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在实验室自制的线形数字离子阱质量分析器上,通过改变数码电源的频率扫描方式,在CID过程中,通过扫描数字束缚方波电源的频率和数字激发方波的频率实现母体解离。例如对于利血平母体离子,当将离子数字束缚方波频率从500 kHz扫描到560 kHz,可以测量到低质荷比的碎片离子,成功实现了串级质谱分析的低质量碎片离子的分析。通过与利血平三重四极质谱串级质谱分析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可以在数字离子阱质谱仪上获得与三重四极质谱相同的串级质谱测量结果。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用于低质量离子的测量,克服了传统离子阱质谱进行串级质谱分析的一个主要难点,显著提高数字离子阱质谱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3-苯基-1-丁炔-3-醇的常规电子轰击质谱(EIMS)。利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研究了质谱碎裂过程中产生的[C8H7]^+的气相离子结构。同时, 氘代同位素交换、亚稳(MI)和CID实验进一步证实了m/z 103离子的形成并不是分子离子的质谱碎裂中顺次失去甲基自由基和中性CO分子的直接氢迁移的协同反应, 而是在失去CO分子前后发生了二次质子迁移反应的逐步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双分子质子键合复合物中间体的碎裂机理。  相似文献   

3.
多级质谱信息(MS/MS information)可提供鉴定化合物结构的关键线索,多级质谱(MS/MS)图谱到结构的转换(MS/MS spectrum to structure)是精准鉴定化合物结构的重要过程。本研究提出了化合物的三级质谱(MS3)图谱与其结构单元的二级质谱(MS2)图谱匹配策略,实现了化合物结构的精准鉴定。首先,利用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仪(Qtrap-MS)的双碰撞池,采集酯类化合物酯基质谱裂解产生的特征碎片离子(c和y)在线性离子阱(LIT)内经第二次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CID)后的MS3图谱,并同步采集其结构单元化合物([M–H])在LIT中经碰撞诱导解离后的MS2图谱,结果表明,酯类化合物特征碎片离子的MS3图谱与结构单元化合物的MS2图谱匹配。最后,采用HR-MS/MS对丹参总酚酸(Total ...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 MS),获取大黄酸分子的一级质谱和多级质谱碰撞诱导解离下的碎片离子,以量子化学计算大黄酸分子及其主要碎片离子的质谱行为。通过对质谱离子几何参数、键断裂能、电荷变化、自旋密度以及前线分子轨道的分析,可得到m/z 282.8、256.9、238.9、210.8、192.8、182.8、166.8离子的稳定构型以及质谱裂解途径,从而较系统地解释了大黄酸分子在ESI-IT MS中的裂解行为。  相似文献   

5.
对12种苯氧乙酸化合物的电子轰击质谱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相应的碎裂规律,讨论了取代基的影响,同时利用串联质谱的低能碰撞诱导解离(CID)、联动扫描(B^2/E)和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了硝基苯氧乙酸异构体的主要碎片离子的单分子质变碎裂,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本书重点阐述了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在毒品鉴定方面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利用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对49种毒品样品进行多级质谱分析的谱图,总结其裂解途径。每种样品包含了其基本的信息,如名称、分子式、结构式、CAS登记号、分子量、熔点、沸点、性状等等,以及各种质谱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低能量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对四棱草环肽C和四棱草环肽D的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MS-MS)进行了研究.ESIMS可以确定环肽的分子量,根据多级质谱中逐次失去氨基酸残基的碎片离子可以确定环肽中氨基酸残基的连接顺序.氨基酸残基主要从酰氨键C端断裂失去,有时亦会从N端断裂失去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8.