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的AgInS2@ZnS量子点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能. AgInS2@ZnS的合成包括以变性牛血清白蛋白(dBSA)为稳定剂水相法构建AgInS2核以及形成ZnS壳两部分. 考察了配方和工艺条件对该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AgInS2@ZnS是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物质, 其粒径介于5~7 nm之间, 荧光量子产率达35.3%.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有机相包覆技术制备了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材料,考察了包覆量对量子点材料的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含脂肪链和芳香基的双硫醇分子1,4-苯二甲硫醇和1,8-辛二硫醇对于具有核-壳结构的CdSe/ZnS量子点材料的修饰作用,考察了修饰作用对于量子点的量子效率和荧光强度等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硫化锌包覆量的增加,量子点的量子效率及其荧光发射强度明显提高;硫醇的修饰能显著增强量子点的发光强度,随着硫醇浓度的增加,其发光性能增强,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学性能基本不随硫醇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固体核磁共振等实验结果推测:硫醇分子可能部分替代了量子点体系中的正三辛基氧膦配体,稳定了量子点体系,对量子点起修饰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量子点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沈晓芳 《化学通报》2011,(7):669-672
开发了一种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和稳定剂经条件温和的室温水相合成光谱可调的水溶性CdTe/Cd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方法:向新鲜制备的CdTe量子点溶液中加入硫源,继续反应即可生成CdS壳层,通过控制硫源的浓度即可控制CdS壳层厚度,从而调节光谱性质和增强稳定性.采用XRD、TEM、HRTEM、荧光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光...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大尺寸的磷化铟量子点(InP quantum dots)的制备对其在生物荧光标记等领域的应用有重大的意义.提出一种持续注射法合成InPZn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首先将磷化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磷化氢持续注入高温铟前体溶液中,并在反应开始加入适量的锌和硫前体,可制得合金结构的InPZnS核,其量子产率达9%.该方法无需加锌回流处理,可直接升温包覆ZnS壳层,成功制备出发光波长至680 nm且量子产率接近50%的InPZn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对量子点粒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反应物配比可合成不同粒径的InP量子点,其光谱范围几乎可覆盖整个可见光区,甚至到近红外区.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能谱仪考察了所制备量子点的光学特性和形貌结构.最后,采用其它磷前体探究了此方法的通用性,通过注射泵将三(二乙氨基)膦持续注入到高温铟前体溶液中,同样制备出较大尺寸的InP量子点,其发光波长至710 nm.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以谷胱甘肽(GSH)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两步法,先生成Ag2S核,再生长CdS,得到了高质量的Ag2S-CdS核壳结构水溶性量子点。我们用XRD,TEM,HRTEM和EDS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组分,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所得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GSH的量,Ag和S源前驱物的含量对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量子点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可在710~718 nm近红外区域发光。在核生长过程中,Ag和S源的含量同时影响量子点的发光位置和强度,而GSH量和壳层生长中S源的量几乎只影响近红外发光强度,发光位置保持不变。不同的量子点光学性质可能来源于量子点中组分及表面缺陷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以CdCl2和Te粉为原料,在水相中合成了CdTe量子点核;通过外延生长在CdTe量子点核上包覆一层CdSe量子点,得到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CdTe/CdSe核壳量子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CdTe/CdSe核壳量子点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荧光光谱等测试和指纹显现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CdTe和CdTe/CdSe量子点粒径在3~5nm之间,粒径分布窄,水分散性良好;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Te/Se比等得到在500~700nm显示荧光发射峰的CdTe/CdSe核壳量子点.此外,核壳CdTe/CdSe量子点可以有效地和指纹物质结合,可应用于对铝合金油潜指纹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在Ag2Se量子点表面生长宽禁带无机壳层以消除表面缺陷是提高其光致发光性能的有效方法.与Ag2Se相比,Ag2S带隙更宽,晶格常数相似,是Ag2Se量子点的理想壳层.然而,室温下精确制备Ag2Se@Ag2S核壳量子点仍然是一个挑战.分别采用胶体原子层沉积(c-ALD)法和一锅水相法在室温下合成了油溶性和水溶性的Ag2Se@Ag2S核壳量子点,并通过调控配体链长优化了水溶性Ag2Se@Ag2S核壳量子点近红外荧光性能.在c-ALD法中,以1-十二硫醇(DDT)包裹的Ag2Se量子点作为种子,以油胺(OAM)配位的Ag(OAM-Ag)和Na2S作为壳层前驱体,制备的油溶性Ag2Se@Ag2S核壳结构量子点暂无荧光发射,随后尝试通过高温退火但仍无法恢复其荧光发射能力.接着,在一锅水相法中,...  相似文献   

9.
用L-半胱氨酸(L-cysteine)作为稳定剂,以制备的CdTe量子点为核模板,水相合成了具有近红外发光的Ⅱ型核壳CdTe/CdSe半导体量子点。实验考察了合成温度,核模板的尺寸和组分比等因素对合成高质量的CdTe/CdSe量子点的影响。用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合成的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荧光发射光谱在586~753nm范围连续可调,荧光量子产率高达68%;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镜(TEM)对合成的Ⅱ型核壳CdTe/CdSe量子点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  相似文献   

