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与物理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 2 0 0 1年清华大学建校 9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 ,著名物理学家 ,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先生分别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报告厅和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上作了“美与物理学”的精采报告 ,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 .本刊特将杨振宁先生的该篇讲演 (原载于《杨振宁文集》文一百二十二 )转载于此 ,以飨读者 .  相似文献   

2.
按时间顺序评介杨振宁的32 项有代表性的科学贡献, 对于这些工作的背景、 内容、 意义和影响依次作简要介绍和分析, 再作进一步讨论. 重点关注杨振宁的各工作之间的关联, 以及他的研究风格和品味, 体现科学历程.对于物理学之美的追寻贯穿了杨振宁的科学生涯. 特别是, 杨- 米尔斯理论和“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原理大大深化了对于自然定律美与真的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 80寿辰。 6月 17日— 19日 ,“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 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位沃尔夫奖和 1位费尔兹奖获得者 ,110位海外著名科学家 ,4 0余位院士 ,众多国内一流科学家 ,以及杨振宁先生的朋友、学生 ,部分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共 4 0 0余名正式代表 ,参加了会议 ,共祝杨先生 80华诞。会议安排了 2 2个大会报告 ,4 4个分会报告。做大会报告的世界级科学家有激光发明人C .H .Townes ,夸克创议人M .Gell-Mann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 ,E .A .Cornell ,C .Co…  相似文献   

4.
《科学》杂志1992年第3期刊载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张奠宙的“特稿”:“杨振宁和当代数学”.此文包括作者和杨振宁的大量对话.杨振宁谈到他的成功“除了机遇和环境因素之外,似乎有两个原因是主要的.弟一个是:面对物理学中的原始问题,不要淹没在文献的海洋里!”“有些人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可是他那个‘锦’就不一定对,你那个‘花’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杨振宁在回答应该多研究“大问题”,还是多关注“小问题”的提问时说:“我的老师费米曾回答过这个问题.他说,多半时间应该做小问题.大问题不是不可以做,只是成功机会较小.通过小问题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物理》2021,(9)
正当今世界,诺贝尔奖是公认的科学(不包括数学)界的顶尖奖项。当然诺贝尔奖也有遗珠之憾。没得到诺贝尔奖,不一定意味着水平不够或贡献不大。另一方面,得了诺贝尔奖的工作,也不一定就是得奖者最好的工作。这样的科学家凤毛麟角,极为罕见。在物理学领域除了爱因斯坦,似乎只有杨振宁先生了。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把他的大作“Selected Pa-pers,1945—1980,With Com-mentary”寄赠译者。这大十六开本洋洋洒洒596页的巨著,选载了杨先生1945至1980年的75篇物理学论文。它们是杨振宁先生总数多达三百的论、  相似文献   

7.
一.导言 近几年来,霍夫斯塔脱(Hofstadter)等曾用直线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高能电子对各种原子核做散射实验。在轻原子核的领域内,他们曾详细研究了对原子核 C~(12)的散射(包含弹性散射与非弹性散射。 许多作者曾用计算相移的方法来分析高能电子对较重的原子核的弹性散射。对于高能电子对原子核C~(12)的弹性散射实验是用波恩近似来分析的。 在散射角度大的时候,波恩近似是不很正确的。根据弗莱哥(Fregeau)的估计,在能量为187Mev的电子对原子核C~(12)弹性散射中,当散射角大于90°时,用波恩近似所算  相似文献   

8.
几位物理学家的故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年5月26日至6月13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杨振宁教授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来北京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及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和教师讲授了题为“相位和近代物理”的课程.本文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物理教学部丁亦兵根据杨振宁教授在讲课期间所做的一次学术报告的录音整理而成的.此稿未经杨振宁教授过目,一切错误由整理人负责.  相似文献   

