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二氯-1,3-双(二苯基磷)丙烷基镍(Ⅱ)为催化剂,通过3,6-二氯哒嗪格氏试剂与3,6-二溴-N-戊烷基咔唑共聚得到了一种新型共轭聚合物,并使用IR和1H-NMR等测试手段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所得的共聚物收率为75%,共聚物在N,N-二甲基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等极性溶剂和CF3COOH、CH3SO3H、HCOOH等常用有机酸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用红外(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CV)等对聚合物的吸收光谱特性、结晶性和电化学活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是一种还原型聚合物,结晶性比较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法在室温下制备了3,6-二噻基-哒嗪与1,4-二噻基-苯的共聚物(Ⅰ)、3,6-二噻基-哒嗪与4,7-二噻基-2,1,3-苯并噻二唑的共聚物(Ⅱ)和4,7-二噻基-2,1,3-苯并噻二唑与1,4-二噻基-苯的共聚物(Ⅲ)。并以FT-IR、UV-Vis、SEM、循环伏安等测试手段对上述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3种新型共聚物有出现层状结构的趋势,厚度达到微米级,并且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在金属配合物的存在下,通过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与1,4-二炔基-2,5-二(烷氧基)苯共聚,得到了一系列新型交替共聚物聚[N,N′-对苯醌二亚胺-1,4-二炔基-2,5-二(烷氧基)苯](PAn-PPE)。采用FT-IR、1H-NMR、GPC、XRD、UV-Vis、PL、TGA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新型单体2-N,N-二甲氨基-4,6-二氯嘧啶(ADNP).以二氯-1,3-双(二苯基磷)丙烷基镍(Ⅱ)作催化剂,通过2,5-二溴噻吩格氏试剂与该单体共聚得到了一种新型共轭聚合物,聚[(2-N,N-二甲胺基嘧啶-4,6-二)-2,5-噻吩](PThPm).采用FT-IR、1H-NMR等测试手段对新型单体与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UV-Vis、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热重分析(TGA)等测试方法对单体和共聚物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在420 nm处出现UV-Vis吸收峰,在528 nm处出现荧光发射峰;共聚物的DMF溶液存在酸致变色现象,加入CF3COOH和CH3SO3H后,溶液由淡绿黄色转变为淡红色,UV-Vis吸收峰发生红移;PThPm共聚物有一定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在-1.8~ 1.8 V之间出现电致变色现象,电极周围的溶液颜色从深蓝色变成深红色.  相似文献   

5.
以1,3-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Ⅱ)[Ni(dppp)Cl2]作催化剂,通过4,7-二溴-2,1,3-苯并噻二唑格氏(Grignard)试剂分别与3,3′-二甲基联苯二胺、对苯二胺共聚得到了两种新型主链含刚性和柔性链结构的苯并噻二唑类共轭聚合物。通过FT-IR、1H-NMR、UV-Vis、XRD、TGA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306 nm和380 nm处出现,荧光激发峰分别出现在378 nm和463 nm,相应的荧光发射峰分别在493、562 nm处出现。共轭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联苯胺类共轭共聚物的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苯二胺 ,3,3′ 二甲基联苯二胺在次氯酸钠介质中氧化制备了相应的N ,N′ 二氯联苯醌二亚胺 ,3,3′ 二甲基 N ,N′ 二氯联苯醌二亚胺 .通过红外 (FT IR) ,核磁共振 (1 H NMR)等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此化合物在二价镍配合物存在下 ,与 2 ,5 二溴噻吩制成的Grignard试剂共聚的方法 ,并得到了联苯醌二亚胺与噻吩交替共聚的共轭聚合物 .该合成方法所得聚合物的纯收率分别为 6 3% ,88% .循环伏安测定表明该类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紫外 可见光谱中分别在 310nm ,4 5 0nm处 (共聚物Ⅰ )和 2 90nm ,4 30nm处 (共聚物Ⅱ )出现吸收峰 .根据聚合物的粉末X 射线衍射图 (XRD) ,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晶性也做了初步探讨 .  相似文献   

