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树仁 《物理实验》1996,16(3):144-144
用菲涅耳双棱镜测光波波长应注意的问题李树仁(长春广播电视大学130022)学生在做用菲涅耳双棱镜测光波波长实验时,测得的波长与实际相差很大.原因在哪里?如何更准确地测得波长?这是本文考虑的问题.一、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这一实验通常的做法是:1.在光具座...  相似文献   

2.
菲涅耳双棱镜是干涉中基本而又重要的实验之一.但实验中要保证各光学元件的共轴,调节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双棱镜的像散以及大口径成像的原因,在测量两相于虚光源的间距d时,很难精确确定它们经成像透镜后在测微目镜中所成的像面位置,这就导致实验测定波长的误差高达5%-10%.本文提出:在保证元件共轴的前提下,利用特制的鉴别率板代替竖直的单狭缝,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这一像面位置,提高实验准确度. 用照相方法制成如图所示的鉴别率板(单位:厘米),并把它贴在和实验所用单狭缝光具座具有相同规格的宽缝光具座的宽缝平面上.在测得干涉条纹间距之后…  相似文献   

3.
根据波前相因子判断法,推导出缝光源在不同位置经双棱镜所成的像。得出缝与双棱镜的棱脊严格平行时,两相干光源振幅相同,形成清晰干涉图样;当缝与棱脊不平行但位于同一平面时,缝像平行于缝,但两像振幅不同,一定条件下可形成不清晰的干涉图样;当缝不在同一平面内时,缝像仍平行于缝,但不能形成干涉。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了造成菲涅耳双棱镜实验光强不均匀分布的原因是直边衍射和单缝衍射,进行了较详细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并作出了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张国英  徐克耀 《物理实验》1997,17(5):203-205
一、引言在文献[1]中用“双棱镜位移法”测光波波长的方法,移动双棱镜于两个不同的位置d1与d2(固定D),分别测量相应两组干涉条纹的间距δ1与δ2。如图1.(D固定,θ给定)中不易测准的量d转化为易测准的相对差值Δd来测量,但式中的θ角需事先给定.若双棱镜的折射率n,棱角α均未知,还需用一定的实验方法测出并根据θ=2(n-1)α方能计算出θ角的值.棱角α很小(一般约30’左右),要测准也不太容易,因此,θ角的测量实际上对光波波长的测量同样引入了误差.本文在“双棱镜位移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棱镜等位移法”解决了上述问…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菲涅耳双棱镜实验中距离参数对两虚光源距离和干涉区域的影响,得到干涉条纹间距与距离参数的关系式,并给出实验中距离参数的推荐值.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8.
本文讨论了菲涅耳双棱镜光源临界宽度b的几种求法.  相似文献   

9.
菲涅耳双棱镜放置方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菲涅耳双棱镜测光波波长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基础实验,它是用分波面法获得相干光的典型实验. 在实验装置中,双棱镜的放置方式有2种,即棱镜棱脊面向单缝还是背向单缝. 本文通过详细的理论推导,得出双棱镜的放置方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结论,而且这个结论已得到了实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迈氏干涉仪两平面反射镜不平行,或反射镜与精密丝杠不垂直引起的系统误差,进行估算,以便找出较好的测量条件,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1.
简要地给出了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的基本光学原理和实验过程;重点对在实际教学中常见的观察不到干涉条纹、测量误差较大、凸透镜的选择、干涉条纹不均匀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石将建  薛鹏 《物理实验》2011,31(5):42-46
从理论上研究菲涅耳双棱镜对于光的传播的影响以及发生干涉的光之间的物理关系即入射角与干涉位置的关系,同时从实验计算的角度论证等效法的可行性,即从实验观测出发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证明等效前后用于分析干涉光强分布情况的光程差计算结果相等.  相似文献   

