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用电子秤测量静电力及真空电容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建国 《物理实验》2003,23(3):40-42
介绍了用电子秤测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静电力和真空电容率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和电容时,以往文献大多忽略分布在电容器外部的电荷.本文将电容器外部电荷纳入计算过程,用三种方法得到更加准确的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较其他文献新增了修正项.  相似文献   

3.
通过场的图形描绘法和实际测量,考虑平行板电容器边缘效应对电容测量值的影响并进行修正,从而获得对用交流电桥法测量纺织品等介质的介电常数的测量结果的修正。  相似文献   

4.
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又一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和并联电容器电容公式,给出了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及电场分布.  相似文献   

5.
应用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和并联电容器电容公式,给出了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相似文献   

6.
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边缘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保角变换将非平行板电容器变换为平行板电容器;再利用施瓦兹-克利斯多菲变换计算考虑边缘效应时电容器的电容.讨论了平板倾斜角和边缘效应对平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测量空气的电容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捷  曾毓敏 《物理实验》2000,20(10):10-12
利用自制的可调间距的精密平行板电容器,配合交流电桥,通过一定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较为准确地测量了空气的电容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平行板电容器的原理设计了材料表面形貌测量仪,将探针与电容器下极板固连,当探针在不平整的样品表面扫描时,两极板间距发生改变而引起电容变化.通过LabVIEW编程控制平移台蛇形移动,用平行板电容器厚度测试电路测量pF量级的电容改变值.两极板初始距离为50~200μm的工作范围内,测量误差稳定在2μm.通过实时捕捉探针的坐标和极板间距的变化量,该测量仪可以绘制出三维曲面图.  相似文献   

9.
石晓兰  王树超 《物理实验》2022,(1):57-59,63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是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演示实验.教材中的探究方案只能定性研究,且理解难度大,实验效果不明显.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简单稳定且能定量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采用单面覆铜板作为电容器极板,利用A4纸或塑料文件夹做电介质,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极板正对面积成正比,与极板间...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电容器的电阻和电容特性公式,计算了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电阻和电容.  相似文献   

11.
用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求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出发,并基于非平行板电容器可以看作由若干个小型平行板电容器串联与并联的思想,给出球冠形电容器和柱冠形电容器电容的一种简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静电计是高中物理静电实验中常用的且非常重要的仪器,它在教材"电容器电容"一节中出现,用静电计测量已经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上述实验的演示效果时好时坏,主要表现在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θ变化时大时小.为什么演示效果不稳定?怎样才能达到让人满意的实验效果呢?我们试作讨论.  相似文献   

13.
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和电场的两种计算方法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求解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和电场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从平行板电容器的概念入手的求解方法,另一种是利用电场能量和电容器的能量公式,解出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和电场分布.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的讨论,指出第二种方法,严格、简捷易懂,图像清晰,且颇具新意.  相似文献   

14.
提出来一种使用光盘成倍改变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面积和距离等参数的方法,用数字电容表测量电容,得出电容与面积与距离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静电力及真空介电常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建国 《大学物理》2004,23(1):39-40,48
介绍了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静电力和真空介电常量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平行板电容器是一基本电容器,其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ε0S/d,对于极板不为平面、面积不相等的平行板类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则较为复杂.本文利用微积分原理,将一个普通电容器看成无限多个微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的串联,然后,根据电容器串联规律进行积分,最终求出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公式.此方法是一个求解电容器电容普遍适用的方法,计算结果可以直接被应用.  相似文献   

17.
曹小鸽  杨杨 《大学物理》2021,40(3):8-11
本文分别研究了平行圆形板和矩形板电容器的电容随其尺寸变化的规律.对于每种电容器,首先假设电荷在极板上均匀分布,由此能较简便地得出电容的近似值,然后用Ansoft软件作有限元仿真,得出更精确的数值.通过对比发现,用均匀带电近似得出的结果能够正确地反映电容随其尺寸变化的趋势,优于教科书中的平行板电容器公式;但其数值偏小,原...  相似文献   

18.
王黎智  赵波  张雄 《大学物理》2003,22(1):25-27
利用分析天平,测出了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两金属板间的相互吸引力F,根据F与两极板间电压U的函数关系,对测量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得出平行板电容中电介隔片的相对介电常量。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边缘效应,采用保角变换先将非平行板电容器的内部电场区域和外部电场区域变换到复平面的上下半平面,然后再继续变换到复平面的上下半平面的矩形区域,这样就可采用理想平板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式算出原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相似文献   

20.
矩形柱电容器电容的简单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简单方法计算矩形柱电容器的电容 ,并指出文献 [1 ]中的“电容特性普遍公式”实质上就是无限多个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串联公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