠕变的本构方程及里面变量应力和温度所满足的约束条件。其数值结果与试验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黏塑性动力损伤本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静力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的基本框架出发, 综合考虑塑性应变与损伤
演化的率敏感性, 建立了能够较为全面地描述混凝土在动力加载条件下非线性性能的混凝土
黏塑性动力损伤本构模型. 为了考虑塑性应变的率敏感性, 基于Perzyna理论推导了有效应
力空间黏塑性力学基本公式, 采用改进的Perzyna型动力演化方程, 将损伤静力演化方程推
广到动力加载情形. 基于并联弹簧模型, 从概率论的角度推导给出了一维损伤静力演化方程,
并基于能量等效应变的基本概念将其推广到多维损伤演化. 利用数值模拟, 计算得到了
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 同时得到了一维动力提高因子和二维动力强度包
络图, 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有限变形弹塑性理论中,本构方程通常是以率型形式给出的。因此,应变率的分解将是一个十分基本的问题。在当前,较为流行的是基于中间构形的应变率分解,而这其中最有影响的有 Lee,E.H.等人的工作和 Dafalias 等人的工作。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与微观子结构定向旋率的有关表达式。这就使给出塑性旋率本构方程变得不必要了。显然,本文的结果既不同于 Dafalias 的工作,也不同于 E.H.Lee等人的工作。前者需要通过塑性旋率的本构方程来确定微观子结构定向的旋率,而后者则需要作出附加的隐含假设来避免给出塑性旋率的本构方程。可以相信,本文工作将可能为有限弹塑性变形的本构理论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玻璃态高聚物PMMA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航空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实验测定了不同应变率下单轴压缩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了应力促进热激活塑性变形的活化粘壶理论,提出由标准线性体或Maxwell体与考虑应变硬化效应的活化粘壶作串联耦合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给出了完备的微分和积分形式的本构方程组,用于拟合实测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获得良好吻合的结果。对应变软化效应提出一种新的起因于粘弹变形滞后效应的理论说明,并对屈服后加载应力-应变曲线的走向特征作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自由能势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由能势函数是不可逆热力学量及其共轭量的标量泛函,是广义标准材料模型的重要组成.论文根据损伤状态、过程、作用和伪势的定义和定理,分析了损伤耗散势的数学和物理含义,探讨了损伤耗散势的理论基础和描述耗散势的一般理论方法.研究了耗散势、损伤作用和自由能势函数的相互关系,给出了满足上述基本原理的自由能表达式,基于增量最小原理的变分形式得到了损伤理论基本方程的数值离散方程,实验模拟验证了该文理论和数值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弹脆性材料的损伤本构关系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连续损伤力学方法,对弹脆性材料损伤的力学响应进行一般分析。理论分析中,材料与损伤都是各向异性的。还导出了计算损伤张量、有效弹性张量、真实应力张量以及损伤能耗率张量的实用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ZHANG Huimei LIU Xiaoning PENG Chuan YANG Gengshe YE Wanjun SHEN Yanjun LIU Hui 《力学与实践》2018,40(1):51
基于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规律,引入损伤变量修正因子,建立了考虑残余强度影响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运用多元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推导了含修正系数的模型参数\(m\)和\(F_{0}\)的理论表达式;对模型修正因子的选取进行了讨论分析. 结果表明:本文修正模型的实质是增加了一个含有修正系数的线性项;修正系数 \(\delta \)主要反映岩石的残余强度特征,选取合适的 \(\delta \) 值可以提高修正后本构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开挖卸荷后的天然岩体往往处于非平衡演化状态, 将直接影响岩体工程结构的正常运行、长期稳定和安全. 时效变形和损伤演化是岩体结构非平衡演化的核心. 在赖斯(Rice) 内变量热力学理论框架下, 提出了岩体结构非平衡演化的有效应力原理, 指出有效应力是总应力中能有效驱动结构演化的部分. 将内变量率形式的非弹性应变率方程和能量耗散率函数表示为有效应力形式, 并提出非弹性余能概念. 给定具体的余能密度函数和内变量演化方程, 得到了考虑损伤的内变量黏塑性应变率方程. 通过相似材料加卸载蠕变试验结果进行参数辨识, 并分别计算了内变量率形式和有效应力形式的黏塑性应变率、能量耗散率和非弹性余能, 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在过渡蠕变和稳态蠕变阶段两种形式的方程计算的黏塑性应变率几乎相等, 但在加速蠕变阶段两者相差较大;非弹性余能和能量耗散率全域积分分别从驱动结构非平衡演化的内在潜力和实际效果的角度表征了结构的非平衡演化状态和演化趋势, 能量耗散率积分更合适用于评价岩体工程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最后以深埋地下洞室作为工程算例, 并对其长期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把固支边上的边界位移函数作为状态变量引入状态方程,得到了含固支边矩形单层与叠层厚板的精确解. 在求解过程中,将非齐次状态方程的求解变为齐次状态方程的求解,省略了求解待定常数的中间过程,使求解过程变得简单. 所得到的解能够严格满足固支边界条件,在同一材料层内不需作分层处理,因而更加精确. 此外,对固支边的应力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能够得到更精确的边界应力. 算例表明,本文解比现有精确解收敛快,与有限元解吻合的更好,尤其是在固支边处体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Jun Liu Gao Lin Bing Fu Hong Zhong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2011,24(5):411-428
A visco-elast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is proposed for simulating nonlinear behavior of concrete. Based on traditional plastic theory, the irreversible deformation is simulated in effective stress space. In order to reflect different stiffness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concrete under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loading conditions, both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damage variables are introduced,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energy release rate, the model is firmly derived within the concept of irreversible thermodynamics. The rate-dependent model is considered by introducing viscous regularization into the inelastic strain and damage variable, and combined with an additional elastic condition. Fully implicit backward-Euler algorithm is used to perform constitutive integration. Results of numerical examples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agree well with test results for specimens under uniaxial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biaxial loading and triaxial loading. Failure processes of single-edge-notched (SEN) beam and double-edge-notched (DEN) specimen are also simulated to further validate the proposed model. 相似文献
16.
CONSTITUTIVE EQUATION WITH ORDERED PARAMETERS FOR VISCOELASTIC MATERIAL CONTAINING DEFEC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uan Longwei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1997,10(1):11-27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local temperature field formed in the evolution pc-riod of defects,the defect field is defined by this internal temperature field.The evolutionary processesof statistically correlative meso-scopic defects are analysed with Ihe growth rate and nucleation rate ofthe meso-defect,and it is deemed that the dynamic failure process of the viscoelastic material with de-fects can be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by the normal method of the procedure of heat wave transmission.The defect field is regarded as a complex system of the union of the real sets and null sets,its maincharacteristics depending on the stratum hypothesis about the activities of the subsystems of the higheststratum described by ordered parameters.The fluctuation of ordered parameters is demonstrated bymeans of the projection operator method.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with ordered parameters for themeso-defect evolutionary state of viscoelastic material with defects is deduced from the nonlinear rheo-logical dynamic approach,and its solution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