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双曲面三维离子阱质谱技术与低热容气相色谱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此仪器主要由进样系统、低热容气相色谱模块、气质接口以及小型化离子阱质谱模块等构成,其主机重量小于14 kg,体积为44 cm×36 cm×22 cm,功耗小于100W.该仪器中的离子阱质谱仪系统具有15~550 amu...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湖南黑茶中水溶性成分的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LC–IT–TOF MS)快速分离和确证方法。实验用90℃热水恒温提取湖南黑茶样品中水溶性成分,采用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其中的水溶性提取物进行分离测定。利用准确质量数匹配和自建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保留时间、多级质谱、特征碎片离子等信息,对湖南黑茶中的43种水溶性化合物的进行了初步确证。该法可得到黑茶独特滋味品质的特征成分,为湖南黑茶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仪(GC-ITMS)广泛地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分析、农药检测和食品分析、有机化学品分析、毒品分析以及医学和生物分析等领域。离子阱质谱作为色谱的检测器,决定了色质联用仪的分析性能,包括检出限、分辨率。离子阱质量分析器从传统的双曲型3D离子阱发展到2D线性离子阱,质量歧视效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灵敏度得到了提高。矩形离子阱作为线性离子阱,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容易,因此应用到GCMS系统中将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介绍了矩形离子阱质谱仪的设计方案、仪器整机的性能测试、质量分辨和质量歧视效应分析,与Agilent6890组成GCMS联用仪,对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姜浩  姜泓  江骥  钟大放 《分析化学》2002,30(12):1431-143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鉴定了人口服奥美拉唑(OPZ)后0-6h内尿中的代谢物。尿中代谢物经富集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然后在线进行选择离子扫描(SIM)、二级碎片离子全扫描(full scan MS^2)和三级碎片离子全扫描(full scan MS^3),进行对尿中微量的烷烃羟基化、O-脱烷烃化、硫氧化和还原以及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化的9种代谢物进行了质谱解析。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讲, 离子阱质谱仪的性能是由阱内电场分布决定的,而电场分布又是由组成离子阱的电极几何结构和离子阱工作电压决定的. 对于矩形离子阱, 即使不考虑其几何结构的偏差, 其阱内的电场分布一般也很复杂. 在矩形离子阱内, 除四极电场外, 还包含多种成分的其他各种高阶场, 它们直接影响离子在阱内的运动轨迹和离子阱质谱的性能. 由于各种电场成分对离子阱内离子运动的影响非常复杂, 还很难从数学上给出精确的解析解, 使得目前从理论上还无法预测高阶场成分对质谱性能的影响. 本工作通过测定不同几何结构的矩形离子阱的稳定图, 从实验上比较了不同场半径, 即不同电场分布条件下的离子阱质谱性能的差别. 实验中, 通过改变离子阱的几何比例结构, 详细测定了不同结构的矩形离子阱的稳定图特征, 并与实验测得的质谱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同时, 我们还详细介绍了矩形离子阱质谱的稳定图的测定方法, 并根据得到的不同情况下的稳定图结构分析了离子阱的质谱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可以通过比较试验得到的稳定图结构来判断其离子阱质谱仪的性能如质量分辨能力等. 此外, 实验结果还发现: 对于y方向拉伸结构的矩形离子阱, 其实验绘制得到的是不完整的稳定图. 但根据稳定图边界的特点, 通过采用四极直流电压调制的方法, 可以对y方向拉伸结构的矩形离子阱的性能进行改善, 极大地提高了阱的质量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13.
