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盐酸-硝酸溶解钼镧合金样品,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钼镧合金中镧元素的分析方法,给出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选择379.478nm为镧的分析谱线,通过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钼的干扰。在优化条件下对钼镧合金样品进行测定,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定量下限为0.04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3%,回收率为93.00%~105.00%。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以满足实际生产中钼镧合金样品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铀合金中铌、钼、锆。铀铌钼锆合金样品经8 mL HNO_3 (1+1)和2 mL HF微波消解并稀释处理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合金样品中铌、钼、锆含量,研究了铀浓度在0~30 μg/L时对铌、钼、锆元素直接测定的影响。铌、钼、锆的质量浓度在各自的范围内与其质谱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铌、钼、锆的加标回收率为96.10%~105.00%,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为0.74%~2.71%(n=6)。该方法流程简单,无需分离基体元素,可实现铀合金中铌、钼、锆元素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
由于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极其相似,测定合金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是一项重要而且复杂的分析任务。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有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法。ICP-AES法已广泛用于测定合金成份与合金中的杂质元素。本文用ICP-光电手动扫描装置以及小型可编程序计算器处理数据。试样溶解后,用纯溶液标样直接快速测定钛合金、钨合金、钼合金、铜合金中的稀土元素。测定合金中的镧(1.8%)、铈(0.3%)、钇(0.1%)、钆(0.3%)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3%,1.04%,2.17%,1.92%。通过实际试样的配合分析,证明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储氢合金中8项元素(镍,镧,锰,铝,钴,镨,钕及铈)的分析条件(包括试样溶液的酸度,基体元素的干扰及其消除和分析谱线的选择等)作了研究和优化。在制备校正曲线时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了基体干扰。应用所提出的方法测定了实样中8项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在0.25%~0.71%之间。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ARL-4460直读光谱仪对Cr12、Cr12MoV中铬、锰、钼元素的快速检测方法。使用基体铁作为内标元素,测定标准样品中铬、锰、钼元素的相对强度,减少了外界电压不稳对绝对强度稳定性的影响;由于标准样品中基体铁含量不同,为减少内标元素含量的变化对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和估计标准差的影响,使用相对含量校正工作曲线。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试样中三种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8%、0.79%和1.7%(n=11)。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可实现合金工具钢中铬、锰和钼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稀王水溶解样品,选择La408.672 nm、Ce456.236nm为分析线,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稀土钢中微量镧、铈的方法。结果表明,各元素校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可达0.99999;方法测定范围为:0.0001%~0.10%。检出限为:镧0.00002%,铈0.00006%。按照实验方法测定标样中镧、铈,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2.18%、1.68%。  相似文献   

7.
当样品中硅的质量分数不大于2%时,采用盐酸(1+1)溶液10mL和数滴过氧化氢溶解0.100 0g样品;当样品中硅的质量分数大于2%时,先用200g·L~(-1)氢氧化钠溶液10mL溶解0.100 0g样品,加入盐酸(1+1)溶液15 mL酸化。以La 408.671nm,Ce 413.765nm,Sc 361.384nm作为分析线,采用基体匹配法来消除铝基体干扰。镧、铈、钪的线性范围为1.0~10.0mg·L~(-1),检出限(3s)分别为3.5,6.1,3.1μg·L~(-1)。应用该方法分析了镧、铈、钪质量分数在0.005 0%~0.500%内的铝合金样品,镧、铈、钪测定值之和与三溴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得稀土元素总量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均小于6.0%。  相似文献   

8.
采用ICP–AES法检测钨铈合金中铈、镧、镨、钕、钬、镱的含量。选用8 m L硝酸(1+1)与10 m L浓过氧化氢作为溶剂溶解样品,铈、镧、镨、钕、钬、镱的分析谱线分别为418.659,408.671,396.481,378.425,345.600,328.937nm。各元素工作曲线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0。方法检出限为0.006~0.015μg/m L,加标回收率为90.5%~106.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51%~6.11%(n=6)。该方法溶样速度快,精密度、准确度较高,可用于于钨铈合金中铈、镧、镨、钕、钬、镱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镧涂层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铜基合金中微量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结合石墨管涂镧技术测定了铜基合金中微量锡。文章对比了涂镧管与非涂镧管测定锡时的原子化曲线对于镧涂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及酒石酸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镧化合物可能在管内起到催化作用的观点。实际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4%,加标回收率101%。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N36锆合金中微量钼和铅的分析方法.讨论了样品溶解、基体效应干扰、谱线选择和观测方式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确定最适合的仪器测定参数,包括等离子气流量、辅助气流量、雾化气流量和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结果表明,锆基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在试验中采用基体匹配消除干扰,在试验设计优化的仪器测定参数下,使用N36锆合金样品对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进行验证,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低于5%,加标回收率为93%~104%.所建立的方法快捷、简便、准确,满足核用N36锆合金中微量钼和铅元素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稀土硅铁球化剂和孕育剂中Ca,Mg,Al,Mn,La,Ce等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基体匹配消除了铁基体的干扰,Ca,Mg,Al,Mn,La,Ce的分析谱线分别为317.933,279.553,394.401,257.610,333.749,456.236 nm。各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检出限在0.000 1%~0.000 4%之间。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4%~102.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n=11)。用该方法测定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认证值相吻合。该法适用于稀土硅铁球化剂和孕育剂中钙、镁、铝、锰、镧、铈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镧玻璃废粉中稀土元素总量和配分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碱熔融后分离硅、铝等元素及钠盐,用硝酸和高氯酸破坏滤纸和溶解沉淀,用ICP-AES法测定稀土元素总量和配分量。讨论了溶解样品条件、共存元素干扰等影响测定的各种因素。实际样品的稀土总量与草酸盐重量法测定结果一致,配分量与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结果一致。RSD(n=11)在0.15%~1.1%,加标回收率为97%~105%。测定范围为:La_2O_3/REO(80%~98%);CeO_2/REO(2%~20%);REO(16%~70%)。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镧玻璃废粉中稀土元素总量及配分量。  相似文献   

