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报道了稀土离子与三脚架配体N,N-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N-(2-吡啶亚甲基)胺(L)和安替吡啉(L′)形成的二元稀土及三元稀土固体配合物的制备. 配合物在不同溶液中的1H NMR,并结合配合物晶体结构、IR及电荷布居计算,探讨了配体在溶液中的配位形式.在CH\-3CN中,配体L以四齿配位,L′用羰基氧 配位,稀土离子在二元与三元配合物中的配位数分别为10和7.在三元配合物中,由于三个L′的空间位阻作用,将阴离子与溶剂分子排斥出稀土离子的配位层.在DMSO中,由于强极性的溶剂分子参与Ln3+的配位竞争,配合物发生了解离.  相似文献   

2.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本文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阿莫西林与d10组态金属离子的固体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光谱及波谱研究,确定了配合物的配合机理及配位点.  相似文献   

3.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本文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阿莫西林与d10组态金属离子的固体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光谱及波谱研究,确定了配合物的配合机理及配位点.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Ⅱ-A与稀土离子形成配合物配位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NMR与光谱分析方法对丹参酮Ⅱ-A与Eu3+、Tb3+的配位机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共沉淀法制得氯唑西林钠与镧离子的固体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荧光,核磁共振等研究,确定了该配合物的配位点并探讨了配位机理.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形成三元配合物的荧光特性.研究结果发现: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强度随着DNA的加入而逐渐减小,而后随着DNA浓度的继续增大,发射峰又增高,说明此配合物与DNA可能是先嵌入结合,而后伴随有静电结合,配合物在DNA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离自组装.研究证明所合成的配合物能够与DNA作用,可作为DNA的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6.
头孢唑啉酸(cefazolin)为抗生素类药物,它的钠盐就是通常所说的先锋霉素. 我们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头孢唑啉酸与稀土元素Eu3+ 的固体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光谱及波谱研究. 通过IR、1H NMR和13C NMR确定了配合物的配位点,并探讨了配位机理.  相似文献   

7.
合成并表征了5-(4-乙酰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Yb3 配合物.配合物经元素分析、1H NMR及UV-VIS吸收光谱表征.配合物呈现七配位特征.在可见光的照射下,Yb3 配合物在950-1050nm范围内给出特征发射.配合物在强配位溶剂及非O-H溶剂如二甲基亚砜中的发射强度比在甲醇中的发射强度高近10倍,半衰期也提高两倍.  相似文献   

8.
稀土水杨酸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妩娟  杨旭武  张航国  朱丽  高胜利 《光子学报》2006,35(10):1593-1596
合成了一系列稀土水杨酸配合物.分别研究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IR),紫外(UV)及荧光光谱(FS)性质.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稀土和水杨酸主要通过羧基进行配位,而紫外光谱显示配合物中水杨酸和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主要过程;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水杨酸钆,水杨酸铽,水杨酸镝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高,具有很强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胡军福 《光谱实验室》2006,23(5):1026-1027
合成了钴多吡啶配合物Co(bpy)3(ClO4)3,通过紫外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光谱结果显示中心离子与配位体的相互作用使配合物与联吡啶的吸收光谱发生位移.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稀上铕(Eu3+)与吡啶-2,6-二甲酸(H2DPC)及邻啡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Na3[Eu(DPC)3]·2H2O和三元NaEu(DPC)2·4H2O,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NMR)和氮谱(14N NMR)及红外光谱(IR)的研究.吡啶-2,6-二甲酸中的羧基以单齿配位(整个分子为三齿配位),二、三元配合物中铕的配位数分别为9和8.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酚A的希夫碱型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谷刘园  屠慧  朱荔  姚小泉 《发光学报》2011,32(2):127-133
以双酚A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对称的桥联结构的双水杨醛,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的双希夫碱配体及相应的锌配位聚合物.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研究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利用热重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利用紫外吸收、荧光光谱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配合物的能级带隙.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具有...  相似文献   

