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系列丙烯酸丁酯/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P(BAVP)].以四氢呋喃为溶剂,用溶剂浇铸法制备了一系列P(BAVP)与聚氯乙烯(PVC)的共混物.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共混物中吡啶环含量高于1%(摩尔百分含量)的共混物呈均相,即共聚物与PVC相容.P(BAVP)/PVC共混物的Tg随PVC含量和乙烯基吡啶链段含量增加而提高.由红外光谱分析推论出:P(BAVP)分子间的作用力比PBA分子间作用力弱,从而使P(BAVP)与PVC的相容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PTHF-b-PMMA/PV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具有焓效应的聚四氢呋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嵌段共聚物与聚氯乙烯PTHF-b-PMMA/PV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 结果表明, 其相容性比AB/A型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要好得多; 与PTHF部分相容的PVC对PTHF微区的结晶行为可产生很大的影响. 应用有关理论和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结晶行为的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3.
聚(ε-己内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共混物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DSC、IR方法研究了聚ε-己内酯PCL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物的相容性。观察到共混物只表现出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且随着含量的增加,半结晶高聚物的熔点下降,利用Flory-Huggins方程计算出共混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x_(23)计算结果表明该体系是热力学相容的。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两种高聚物的这种相容性,是由于PCL中的羰基和SAN中的α-氢的氢键相互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嵌段高聚物、均聚物共混体系相容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工作以光学显微镜、DSC、FT-IR为手段,研究了三嵌段高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SBS-48、SBS-30,SBS-28与聚乙烯基甲基醚共混体系的相容性。DSC结果表明,随SBS中PS含量的升高,体系相容性变好,PS段分子量增大,也有助于体系相容。FT-IR结果表明PVME中COCH_3在1100cm~(-1)附近呈现的双峰的相对强度对体系的相容性十分敏感,而由于苯环C—H振动产生的698cm~(-1)峰位却不象PS/PVME体系那样随相容性的改变而有显著的改变。总而言之,嵌段高聚物SBS/均聚物PVME共混体系中,体系的相容性依赖于嵌段高聚物在体系中的组份含量及嵌段高聚物中PS的重量百分含量,PS段分子量的大小对体系相容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碳酸1,2-丙二酯(PPC)/聚琥珀酸丁二酯(PBS)共混物和PPC/PBS/DAOP(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增塑共混物,对共混物的相容性、热性能、结晶性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PC/PBS共混物为不相容体系,PPC对PBS的结晶度影响很小;PBS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Td-5%),当共混物中PBS含量从10%增加到90%时,共混物的Td-5%可分别增加15℃到59℃.DAOP对PPC/PBS共混物有增塑作用,当PPC/PBS/DAOP的比例从30/70/0变化到30/70/30时,共混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了36.9℃.与PPC/PBS共混物相比,组成优化的DAOP增塑共混物PPC/PBS/DAOP(PPC/PBS/DAOP=30/70/5)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能最大可提高31倍和34倍,分别达到655.1%和3.4 J/mm2,因此引入DAOP尽管使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下降,但拓宽了PPC/PBS共混材料的使用温度窗口.  相似文献   

6.
陈英  姜敏  孙长江  张强  付志鹏  徐蕾  周光远 《应用化学》2015,32(9):1022-1027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物,探究了制备PEF/PBS共混物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共混温度、共混时间、螺杆转速、共混比例对PEF/P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并用示差扫描量热仪、热失重、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其热性能和相容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当PBS的含量为15%、共混温度为230 ℃,共混时间为90 s、螺杆转速为150 r/min时,为最佳共混制备条件,此时相容性最好,热性能良好,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最大,冲击强度相对纯PEF提高了6倍,拉伸强度提高了近20%,从而大幅提高了PEF的冲击强度,有效地增强了PEF的抗冲击韧性。 这些工作为这一生物基聚酯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子内链段排斥性相互作用理论研究了聚碳酸酯 (PC) 苯乙烯 丙烯腈共聚物 (SAN)共混体系中组份分子量及SAN共聚比例对体系相容性的影响规律 ,确定了获得均相的PC SAN共混体系的条件 ,考察了体系相容性与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获得了均相的PC SAN共混物 ;研究结果表明PC聚合度为 90、SAN聚合度为 3 0的PC SAN(S体积含量为 68%)体系共混比在 60∶40附近时体系的双折射能够实现补偿 ,紫外透光率达到 70 %.  相似文献   