9.
试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方面的教育理论入手进一步挖掘其教育理论精华,以其指导现实教育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0.
欣逢杨振宁先生百年诞辰,已有不少文章总结了杨先生对当代物理学发展的重要科学影响.笔者认为,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杨先生不仅以诸多具体的科学贡献推动了当代物理学革命性的进步,而且其独特的科学风格在国际学术界独树一帜,其学术思想更是深邃隽永、对中国和世界的物理学发展有长远的启发作用.笔者将结合学习杨振宁科学思想的体会,联系自己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的科学实践(包括在1992—1994年跟随杨先生对量子开系统、超导相变和冷原子物理方面的探索),对当代理论物理发展趋势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文章将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为什么要做"美或有用"的理论物理;为什么基本物理的理论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与直接的实验验证保持距离?对于后者,本文还从科学方法论(哲学)的角度就理论预言与实验证实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着眼于"有用"的理论物理-应用理论物理,笔者强调了国家需求驱动的科学研究与自由探索一样,也会导致基础物理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1.
 本刊五卷二期“书面座谈”发麦后,参与者甚众,拳拳爱国心,令人感动.为使讨论深入,望今后来稿集中一点来谈,像王龙先生所论就很好.王先生在文中指出的”提法不够确切”的意见是对的,特表谢意,并向杨振宁、李政遵、丁肇中先生及广大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12.
《物理》2021,(9)
正2015年12月笔者受杨振宁先生邀请,曾有幸到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作过一次讲座。期间与杨先生有过两次长谈。期后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双方觉得有再次就一些问题做些深度交流的必要。2016年5月6日上午,笔者再次拜访杨先生,并就有些问题向他请教、求证。这部分对话录音是比较清晰的,但文字整理出来后一直未刊出。今逢杨先生百岁华诞,谨以此文奉献给读者,当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杨振宁先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物理》2017,(8)
<正>我是杨振宁先生的学生,到如今45年了。45年来我跟从杨先生经历的学习过程可回忆的事情很多,借今天给杨先生祝寿的机会,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分享一些对我有特别意义的我所知道的杨先生。1我的学生时期我1971年到美国纽约石溪大学读书,1972年杨振宁先生收我做他的研究生。回想四十多年前我的学生时期,首先浮入脑海的就是杨先生对学生的关怀和耐心。记得当时我有较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到他的  相似文献   

14.
吴大猷先生谈人才培养和物理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大猷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的老师.吴先生数十年致力于物理科学研究和物理教学.除在物理学上的丰硕建树外,对人才培养和治学之道亦有许多精辟论述,值得国内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5.
1基础科学班的建立1997年年底,清华大学校领导接受了理学院四位教授的提议,决定开办“基础科学班”(以下简称基科班),以它作为学校的一个教学“试验田”,探索拔尖人材培养的新模式.当时开办基科班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在前校长王大中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倡导下,于1997年6月  相似文献   

16.
杨振宁物理教学思想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世雄 《物理》2001,30(4):238-140
20 0 1年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设立 10 0周年 ,全世界物理学界都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庆贺这一盛事 .自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 ,全世界的华人视他们为英雄 .他们大大提高了华人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乃至世界上的地位 .这一点正如杨振宁所说 :“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杨振宁先生的贡献是巨大的 ,也是多方面的 .除了他和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外 ,他和米尔斯创立的规范场理论被看作 2 0世纪与相对论、量子力学齐名的三大里程碑之一 .此外…  相似文献   

17.
吸收组合低频外场提供的多个不同能量的光子发生跃迁可以在真空中激发正负电子对.本文探究了在组合振荡场作用下,不同的外场频率对正负电子对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个振荡场类似,当双振荡场的频率和约为2.3mec2时,电子对产量达到极值.在双振荡场的频率和固定为2.3mec2的情况下,对不同组合频率下正负电子对的产量以及能谱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当两场频率差较小时,电子对产量随时间演化会出现显著的“拍”现象.还发现两个振荡场频率差越小,电子对的单能性越好;场频率差越大时,电子对的产量越高、能谱范围越宽.通过对跃迁概率分布图的比较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频率差较大时能够发生显著跃迁的多光子跃迁形式数量增加,从而促进正负电子对(尤其是高能端电子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正>我过去不相信中微子振荡,这一信念甚至在雷蒙斯·戴维斯(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艰苦的工作与约翰·巴考(天体物理学家)细致的分析以后都没有改变过。现在,对于接下来几天我们将要听到的漂亮实验报告,我不得不举双手投降,并接受中微子振荡这一现实。——摘录自杨振宁先生2002年在"中微子与超出标准模型的物理"研讨会上的开幕致辞  相似文献   

19.
《物理》2016,(10)
正我很幸运曾经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先生在同一个办公室一起工作了15年,又有机会跟很多中国物理学大师,像杨振宁先生、彭桓武先生、周光召先生、王明贞先生、黄祖洽先生等(图1),有比较多的个人接触,有的还可以随意交谈。王明贞先生是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我国最有成就的一位统计物理学家,2010年104岁  相似文献   

20.
朱邦芬 《物理》2022,(10):732-733
<正>杨振宁先生在场论、粒子物理、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等物理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贡献,特别是他和合作者构建的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提出的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当今世上最伟大的一位物理学家。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十一日)。由于换算农历为公历时的差错,他护照上的出生日期为9月22日。2021年9月22—23日,按中国人习俗,清华大学携手中国物理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了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