12.
宋瑞方  方谅 《波谱学杂志》1992,9(2):113-119
本文研究了Zn,Cd和Hg-1,3PDTA (1,3-丙二胺四乙酸)配合物的分子内交换过程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g,Ca和Sr-1,3PDTA配合物其配位健具有较大的迁移性,而Zn、Cd和Hg配合物分子内健的迁移性较小,属于长寿命的配位健.用全线型分析方法模拟了Zn、Cd和Hg配合物随温度变化的1H NMR谱,得到了有关分子内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并讨论了N原子反转过程的活化能与中心金属离子的离子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4-乙烯基吡啶(4V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物为配体,并以邻菲洛啉(Phen)及2,2′-联吡啶(Bipy)小分子配体协同反应,与Eu(Ⅲ)配位,合成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通过FTIR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通过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的测定,较充分地研究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光致发光的光物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通过吡啶环上的氮原子与稀土离子可直接配位;小分子配体的协同配位,可使稀土离子配位数趋于满足,且由于小分子配体能有效地加强能量吸收及分子内的能量传递,大大增强了配合物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4.
锌盐与α-氨基酸配合物的XP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ZnCl2/ZnSO4/ZnOAc2与α-Met/His固态配合物的XPS镨。结果表明,配合物中Zn^2 与氨基酸羧基氧原子和 基氮原子配位,His中咪唑环参与配位,Met中甲硫基硫原子不参与配位,这一结果与它们的IR光谱分析结果一致,从而推测了这些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5.
魏翠娥 《光谱实验室》2007,24(2):174-177
研究了标题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热稳定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位的2,2'-二氨基-4,4'-联噻唑的噻唑环和氨基上的两个氮的异构化交换引起的骨架振动由1342cm-1红移至1298cm-1.热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在135℃附近先失去两个结晶水,在314℃附近甘氨酸羧基中C-O(配位)键断裂,配合物失去两个甘氨酸阴离子部分,配合物的剩余部分则在320℃以后继续以缓慢的速率进行放热分解.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五种轻稀土高氯酸盐与苯基乙酰甲基亚砜(L)的配合物RE(C1O4)·L5·2H2O(RE=La,Pr,Nd,Sm,Eu),该系列配合物可溶于水,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表明,配体通过亚砜基团上的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羰基氧不参与配位,3个高氯酸根离子有2个在内界与稀土离子配位,另1个在外界不参与配位。测定了配体的磷光光谱,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热重和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铕(Ⅲ)配合物荧光光谱表明,Eu3+处于无反演对称中心格位上,且该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属于M→M型发光。  相似文献   

17.
合成并表征了有机配体2,6-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吡啶(L)及其镍(Ⅱ)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确定目标配合物组成为C15H21N3O4Ni.H2O,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了配位前后游离配体L和镍(Ⅱ)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谱学性质,进而推断出镍(Ⅱ)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配体2,6-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吡啶以2个酰胺负离子N和1个吡啶环N原子为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Ni(Ⅱ)通过三齿形式配位;配合物中Ni(Ⅱ)采取dsp2杂化轨道方式与配位原子构成配位键,中心金属Ni(Ⅱ)的配位数为4,1个Ni(Ⅱ)与1个三齿配体L和1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平面正方形构型的低自旋镍(Ⅱ)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稀土高氯酸盐与L-丙氨酸(L-Ala)及咪唑(Im)反应,合成了标题配合物RE(Ala)4(Im)(ClO4)3*2H2O(RE=Pr,Nd,Sm),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吸收带进行了归属.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丙氨酸以内盐的形式存在于配合物中,通过羧基与稀土离子配位,且随着RE原子量的增大,羧基与RE3+间配位键离子性逐渐减弱,共价性逐渐增大;咪唑环上的N参与了配位.  相似文献   

19.
孙成涛 《光谱实验室》2012,29(3):1781-1785
用1,2-二(邻氨基苯氧基)乙烷分别与AgClO4和AgBF4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了两个配合物1,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1和2的每个Ag(Ⅰ)离子的配位环境均为扭曲的平面三角型,每个Ag(Ⅰ)离子与同一配体两端的氮原子配位,形成11元环状结构;然后,配体苯环上的碳原子与Ag(Ⅰ)离子配位,从而形成穴状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20.
锌盐与二甲氧基嘧啶配合物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水乙醇中回流制得ZnCl_2和ZnSO_4与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AMP)的1:2和1:1固态配合物,用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它们的组成分别为Zn(AMP)_2Cl_2(A)和Zn(AMP)SO_4(B);用IR,XPS和~1HNMR研究了它们的成键情况。IR光谱分析说明配合物中,配体通过氨基N原子及嘧啶环上一个N原子与Zn~(2 )双齿配位,配合物B中SO_4~(2-)参与了配位;XPS谱证明配合物A中和B中SO_4~(2-)均参与了配位,并且N→Zn~(2 )键中有不同程度的反馈键;~1H NMR说明配合物A中有2个配体参与配位,配合物B中只有1个配体参与了配位。由此推测了它们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