7.
利用金属催化法分别合成出了2,1,3-苯并硒二唑与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3,3′-二甲基-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3,3′-二甲氧基-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的共轭交替共聚物:聚(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聚(3,3′-二甲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聚(3,3′-二甲氧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利用凝胶色谱(GPC)、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循环伏安(CV)等对这三种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共聚物分别在305nm、421nm,325nm、438nm和330nm、558nm处出现吸收峰,但由于受侧基的影响,聚(3,3′-二甲氧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相对于聚(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和聚(3,3′-二甲基-N,N′-联苯醌二亚胺-2,1,3-苯并硒二唑)的共轭程度要高,而且共聚物链上的侧基对其电化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裴文  陈霁 《化学通报》1989,(12):25-25
氟代哒嗪类化合物与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氟代嘧啶类化合物有着同分异构的关系。而4-氟-3,6-二氯哒嗪又是合成其它药物的重要中间体。1984年田官荣报道了4-氟-3,6-二氯哒嗪的合成及同亲核试剂的反应性能和同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4-氟-1,2-二氢-3,6-哒嗪二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4-氟-1,2-二氢-3,6-哒嗪二酮(Ⅱ)及其衍生物3,6-二氯-4-氟哒嗪(Ⅲ)、3-甲氧基-4-氟-6-氯哒嗪(Ⅳ)、3-邻甲苯氧基-4-氟-6-氯哒嗪(Ⅵ)、1-苯基-3-羟基-4-氟-6-哒嗪酮(Ⅶ)等五种新化合物的合成,探讨了(Ⅲ)同亲核试剂的反应性能和部分化合物的药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Stille耦合反应合成了新型单体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溴化后与不同长链烷氧基侧链的对苯撑乙炔共聚,合成了聚[2,5-二(辛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Ⅰ)和聚[2,5-二(十二烷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Ⅱ)。通过FT—IR、1H—NMR等手段对单体和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体和共聚物PⅠ、PⅡ在长波处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分别为435、418、423nm,相应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为551、589、579nm。2种共聚物均在1.54V处出现氧化峰,无相应的还原峰。  相似文献   

11.
利用Stille耦合反应合成了新型单体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溴化后与不同长链烷氧基侧链的对苯撑乙炔共聚,合成了聚[2,5-二(辛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Ⅰ)和聚[2,5-二(十二烷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Ⅱ)。通过FT-IR、1 H-NMR等手段对单体和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体和共聚物PⅠ、PⅡ在长波处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分别为435、418、423nm,相应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为551、589、579nm。2种共聚物均在1.54V处出现氧化峰,无相应的还原峰。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合成法,分别用4,7-二噻基-2,1,3-苯并噻二唑, 1,4-二噻基-苯和3,6-二噻基-哒嗪与三联噻吩反应合成了三种三联噻吩与噻吩衍生物共聚物(2a~2c),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经 UV-Vis, IR, SEM和CV表征。结果表明:与均聚物相比,2a~2c的最大吸收峰无明显红移;氧化电位(0.53~0.51 V)较均聚物负移。  相似文献   

13.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与水合肼反应得到哒嗪酮,再与三氯氧磷反应制备3,6-二氯哒嗪中间体,哒嗪中间体与间氨基苯酚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二胺单体——3,6-二(3-氨基苯氧基)哒嗪.通过1HNMR,FTIR及HPLC-MS确证了哒嗪二胺及中间体的结构.这种哒嗪二胺单体与6种芳香二酐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4,4-六氟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6FDA)、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和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通过两步法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的聚酰亚胺,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酰胺酸的比浓对数黏度为0.37~0.50 dL/g,该系列聚酰亚胺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玻璃化温度(Tg)为188~241℃,氮气氛围下5%和10%热失重分别为421~448℃和447~473℃,拉伸强度(TS)高达102 MPa,断裂伸长率(EB)为2.0%~6.5%.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得到的截止波长(λcut-off)为367~389 nm.  相似文献   