13.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镍钼中间合金中Mo,Fe,Al,Si,P元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用15 m L盐酸–硝酸–水溶液(体积比1∶1∶1)溶解。对共存元素进行了干扰试验,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的影响,确定了Mo,Fe,Al,Si,P元素最佳分析谱线分别为202.095,176.641,238.204,288.158,178.287 nm。测定Mo,Fe,Al,Si,P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0.0~350.0,0.006 6~5.0,0.09~1.0,0.066~1.0,0.130~0.30 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 5,上述5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02~0.04 mg/L,加标回收率为95.0%~110.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55%(n=1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满足镍钼中间合金日常生产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金属铈及其合金在催化剂和储氢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而氧化腐蚀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本文利用热重分析法获得铈镧合金在低温条件下的氧化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镧的掺杂能够加速铈镧合金的氧化,且氧化速度随镧含量增加而逐渐加快。结合拉曼光谱综合分析推测:氧化初期阶段镧的掺杂能降低铈镧合金氧化活化能,从而加快其氧化进程;氧化中期阶段镧的掺杂能提高CeO_2氧化层中氧空位浓度,促进O~(2-)在氧化层中的扩散,从而加快铈镧合金氧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分部结晶纯制氧化镧的过程中,需要简便快速测定铈的化学分析方法。本工作利用Ce(Ⅳ)在适当酸度下能被二-2-乙基已基磷酸(HDEHP)定量萃取与基体分离。被萃取的Ce(Ⅳ)用H_2O_2,还原后返回水相,在弱碱性介质中与邻苯二酚二磺酸钠(钛铁试剂)生色。所拟定方法的重现性和灵敏度是令人满意的,操作手续也方便快速。样品分析全部过程仅需1个小时左右,分析结果与光谱法结果对照是满意的。测定下限为10微克Ce/25毫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氢氟酸–硝酸溶解铌铪合金样品,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铌铪合金中铪、钛、锆、钨、钽元素的分析方法。铪、钛、锆、钨、钽的分析谱线分别为232.247,368.519,339.197,224.876,248.870nm,通过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铌的干扰。在优化条件下对铌铪合金样品进行测定,各元素的质量浓度在其线性范围内与其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定量限为0.003 6%~0.007 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小于1%,回收率为96.8%~105.0%。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以满足实际生产中铌铪合金样品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7.
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金属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欲测定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金属的含量,首先要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组份,使金属成为离子,然后再分析金属含量。破坏金属有机化合物常用的方法有干法与湿法两种。干法就是用加热来破坏样品;湿法就是用硝酸加热破坏(也叫消化)。我们用湿法破坏对空气敏感的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有机组份,以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了金属含量,并比较了不同配位体的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对金属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镧在钴基超合金GH188中的作用及其分配。镧在基体及M_6C相中的分配大约为9:1,大部分镧偏聚在晶界处。在该合金中镧化物主要是La_2O_3和La_2O_2S;用X射线和扫描电镜发现.该合金在空气中于900~1200℃经0~100h的氧化特性遵循一般的抛物线氧化规律,添加镧可提高氧化激活能值,其氧化皮主要由(Co、Ni)Cr_2O_4和一定量的Cr_2O_3及βCo组成,而铬离子在Cr_2O_3中的扩散是控制氧化速率的因素。镧能显著改善该合金氧化皮的致密性、连续性、稳定性和粘附力,并能提高其持久强度和持久塑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ICP-MS工作参数及相关化学条件的优化,建立了ICP-MS测定铅基板栅合金中La,Ce的方法。样品采用HNO3溶解后,以H2SO4作为沉淀剂,基体中绝大部分的Pb生成PbSO4形式的沉淀,降低了Pb对测定的干扰,实现了ICP-MS测定铅基板栅合金中的La和Ce。La和Ce的检出限分别为0.07μg/L和0.13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5%和111.0%,RSD分别为0.6%和1.2%。对铅基板栅合金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稀土氧化物中氟(F)和氯(Cl)元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全自动高温水解仪对氧化镧铈样品进行前处理,并利用氢氧根体系离子色谱仪检测吸收液中F-、Cl-离子的含量,建立了基于全自动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氧化镧铈中的F、Cl元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前处理方法过程复杂、分析时间慢、极易受人为干扰的问题。称取0.3g氧化镧铈样品,在氧气流量为300 mL/min,1100 ℃高温下水解燃烧20 min,吸收定容为体积20mL的吸收液,以NAOH(15mmol/L)作为淋洗液,经色谱柱分离,测得F-与Cl-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15.00 mg/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离子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检出限分别为0.003mg/L和0.12mg/L。全自动高温水解仪联用离子色谱仪检测系统对氧化镧铈中F-的平均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为98.4%,标准偏差RSD为0.94%;对Cl-的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为97.8%,RSD为2.86%。说明该方法较高准确度及精密度,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满足企业和检测机构的测试需求,为稀土氧化中氟、氯元素含量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