13.
线阵CCD在双棱镜测光波波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CD是一种以电荷量表示光量的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电荷量的新型光电传感器件,其基本部分由MOS光敏元列阵和读出移位寄存器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光谱响应范围宽、分辨率高、精度高、稳定性能良好等一系列优点,与计算机配合使用,使得由CCD采集到的大量数据的处理变得非常容易.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可以经过存储、自动补偿和校正,最后打印输出,现今已在航天、遥感、军事设备、自动控制、雷达、医学、生物、化学、颜色测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我们将其用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菲涅耳双棱镜实验中虚光源的位置,计算了两虚光源间的距离,并进行了实验测量,理论分析与实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菲涅尔双棱镜干涉实验是一古老而重要的实验。它和杨氏双缝干涉等实验共同奠定了光的波动学的实验基础。因此,在目前普物光学课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多年来,实验误差较大的缺陷,影响了它的教学效果。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由双棱镜折射所形成的两虚光源(狭缝象)的间距不易测准,从而使结果不够理想,相对误差一般都在5%左右。现行的实验教材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利用透镜成象来测两虚光源的间距。这一方法在原理上是可行的,但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长程轮廓仪中的一个重要光学部件分束器,设计了一种菲涅耳双棱镜对分束结构。其功能是将一束正入射平行光分成两束间距可变、强度相等且光程差为零的平行光。对菲涅耳双棱镜对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基于菲涅耳双棱镜对分出的两束光在傅里叶透镜后焦面上的干涉条纹振幅分布和能量分布做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菲涅耳双棱镜对不仅具有已有的等振幅分束结构同样的功能,而且能使长程轮廓仪探测精度更高。对比菲涅耳双棱镜对与已有的4种等振幅分束结构的性能发现,菲涅耳双棱镜对兼备结构简单、满足等光程条件以及分出的两束光间距可变等优异分光效果,可作为已有等振幅分束结构的一种替代结构。  相似文献   

17.
张颖涛  李洪国 《中国光学》2019,12(1):122-129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在相衬成像和全息显微术中有重要应用。为了促进其应用,本文从信息光学角度研究双棱镜干涉,首先利用光场与脉冲响应函数之间的关系,理论导出了菲涅耳双棱镜干涉条纹强度公式,分析并讨论了狭缝缝宽及狭缝到双棱镜距离对菲涅耳双棱镜干涉条纹的影响,狭缝宽度大于0. 1 mm时,干涉条纹分辨率变差。接着给出了改变狭缝宽度(变化量为0. 08 mm)和改变狭缝到双棱镜的距离(从8 cm变化到12 cm)的实验结果,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一致。该结果有助于促进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在相衬成像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费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中的虚光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袁成卫  刘廷贤 《物理实验》1999,(3):45-45,F003
通过推导得出了费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中的虚光源位置及其间距,提出了改进实验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19.
菲涅耳     
菲涅耳(Augustin Jean Fresnel,1788-1827)是杰出的法国物理学家,光的波动理论的创立者,巴黎科学院院士(从1823年起)。1806年毕业于巴黎工业学校,1809年又毕业于巴黎桥梁道路学校,以后许多年即在法国的各部门担任道路修建工作。在这个时期,菲涅耳就开始对光学问题感到兴趣。1815年因积极地参加了反对拿破仑的军事行动,因此失去了职业。在这时期他开始对光的衍射现象进行重要的实验和理论的研究。1815年末重新复职。1818年由于法国著名学者阿拉果和拉普拉斯的斡旋,他迁居到巴黎,并参加灯塔照明改组委员会的工作。因为工程方面的职务是他经常维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传统全息光栅制作教学实验中的分振幅干涉光路,提出了利用准平行相干光源照射菲涅耳双棱镜实现分波前干涉制作全息光栅的方法.利用菲涅耳双棱镜分波前光路分别演示了单个双棱镜制作一维全息光栅和2个棱脊正交菲涅耳双棱镜制作二维全息光栅.实验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方法对干涉条纹间距和光栅常量进行估算,丰富了干涉实验内容和光栅制作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