8.
用氯化镁/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复合增塑剂改性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氯化镁/[BMIM]Cl改性淀粉/PBS共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氯化镁能与淀粉及PBS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破坏淀粉及PBS原有的氢键,导致淀粉/PBS共混体系结构和性能的改变.与[BMIM]Cl改性体系相比,氯化镁/[BMIM]Cl改性体系能进一步增强淀粉与PBS的界面结合力,提高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淀粉/PBS的熔融焓、结晶度及结晶温度降低,冷结晶温度升高;提高共混体系的力学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抑制[BMIM]Cl因高效增塑产生的强度降低作用.采用氯化镁/[BMIM]Cl改性淀粉/PBS可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淀粉/PBS共混材料.  相似文献   

9.
聚偏氟乙烯-磺化聚醚砜相容性及其成膜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磺化聚醚砜(SPES)的相容性及其成膜性能.首先通过溶解度参数、粘度法和目测法研究共混溶液的相容性,接着采用浊度法测定了共混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最后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共混膜并探讨了成膜性能.结果显示,PVDF和SPES为部分相容体系,随着SPES含量的增加,共混溶液相容性逐渐减小,当SPES含量增加到50wt%时,体系发生分相.共混溶液的成膜性能良好,SPES含量增加有利于体系发生液液分相,生成高孔隙率膜,并且极大的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和水通量.  相似文献   

10.
动态力学分析(DMA)、溶度参数法、聚合物混合焓法对聚偏氟乙烯(PVDF)和左旋聚乳酸(PLLA)的相容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共混体系中PLLA的增加,PVDF和PLLA之间的相容性变差。扫描电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AXD)和拉伸实验对共混膜中PVDF/PLLA配比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随PLLA含量从10%增加到50%,共混膜由均匀致密结构变为存在缝隙的多孔结构,共混膜结晶度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断裂强度先增加后下降,在PLLA含量为40%时,强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1.
以无水AlCl3为催化剂,通过聚氯乙烯(PVC)与聚苯乙烯(PS)之间Friedel-Crafts反应,实现了PVC/PS共混体系的反应性增容,使PVC与PS熔融共混温度由160℃降为140℃;通过预碾磨和加入苯乙烯(St)的方法,提高材料韧性,制备了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PVC/PS合金材料.应用FTIR、DSC、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表征了合金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FTIR出现了1943和838 cm-12个苯环对位被取代的特征吸收峰;DSC在89℃出现了玻璃化转变;SEM证明PVC/PS两相界面粘接性随AlCl3、St的加入越来越好.在PS、AlCl3和St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0.6%和9%时,实现了对PVC的增强增韧.合金拉伸强度达到60.54MPa,比PVC的49.35 MPa提高了22.7%;缺口冲击强度达到5.3 kJ/m2,比PVC的3.9 kJ/m2提高了35.9%.  相似文献   

12.
<正> 硬质聚氯乙烯(PVC)由于韧性较差通常要用改性剂改善其抗冲击性能。但要使改性剂能有效起到作用,必须考虑它与PVC之间的相容性及其配比等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本工作从动态力学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了含48%醋酸乙烯(VAc)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与PVC共混时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及其配比对体系相逆转及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样品:PVC采用北京化工二厂生产的SX-4型粉料。EVA粒料中的VAc重量含量为48%。将这两种料按不同的比例,加上助剂(二盐基亚磷酸铅、三盐基硫酸铅、硬  相似文献   