14.
以4,4′-二羰基氯-4″-甲基三苯胺(MeTPADC)、对苯二酰氯(TPC)和硅氧烷化的1,5-二氨基-2,4-二羟基苯二盐酸盐(TBS-DAR)为原料,通过缩合共聚法合成聚酰胺结构预聚体(MeTPA-PrePBO),该预聚物通过高温闭环的方法合成了含甲基三苯胺基团的苯并噁唑共聚物(MeTPA-PBO)。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各预聚体和苯并噁唑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热重(TG)、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对改性苯并噁唑共聚物进行了热性能和光物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预聚体在常规溶剂中具有极好的溶解性,高温热关环处理后的MeTPA-PBO在高沸点溶剂(如二甲基亚砜)中也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在氮气气氛和空气气氛中,高温环境下(500℃以上)均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MeTPAPBO具有很窄的能带间隙(2.0eV左右),并可以提供强而稳定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5.
分别通过苯胺的化学氧化以及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与对二溴苯格氏试剂在Ni(Ⅱ)配合物催化下共聚等两种方法合成了聚苯胺。对两种方法所获得的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循环伏安(CV)、充放电等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在600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而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的聚合物最大吸收峰出现在443nm。两种聚合物都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能,其氧化峰分别出现在0.26eV和0.49eV处。  相似文献   

16.
分别通过苯胺的化学氧化以及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与对二溴苯格氏试剂在Ni(Ⅱ)配合物催化下共聚等两种方法合成了聚苯胺。对两种方法所获得的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循环伏安(CV)、充放电等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在600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而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的聚合物最大吸收峰出现在443nm。两种聚合物都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能,其氧化峰分别出现在0.26eV和0.49eV处。  相似文献   

17.
南鹏娟  陈晶  孙晓莉 《合成化学》2011,19(5):667-670
以CaH2为缚酸剂,DMF为溶剂,金鸡纳生物碱通过3,6-二氯哒嗪或1,4-二氯-2,3-二氮杂萘桥连,高产率地合成了用作手性配体的13个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其结构经NMR确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做了4,4′-二乙炔二苯甲烷的本体热均聚和催化均聚,并用(Ph_3P)_2PdCl_2为催化剂做了4,4′-二乙炔二苯甲烷与苯乙炔的共聚,对均聚和共聚物中的不溶不熔组分测定了密度、溶胀度、Huggins参数以及交联点间的平均分子量(?)_c。实验表明,该交联聚合物的最良溶剂是四氢呋喃,溶度参数为9.9ca1~0.5。cm~(-1.5),当用四氢呋喃为溶剂时的Huggins参数为0.34,并且在单体摩尔比中4,4′-二乙炔二苯甲烷用量越多,溶胀度越小,交联度越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有均聚及共聚物都为反式结构。  相似文献   

19.
含噻吩单元的硅芴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蓝色电致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少量(摩尔分数为1%—3%)含噻吩的窄带隙单体和宽带隙硅芴单体进行共聚, 合成了聚{9,9-二己基-3,6-硅芴-co-[2,5-二(2-甲基苯撑-4-基)-噻吩]}和聚{9,9-二己基-3,6-硅芴-co-[2,5-二(2-苯撑-4-基)-噻吩]}两类硅芴共聚物,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 并制作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器件测试电致发光光谱等手段, 系统表征了两类硅芴共聚物材料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噻吩的加入形成了新的蓝色发光中心, 并且实现了从硅芴链段到含噻吩发光中心的有效能量转移. 通过增加发光中心结构的空间位阻来减小其共轭程度, 可以使聚合物的PL和EL光谱发生较大蓝移. 最终得到了效率为0.46%和色坐标(CIE)为(0.19, 0.16)的蓝光LED器件.  相似文献   

20.
以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作为催化剂,通过Stille偶联反应,2-二异丙基氨基-4,6-二氯均三嗪分别与2,5-二(三丁基锡)噻吩和2,5-二(三丁基锡)-3,4-乙撑二氧噻吩共聚合成了含2-二异丙基氨基均三嗪的两种新型π-共轭聚合物聚(2-异丙基氨基三嗪噻吩)(P1)和聚(2-异丙基氨基三嗪3,4-乙撑二氧噻吩)(P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循环伏安(CV)、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P1、P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P1、P2都有一定的结晶性,在氯仿、四氢呋喃、三氟乙酸等常用有机溶剂里有一定的溶解性。P1、P2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出现在354nm和374nm处。在CHCl3溶液中,P1与P2的最大发射峰分别出现在454nm和442nm处;P1和P1薄膜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为513nm和493nm。与P2相比,P1在0~-1.8V出现明显的n-掺杂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