10.
ZnS量子点的合成及荧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风华  彭亦如 《合成化学》2004,12(6):529-531
采用液相沉淀法,用不同的硫源或金属离子螯合剂,从三个途径合成了不同粒径的ZnS量子点,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所合成的量子点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量子点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所合成的ZnS量子点为分散性好、纯度高且具有良好荧光特性的球形微粒。  相似文献   

11.
谷胱甘肽稳定水溶性CdTe/ZnTe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作为稳定剂, 合成了水溶性的CdTe/ZnTe核壳结构的半导体量子点. 考察了Zn/Cd反应物配比及GSH用量对CdTe/ZnTe量子点的性能影响. 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光谱对CdTe和CdTe/ZnTe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核壳结构的CdTe/ZnTe量子点比单一的CdTe量子点具有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更好的光活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The synthesis of a novel water‐soluble Mn‐doped CdTe/ZnS core‐shell quantum dots using a proposed ultrasonic assistant method and 3‐mercaptopropionic acid (MPA) as stabilizer is descried. To obtain a high luminescent intensity, post‐preparative treatments, including the pH value, reaction temperature, reflux time and atmospher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an excellent fluorescence of Mn‐doped CdTe/Zn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pH 11, reflux temperature 100°C and reflux time 3 h under N2 atmosphere. While for phosphorescent Mn‐doped CdTe/ZnS QDs, the synthesis at pH 11, reflux temperature 100°C and reflux time 3 h under air atmosphere gave the best strong phosphorescence. 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Mn‐doped CdTe/ZnS QDs were also identified using AFM, IR, powder XRD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photochemical stability and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CdTe QDs are greatly enhanced by the outer inorganic ZnS shell, and the doping Mn2+ ions in the as‐prepared quantum dots contribute to strong luminescence. The strong luminescence of Mn‐doped CdTe/ZnS QDs reflected that Mn ions act as recombination centers for the excited electron‐hole pairs, attributing to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triplet state (4T1) to the ground state (6A1) of the Mn2+ ions. All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rface state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Mn‐doped CdTe/ZnS core‐shell quantum dots.  相似文献   

13.
利用St觟ber方法合成了平均粒径在800 nm,球形度、单分散性良好的SiO2微球,再将其作为制备核壳结构SiO2@TiO2颗粒的内核。利用钛酸四丁酯水解反应,在SiO2内核上包覆制备了壳厚在30~100 nm的TiO2壳层,TiO2壳层厚度可根据水解反应中钛酸四丁酯的量调控。将制得的SiO2@TiO2核壳结构颗粒在550℃煅烧1 h,氧化钛壳层的晶型转变为锐钛矿相,晶型转变为锐钛矿相的TiO2更适合作为填料应用于近红外反射涂层。本文合成厚度可控SiO2@TiO2微球的方法是一种改进的溶胶凝胶方法,即在溶胶凝胶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水热合成工艺。另外,本合成方法工艺简单,无表面活性剂或者耦合剂的引入。  相似文献   

14.
以硝酸镉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以N-乙酰-L-半胱氨酸(NAC)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d S量子点(Cd S QDs)。通过考察稳定剂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 H和搅拌时间对Cd S QDs的影响,研究Cd S QDs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当n(Cd2+)/n(NAC)=2/1,p H=7,搅拌10 min,于80℃反应2 h制得的Cd S QDS荧光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PbS量子点的一步合成法及其光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旭升  干建群  刘光华  陈爱民 《化学学报》2008,66(16):1869-1872
以Pb(CH3COO)2为原料, 一硫代和二硫代丙三醇为混合稳定剂, 在常温下合成了尺寸可控的PbS量子点. 有别于传统的有机金属路线法, 采用水相法一步合成亲水性量子点具有方法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无需使用高沸点溶剂、重现性好等优点. 所合成的量子点单分散, 粒径为3~5 nm, 荧光量子效率高达11.8%, 在外加稳定剂的作用下, 量子效率在5周内仍能保持原来的80%.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反相微乳法, 以巯基乙酸修饰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为核, 包覆SiO2, 制备得到核壳型CdTe@SiO2荧光纳米复合粒子. 用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 荧光(PL)分光光度计, 红外(FT-IR)光谱仪,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测试手段, 对得到的荧光纳米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得到的CdTe@SiO2纳米复合粒子是核壳型结构, 由SiO2壳层包覆多个量子点, 其大小均匀, 水溶性好, 有效地提高了量子点的稳定性, 大大增强了其抗光漂白性能, 为该材料的进一步生物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以水热法合成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简单制备路线.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产物的荧光量子效率最高达到19.7%, 接近已报道的其它方法的2倍. 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荧光性能的影响及产物在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ZnS微米球的水热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  汪浩 《无机化学学报》2010,26(3):453-458
以L-半胱氨酸为硫源,明胶作为组装剂,采用水热方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ZnS微米球。利用XRD,TEM,FESEM,FTIR探讨了明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其结果表明ZnS微米球是由ZnS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3D多级结构。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明胶的加入提高了最终产物的光催化性能。利用产物的荧光发光性能解释了其光催化性能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简便的水热法一步合成ZnS微米花,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合成产物的形貌及微观结构,并考察了合成产物的光催化性质。合成产物的光催化测试结果表明,在紫外光辐照下,产物对亚甲基蓝、甲基橙和曙红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为了测试产物循环利用的光催化能力,对其进行了5次降解实验,结果显示产物依然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