2 氨基 3 硝基吡啶和2 氨基 5 硝基吡啶的一级质谱图接近,单纯通过一级质谱图较难区分这两种异构体,利用离子阱质谱的串联质谱技术对2 氨基 3 硝基吡啶和2 氨基 5 硝基吡啶在离子阱内以He作碰撞气进行碰撞诱导裂解,所得的二级质谱图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可用于2 氨基 3 硝基吡啶和2 氨基 5 硝基吡啶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本书重点阐述了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在毒品鉴定方面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利用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对49种毒品样品进行多级质谱分析的谱图,总结其裂解途径。每种样品包含了其基本的信息,如名称、分子式、结构式、CAS登记号、分子量、熔点、沸点、性状等等,以及各种质谱条件下的多级质谱标准谱与裂解途径,能够为毒品分析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帮助与参考。作者:高利生、曹磊、赵阳等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ESI-MS)对10种环钯化二茂铁亚胺-膦配合物的质谱特征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其结构碎片信息, 对其质谱裂解途径进行了解析. 结果表明, 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可以得到强的准分子离子峰[M-Cl]+簇, 它们的(+) ESI-MSn(n=1~3)质谱主要产生碳-膦键断裂的碎片, 同时也能观察到Pd—P或Pd—C键的断裂, 这些特征为此类化合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结构推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喷雾电离(ESI)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以及碰撞诱导解离(CID)的方法对卷烟烟气粒相物的芳香核结构进行了研究。CID可以对质谱中储存的分子离子进行碰撞,将分子离子的烷基侧链打断,而芳香核结构得以保留。利用此方法,本研究对比了卷烟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粒相物在CID前后质谱图及化合物类型的变化。在CID之前,在卷烟烟气总共发现了28类化合物:N_1O_(0-6)、N_2O_(0-6)、N_3O_(0-4)、N_4O_(0-2)、O_(1-5)及少量烃类,共近4 600个可鉴别分子组成的谱峰。主流烟气中化合物的氧含量明显高于侧流烟气。在CID之后,谱图中化合物的类型降为6种:N_(1-3)、N_1O_1、O_1和多环芳烃,可鉴别分子组成的谱峰降为近180个。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的芳香核结构非常类似,主要为含有一个或两个氮原子的稠环结构,芳环数量为2~4个(由于仪器条件所限,本研究没有给出单环芳香核结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中苏丹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法同时鉴定和分析食品中四种苏丹染料的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XB-C18,采用ESI离子源,离子阱质谱进行二级质谱分析,分析了苏丹染料分子在质谱中的碎裂方式,对碰撞解离电压进行了优化选择。方法检出限为1μg.L-1,线性范围为5~100μg.L-1,回收率在85.5%~97.0%之间。  相似文献   

18.
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复杂程度很高,尚无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全面分析复杂生物样本中的所有蛋白质。实验证明:重复的质谱分析能增加蛋白质的鉴定数量,但鉴定到的蛋白质冗余度很高,高丰度肽段被反复检出。为了降低鉴定冗余度,提高鉴定效率,对线性离子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的串联质谱采集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母离子排除的串联质谱采集方法。此方法能极大降低二级质谱采集的冗余度,提高蛋白质的鉴定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王敏  彭奇 《分析测试学报》2013,32(7):846-850
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通过直接进样方式对合成的3个含硫的三联吡啶配体及2个钌配合物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其在电喷雾条件下的质谱行为。结果表明,含有芳硫基和苄硫基的三联吡啶配体在电喷雾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断裂方式,前者首先从与芳硫键相连的碳硫键断裂失去不含硫的部分碎片离子,而后者则从苄基碳硫键断裂失去含硫的部分碎片离子。两类配体与钌形成的配合物均具有较稳定的结构,不易发生多级质谱断裂。通过对配合物分子离子峰和同位素峰的分析讨论,确定了含硫的三联吡啶合钌配合物的结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适合于含硫三联吡啶类配体及其钌配合物的结构研究,方法简便高效、准确可靠,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型抗炎镇痛剂SFZ-47及其代谢物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对警犬尿样中SFZ-47[3H-1,2-二氢-2-(4-甲基苯胺基)甲基-1-吡咯里嗪酮)及其4种代谢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利用质谱解析软件分析其裂解方式发现,它们在(+)ESI-MS^2或( )ESI-MS^3质谱中分别生成m/z122和脱吡咯里嗪酮母核的碎片,并发现葡萄苷酸型代谢物易于生成脱水(18u)和脱葡萄醛酸(176u)的碎片离子,这些特征可用于SFZ-47及结构类似物的体内生物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