13.
PVC/ACR共混物微观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聚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PVC/ACR)共混物的应力-应变行为和冲击强度对ACR 用量的依赖关系。ACR对 PVC有良好的增韧作用,提高了PVC抗冲击性能。考察了三盐基性硫酸铅和硬脂酸钡-硬脂酸镉稳定剂对共混体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的热稳定体系对ACR改性PVC的效果有差别。动态力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PVC/ACR共混物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证明PVC与ACR不相容性;而两个转变温度随共混物组成改变而变化,说明PVC与ACR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PVC/ACR为部分相容体系。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PVC/ACR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形态表明:PVC与 ACR为两相体系,ACR呈粒状分布在PVC连续相中。但是,采用硬脂酸钡-硬脂酸镉稳定体系时,随着ACR用量增加,ACR的分散形态由粒状分散逐渐形成网络结构形态,与此相对应的共混物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4-乙烯基吡啶含量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co-4-乙烯基吡啶)(BVPy)共聚物,并对酚氧树脂(Phenoxy)的仲羟基进行了不同乙酰化程度的改性.用粘度法和激光光散射(LLS)研究了BVPy/改性Phenoxy共混物在溶液中的络合行为对氢键相互作用基团密度的依赖性,并用DSC研究了共混体系在本体中的相容性.将粘度法及LLS的结果结合起来,得到了改性Phenoxy/BVPy共混体系的不相容-相容-络合转变相图.在此基础上,用XPS初步考察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对其表面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分子间的络合相互作用可抑制共混物的表面富集.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对聚氧化乙烯-聚苯乙烯-聚氧化乙烯(PEO-PS-PEO)三嵌段共聚物与聚苯醚(PPO)均聚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及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嵌段共聚物中苯乙烯段的含量有关,PS含量越高,PPO与共聚物PS段的相容性越好。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也明显不同于一般均聚物共混体系。在DSC降温结晶过程中最多可出现三个结晶峰。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含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ET/SEBS)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ET/SEBS-g-MAH)共混材料,并在Co-60源中对其进行辐照。 通过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相态结构测和凝胶含量分析,对比研究了辐射对以上2种共混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扫描电子显镜观察和凝胶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适量TMPTA存在时,辐射有效地改善了PET/SEBS体系的相容性。 冲击强度的变化证实了这种增容效应,当SEBS的质量分数为20%、TMPTA质量分数为1%,经50 kGy辐照后,冲击强度达到17.3 kJ/m2。 当在SEBS分子链上引入马来酸酐官能团,辐照后,体系的相态结构变化并不明显,冲击强度最大值仅为11.5 kJ/m2,明显低于不含马来酸酐官能团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王佳  徐翠  张娟  王学会  王志刚 《高分子学报》2021,(2):214-222,I0005
将线形聚(ε-己内酯)(PCL)、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和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熔融共混,通过电子束辐照法制备了3组凝胶含量不同的交联PCL和PCL/SAN共混物样品.采用相差显微镜(PCOM)观察发现PCL与SAN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交联PCL和PCL/SAN共混物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和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当体系交联程度相近时,交联聚己内酯的结晶动力学随SAN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慢.在SAN含量相同时,交联聚己内酯的结晶速率随交联程度增大而减小.对分离提取的线形和交联组分进行结晶动力学的研究则表明SAN引入对PCL的结晶速率起到了关键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与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butyrate),P34HB)的共混材料。研究了P34HB含量(0 wt%, 5 wt%、 10 wt%、 15 wt%、 20 wt%)对共混材料熔体流动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界面微观形貌的影响,及其PBAT/P34HB吹塑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氧气阻隔性能。结果表明,P34HB的加入降低了材料的熔体黏度,提高了材料的流动性以及薄膜的直角撕裂性能、穿刺性能和氧气阻隔性能。当P34HB含量为5wt%时,共混材料综合性能最佳,两相相容性良好,共混材料和吹塑薄膜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薄膜的拉伸性能和穿刺强度最高,是性能优异的包装和农膜材料。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氯化聚乙烯(CPE)或聚氯乙烯(PVC)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其中Coleman等人运用FTIR方法研究了含VA45%的EVA与CPE、PVC的共混体系,测定了该体系的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一般认为,如果VA含量更低,由于EVA本身的结晶,共混体系将变得难以  相似文献   

20.
SAN共聚物组成对PVC/ABS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通过改变共聚单体的投料比(St/AN)合成了一系列不同AN结合量的ABS接枝共聚物粉料和SAN共聚物.将其与聚氯乙烯(PVC)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熔融共混分别制得了PVC/ABS、PVC/SAN、PVC/ABS/DOP和PVC/SAN/DOP共混物,利用SEM、TEM和动态力学粘弹谱仪(DMA)对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在PVC/ABS共混体系中,尽管改变接枝SAN共聚物的AN结合量,PVC和SAN共聚物均为不相容体系;在该共混物中引入增塑剂DOP后,虽然当SAN共聚物AN结合量小于23.4 wt%时,共混物在室温以上只存在一个tanδ峰,但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仍为不相容体系,共混物的相区尺寸明显地依赖于SAN共聚物中的AN结合量,当AN结合量为23.4 wt%时相区尺寸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